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国被中原各国视为半开化的偏远之国,为什么能最终统一天下?

贾谊在《过秦论》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

这段话翻译下就是:秦国的疆土山川河流环绕,是一个四面都有天然屏障的四塞之国。从秦穆公开始,到秦始皇为止,秦国先后诞生了二十多个君主,他们基本都能够称霸诸侯。问题是,这一切难道是因为他们历代君王都是贤明的君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不过是因为他们占据有利的地势罢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秦国能够统一天下,其原因正如贾谊所说,主要是因为他们占据有利的地势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明才刚开始进入铁器时代,以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还只能将北方那种半湿润的平原地区开垦成广阔的农田。至于南方那种拥有众多的灌木丛林、水网密布的湿润地区,显然是无法开垦的。

在这种背景下,北方的经济价值往往就要远远高于南方,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是因为北方的经济对南方拥有碾压的优势。所以在后来的战国七雄中,北方有六个国家,南方却只有楚国这一个国家。

同理,当北方实现统一后,统一南方基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对于当时的北方来说,在春秋战国之前,因为中国还处在青铜时代,以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只能将中原这片平坦且广阔的平原给开垦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夏商周的首都几乎都在中原地区。

等到了春秋战国时,随着铁器的应用,西北的关中平原和关东的华北平原也开始被开垦出来。这样久而久之,西北的关中平原、中原地区和华北平原,在经济上其实已经相差不大。

在这种背景下,由于南方整体经济落后于北伐,所以根本无法参与到角逐天下的竞争中去,于是整个天下的角逐,实际上就演变成北方的西北地区、中原地区和华北平原这三个地方的争夺。

这三个地区,因为经济优势都差不多,所以这个时候地理优势就开始凸显出来。比如中原地区,因为是四战之地,而且它分别被赵国、魏国和韩国共同瓜分,所以在争霸中就处于明显的劣势。

不仅如此,由于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所以从华北和中原西上,那是一路上坡。在古代,后勤保障全靠人背、马拉、车推。一路上坡路运输粮草物资,又费力又慢,这其中的消耗是相当惊人的。相反,如果从西北东下,那是一路下坡,势如破竹。

举个简单例子,西北占据优势时,秦国派兵东征,那是呼啸而下,长驱直入;当西北处于不利时,秦国进行防守时,四周都是险隘,东来的军队,由于长途跋涉,后勤自然难以持久。

在这种背景下,随着战争旷日持久地进行下去,秦国因地理而产生的优势只会越来越大。也正因为类似的原因,秦国才能够从西北统一天下。当然,后来西汉,前秦、北周、隋唐,都是从西北逐步实现北方或天下的统一,这绝不是偶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时、地利、人和:秦灭六国,统一天下,靠的最多的竟然是地利!
“天下之中”的古都开封,缘何在近代丧失军事重要地位
秦国得到巴蜀便统一了天下,蜀汉已有巴蜀,为何却不能统一天下
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
古代农民起义最先占领哪里可以统一天下?以历史为准,一文说清楚
​为何得中原者得天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