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麻隧之战前准备,探析晋景公复兴晋国霸业之伟大历程及战略构思

前言

公元前627年秦晋爆发崤之战,此后秦国背晋盟楚,晋国陷入秦楚两国夹击之中,公元前597年,晋楚爆发邲之战,邲之战楚国一洗此前城濮一战之耻辱大败晋国,此战过后晋国不仅丧失中原霸主之位,还要面对秦楚长期的联合压制,晋国形势岌岌可危。

公元前578年,秦晋两国爆发麻隧之战,此战晋国大胜,失去二十年之久的霸业开始复兴,而秦国则数世不振,东出之希望彻底破灭,只能长期蛰伏西陲,直到一百多年后“三家分晋”,秦国东出才始有转机。因此,若以后世之角度前看,麻隧之战对秦国发展的走势影响可谓异常深远。

然正如开篇所说,在麻隧之战之前,晋国实已被秦楚联合压制长达二十年,再加上齐国在此之前也一直与楚国交好,还有晋国东北之赤狄时常侵略骚扰晋国边境。因此,若用“四面楚歌”来形容当时晋国所处环境之艰难危险实不为过。

但与项羽不同的是,晋国君臣面对如此危局并无产生胆怯悲观之心理,相反,他们君臣一心,形势越是危急他们越能展现出强大的应变能力,发挥自己的远见卓识,同仇敌忾遂使晋国霸业再次复兴。在这场伟大而又艰难的复兴之路上,晋景公作为晋国复兴霸业的主要决策者与领路人,其功绩之大不言而喻。

春秋初期形势图

关于晋景公复兴霸业的伟大战略思想,笔者根据晋景公其及继承者对于麻隧之战前所作出的一系列准备,笔者总结了三点,分别是灭赤狄,联齐交吴,离间秦楚

以上三点即为晋景公复兴晋国霸业的三大战略思想,此三大战略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处处体现出了晋国君臣谋略之出众,战略眼光之长远,细细品来,笔者实为感佩不已,下面笔者将对这三点分而述之。

灭赤狄

公元前629年,赤狄侵入原卫国黄河北岸之地,卫成公被迫迁都,此后赤狄长期盘踞于此。而与赤狄相邻的诸侯国亦不堪其扰,其中尤以晋国与齐国中原两大国最为甚,及至晋景公即位后,面对秦楚及赤狄的压制与骚扰,晋景公决心重振晋国霸业,而“解决赤狄之威胁”成为晋景公复兴霸业的第一步。

公元前594年,晋景公名荀林父兴兵伐赤狄,最终灭赤狄于曲梁(今河北邯郸附近),尽收原赤狄霸占之土地,晋国国土由此扩张到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之华北平原。

在结合后面晋景公联齐之策略的层层递进后,笔者似能体会到晋景公为何以“灭赤狄”为复兴霸业的第一步,理由如下:

  • 1,赤狄不属于中原文化圈,他们以入侵者的姿态长期占据黄河地区,这自然受到了当时中原各诸侯国的愤恨,如果说当时中原各国互相攻伐无有停止的话,那抵抗戎狄则是唯一一件能引起他们共鸣的事情了,所以即便当时晋国遭受着再多的压制,晋国出兵赤狄一定不会引起各诸侯国的强烈反应。

  • 2,以“灭赤狄”之名扩大国土,将势力发展到华北平原,与齐国西部边界接邻,达到“随时可以出兵齐国”的战略态势,为后面的联齐做准备,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晋国占据于此若执意出兵齐国,齐国的西部国土将无险可守。

春秋后期形势图

由此可见,“灭赤狄”实为晋景公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最为正确的第一步,赤狄被灭后晋景公随即开展霸业复兴的第二步——联齐交吴。

联齐交吴

早在晋楚邲之战后,楚庄王便挟霸主之威,国力之盛遣使与齐国交好,此处亦可看出楚国从楚成王到楚庄王外交策略上的转变,楚国已并非之前一味的征伐,而是懂得了“”与“”的合理运用,联秦与交齐均是楚国外交思想上的重大突破。

虽然此时齐楚交好,但在晋景公的策略实施下,两国的关系看似稳固实则一击必破,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

  • 1,楚国虽然在外交上已作出改变,但在中原各国的心中,“楚国蛮夷”的形象依旧根深蒂固,这从晋齐修好后所发生的一件事就能看出来。当时晋齐修好,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晋国故意怠慢齐国宿敌——鲁国,甚至不惜逼迫鲁国割让土地给齐国,这自然引起鲁国的不满,于是鲁成公大怒之下欲叛晋亲楚,但最终为鲁国大臣所阻,而他们阻止鲁成公亲楚的理由便是:“不可,楚虽大,非吾族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 2,楚国与齐国相距较远,而晋国因为灭赤狄其势力范围已经与齐国接壤,所以如果晋国准备得当迅速出兵齐国,则楚国援军无法第一时间赶到。

  • 3,楚国从未将齐国看做真正的盟友,面对晋秦,晋齐的争霸,楚国更多的是报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心态,这从日后晋齐两国鞍之战楚国援军的表现也能窥知一二。

楚庄王雕像

所以,基于以上三点,晋景公便可从容展开联齐交吴的策略。

先来看“交吴”

吴国位于楚国东部,起先晋国对吴国一无所知,直到楚国叛臣巫臣向晋景公献联吴之策,于是次年,晋景公便令巫臣出使吴国,并教吴国以车战步战之法,助吴兴起以牵制楚国,从那时起吴国便与晋国长期交好,因此“交吴”之策实为晋国顺利实施之良策,并不费力。

然而令晋景公没有想到的是“联齐”出现了问题。

再来看“联齐”

晋国出使齐国修好的使臣郤()克,因天生跛足而被齐顷公的母亲所嘲笑,郤克大怒之下返回晋国,力主对齐开战,可是晋景公深知“联齐”的重要性,他不会因为齐人嘲笑晋国使臣就随意开战。但郤克被齐人嘲笑却让晋景公明白一个道理,若想让齐国真心与晋国交好,就必须以“恩威并施”的方式让他们心悦诚服,如何对当时自大的齐人“恩威并施”以达到两国修好的目的,是摆在晋景公面前最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晋景公似乎早已心有成竹了。

齐人嘲笑郤克”以及“自晋文公死后晋国号召诸侯的二十多次会盟齐国均未参加”这两个事实,让晋景公了解了当时齐人对晋国的不屑以及自大的心理,而晋景公正是利用了齐国的这个心理来渐次展开晋国对齐国“恩威并施”的计划,不得不说,晋景公的权谋和对敌人的心理分析能力之高世所罕见。

晋国征战图

一,“联齐”之“施威”

晋景公携卫国陈兵齐国边境但不进攻只是示威,而后迫使齐顷公与之盟于缯(zēng),此次会盟是自晋文公死后,两国国君第一次同时出现的会盟。齐国自齐桓公死后霸业便已衰落,晋国取代齐国成为中原霸主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齐国却不愿承认,所以自此以后齐国便不再参加晋国主持的会盟,而此次会盟实为晋国所逼,晋国灭赤狄扩国土和楚国相隔太远鞭长莫及的影响亦开始显现。

齐国虽一时为晋国所逼而与之结盟,但心中非常不服气,以致于不久后,齐国便再次交好楚国并兴兵伐卫。

到了这里,笔者对于当时晋景公为何要拉着卫国一同陈兵齐国边境便有了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晋景公当初就是故意带着卫国激怒齐国,利用齐国对晋国的不满并将这种不满转移到卫国身上,而后引发齐国伐卫。而齐国伐卫也给晋国正式出兵的借口,于是晋景公便以“齐国背缯之盟,擅自伐卫”为借口出兵伐齐,晋齐鞍之战爆发。

鞍之战是晋景公对齐“恩威并施”中“施威”的一环,鞍之战晋国虽然获胜,但也是险胜,从这里也能看出齐国虽霸业不再但国力依旧不可小视。然晋国毕竟是联合卫鲁集三国之兵力与其作战,且开战之时,晋鲁联军的一支便自丘舆绕今天的沂蒙山区企图与大部队合击进而围攻齐国都城临淄,这就迫使齐国战败后不得不向晋国乞和。而晋鲁联军的这一次绕沂蒙山区分兵实开我国战争史上迂回与分兵合击作战之先河,乃一壮举,由此可见晋景公之战略决策非常高明!

当晋国大败齐国时,楚国由于地处偏远援军没有及时赶到,然而当楚军到达后,晋景公下令晋军避之不战,楚军见此情况也随即返回,由此可见楚国并无真心援助齐国之心,而这也是晋景公敢于发动伐齐之战的一大推动力。

鞍之战后,鉴于晋国对齐国的包围态势以及楚国若即若离的态度,齐国决定正式与晋国修好,为了巩固与齐国的修好,晋景公便开始自己“施恩”的表演。

晋齐鞍之战

二,“联齐”之“施恩”

历代以来,“施恩”无非钱财美女及土地,对于富庶的齐国而言,“钱财美女”他们并不缺,若要想达到“施恩”的根本目的,就必须给予齐国最想要的东西——土地,因此这才有了后面晋景公逼迫鲁国割地以交好齐国这件事,虽然此行为引起鲁国的不满,但鲁国最终还是接受了晋景公的这一无礼要求。

对于晋景公的这种安排,虽然有违道义,但当时的形势已经不是仅凭“道义”就可以化解的了的,晋景公既然决心复兴晋国霸业,就必须做出取舍,齐国强大必须结交。鲁国弱小则可弃之,这是乱世的生存之道,晋景公以如此强制支配之政策控制中原众诸侯亦开春秋战国时代“柔服伐贰,德之次也”的先河,此后“”与“道义”在乱世争霸中荡然无存。

晋景公对齐国的“恩威并施”达到了他所想要的效果,此后齐国牢牢地站在晋国身边,为晋国马首是瞻。

晋齐联盟结成之后,虽然晋景公去世,但他却为后继之君留下了复兴霸业的最后一步策略——离间秦楚。

离间秦楚

晋齐联盟虽成,但依旧难以与秦楚联盟抗衡,而想要复兴晋国霸业,就必须攻破秦楚联盟,为此晋国主动与楚国交好,当时吴国兴起而牵制楚国,使得楚国无心北顾,晋国借此机会主动示好必然会得到楚国的响应,“交吴”之利开始显现。

在笔者看来,晋国主动与楚国谋和有两大利好之处:

  • 其一,迫使楚国短时间内不能兴兵北进,为晋国伐秦赢得先机。

  • 其二,故意激怒秦国,使得秦国率先起兵,而后寻求机会与秦国主力交战,力图一战而定乾坤。

事实上,自晋楚谋和后,楚国与秦国的表现完全在按照晋国所设想的那般进行。

首先,秦国确实不满晋楚谋和,在约楚国共同伐晋被拒绝的情况下,再约白狄进攻晋国,是以晋国有了伐秦之口实,晋国先败狄人,而后全力准备与秦作战,即后来的麻隧之战。

其次,纵观麻隧之战整个过程,楚国确实没有出兵援助秦国,究其原因除了晋楚之前谋和之外,更多的是晋国外交策略上的成功。

麻隧之战前,晋国派使者吕相出使秦国,正式宣布与秦国绝交,即“吕相绝秦”。

为此,吕相准备了一份讨伐宣言,此宣言文字之多实为春秋历史上最长的一篇外交文告,而在此宣言中,吕相以叙述史实的方式痛斥秦国数十年来对晋国的各种不义之举。

对于吕相的痛斥内容,虽有些夸张,但基本都是事实,毕竟秦晋自崤之战后数十年交战不断,秦国对晋国犯下的不义之举必然不少。然而,笔者在了解了晋国历代战争之后发现,晋国以这种长篇累牍,繁文缛节的方式向他国宣战实乃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而晋国这么做显然另有目的,若结合晋国主动修好楚国其实不难发现,晋国如此大费周章的迎接这场战争,其目的就在于—诓骗麻痹楚国,避免楚国出兵。

晋国发出如此长的讨伐宣言,就是为了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来痛斥秦国的不义之举,以此来向楚国传达自己伐秦的无奈,博取他们的同情。

当楚国被自己诓骗之后,晋国随即派使者奔赴各国,最终联合齐,鲁,宋,卫等八国诸侯,共同伐秦,最终败秦师于麻隧。晋国由此扫除秦国之患,两年后晋国大败楚国从容夺回失去二十年的霸主之位。

所以,最后我们来看,当晋国处于秦楚齐狄四面包围的不利局面中时,以晋景公为首的晋国决策者们能坦然地面对这种危局并从中找到破解之法,环环相扣,徐徐图之,其谋略至高深,战略之远见实为古今罕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详解春秋时期294年的争霸、兼并之战,战争连绵厮杀不已!
晋国史话·第一辑 晋文霸业(五)晋楚之战的序幕
晋国霸业不再,晋景公如何力挽狂澜,联齐制秦、楚
晋国霸业式微,不始于晋平公,晋悼公执政后两年已见微识著了!
捋一捋春秋争霸史:诸侯大国的争霸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来看
中国的战争:春秋时代——晋秦麻隧之战(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