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名窑瓷器鉴赏之十:北宋早期定窑白瓷颈部塑人俑花口瓶
宋代名窑瓷器鉴赏共推出十件,最后这件白瓷花口瓶的窑口尚不确定,暂定为北宋早期的定窑器。
X


白瓷最早烧出的是在北朝,真正烧制成功是在隋朝,到唐代已能烧制出比较成熟的白瓷。最典型的器物就是白瓷双龙耳瓶。最早烧白瓷的是河北刑窑,烧出的细瓷有“白如雪”的美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考古人员发现刑窑窑址在今河北临城、内丘交界的磁窑沟一带。但到晚唐时期,或因原料缺乏,河北刑窑就已渐渐衰落,也就不再生产,而白瓷的生产就被后来的定窑瓷器所代替。


这件白瓷花口瓶应该就是定窑白瓷的早期产品。从胎、釉、造型等诸多要素分析,应为北宋早期所出。
这件花口瓶应该是一件宋人装酒用的酒瓶,高20厘米,其造型很独特。它由花口、颈、腹、足四个部分组成:花口为六折型,做成花口主要是起到美化装饰的效果,这种花口是宋代瓷瓶的一种创新。


这件花口瓶最令人称奇的是它颈部塑造的四个人俑,以两俑为一对,每俑都是双手捧着酒杯,两对人俑之间还分别塑造一只酒壶,这就直接提示人们,这是一件装酒的瓶子,也向我们后人昭示,北宋社会尚酒之风是何等盛行。难怪《水浒传》上的每段故事几乎都不离一个“酒”字,武松、鲁智深、林冲都是好酒的英雄。
花口瓶的花口直径为10厘米,腹部直径12厘米,圈足直径6.5厘米,这可以说是黄金分割的比例,整个器物看上去非常匀称,显得端庄、雅致、稳重。


再说说这个瓶子的胎和釉。此瓶的胎质灰白,胎质稍粗,但很坚密,从薄片式花口的制作上可以看到其胎的致密度还是比较高的。瓶子的胎在上釉前使用了化妆土,这说明胎的白度还不够。因为瓶子所施的是透明釉,胎面白,釉面也才会白。
瓶子的透明釉的施釉还比较薄,可以看到胎体塑型时的旋痕;施釉也不均匀,有明显的流釉如泪滴一样的痕迹,俗称“泪痕”;流釉的釉厚处釉如同玻璃一样的质感,并隐隐闪青。这些都说明釉料的配方还不够完善,这与定窑成熟期的石灰碱釉的不透明的性状是有明显区别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陶瓷
故宫里的那抹惊艳,那些到了北京你也未必能看到的国宝
古瓷器鉴赏之(定窑瓷器)
经典时光 清雍正雪花蓝釉撇口瓶鉴赏
定瓷瓷器瓷瓶剔花梅瓶花瓶图片马国平大师作品赏析
(1)定窑瓷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