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汉魏晋的豪强不等于士族,转型要趁早

两汉魏晋的豪强不等于士族,转型要趁早

豪强、士族、门阀三者之间有联系也有不同,豪强可能是士族也可能不是,而只有成为了士族豪强才有资格转型门阀

要知道政治制度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豪强也不例外,它诞生在两汉地方庄园经济里,这种庄园占地广,自给自足,为它劳作的农户大多没有土地所有权,他们依附于庄园主生存,这就形成了一个个人口与土地紧密捆绑的独立小王国,庄园主甚至能拥有武装,像陆逊所在的吴兴陆氏就是有私兵的地方豪强

假如这些豪强混成了世仕两千石的主那么他们就有资格被称作士族,而如果这个官再大一点,到了三公的级别,再世代学一些儒家经典,那么他们将有一个更响亮的头衔——门阀

一旦涉及门阀豪强,就会牵扯出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虽然他们是君主集权的对手。但皇帝也拿豪强没辙,豪强代表总能一代代走上政治核心舞台,并转型士族门阀。他们靠的就是财权,当然在商业经济并不繁荣的时代,豪强财权优势并不是通过直接影响市场操纵经济而表现的,这种经济优势更多体现在军事上

汉武帝时频繁外战,建立起了庞大的军队建制,中央有南北军,地方有州郡兵,边疆有戍军,但承平日久,军费压力过大,最庞大的州郡兵渐渐疏于操练以至后来王莽那个天文数字一般的州郡兵都能被刘秀轻易在昆阳击溃

到了东汉受限于财政状况州郡兵更被弱化,兵制逐渐从全民皆兵向募兵过渡,所以北方州郡边防军的战力开始显现,凉州并州幽州势力为什么能在汉末存在感爆棚,都是因为身在边区久经战场考验,募兵也就地取材集中在这些地

不过再好的兵源也架不住长期消耗,三国时期募兵制逐渐向世兵制转变。这种世代为兵的军户虽然被归为“士籍”,但本质上都是兵大头,经过了汉末三国不断的割韭菜,躺着的比站着的多。随着社会地位不断下滑,作战意志也跌倒了谷底

在这时候地方的势力却更加强大,有私兵的豪强甚至可以主掌一地军事,像青徐地区的臧霸直到曹丕第一次南征时才彻底被控制,辽东地区的公孙氏甚至在三分局面稳定的时候都能作为第四极来回站队牟利,这一切都是因为地方豪强并不依赖中央财政就能维持一支强大的武装

而在募兵制崩溃,世兵制不给力的时代,中央军也不能拿各地的私人部曲怎么样。所以在县村这种微观层面,豪强门阀和庄园部曲就捆绑在了一起,打不过就只好融入,三国两晋的都督,南北朝的总管,后来唐朝的节度使都是将军权下放,以中央人事节制地方豪强的尝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配置最全的唐朝东宫官僚团能在144年里让8位太子都错失了皇位
高考历史|02封建国家大分裂,中华民族大融合!
炫富、拼爹、秀“关系”的背后:根深蒂固的“门阀”观念从未远去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刘邦与李渊用不到七年的时间便统一全国, 为何曹操穷尽一生仅三分天下呢?
​李泽厚《美的历程》读书札记——魏晋风度(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