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玻璃制品怎么来的?浅析丝绸之路与玻璃制造工艺的关联

文丨看乎Li(文章原创,版权本人所有,欢迎大家转发分享)

玻璃,这种材质的物品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可谓非常常见,而且价格也十分便宜。但是在古代的中国,玻璃可是象征着荣誉和财富,是豪门贵族才能使用的珍贵器皿。

在唐朝建立之后,被截断许久的丝绸之路重新开启,而且伴随着唐朝开放的文化和和政策,丝绸之路到达了一个繁荣的顶端。无数西方的珍贵器物都随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其中就包含了玻璃。在唐朝之前,我国本土制作的玻璃非常不稳定,不仅造价高而且易碎不耐高温。

所以不论是百姓还是贵族都很少使用玻璃,基本都在使用陶瓷。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玻璃工艺的停滞不前和陶瓷工艺的飞速发展。在唐朝之后,随着西方制造的玻璃制品传入中国,伴随而来的还有钠钙玻璃的配方,它成功解决了玻璃易碎不耐高温的缺点,也让玻璃制品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日常用品。

那难道在唐代之前就没有玻璃制品诞生吗?其实不然,早在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制造了一个精妙绝伦的玻璃水晶杯。在它出土到时候,甚至一直被认为是盗墓贼带进去的,后来被证实确实是战国时期的产品,让一众专家学者大跌眼镜。故而也被列为中国五大“穿越”文物之一。

玻璃在古代作为一种贵重器皿,一直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而这样一件宝物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也渐渐被世界所众知。

在我国最早开始制作玻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玻璃的成分大多为二氧化硅,比例中含有大量的结晶体石英,导致了成色不好,易碎等缺点。但是从战国后期到隋朝,玻璃器皿的主要作用依旧是盛放物品,他虽然在成分和制作工艺上有了提升,但是总体品质依旧没有得到大改善。

直到唐朝和元朝时期,本是玻璃技术就一直在提升,而丝绸之路带来的更多精美的玻璃制品,让人们看到了玻璃的更多用途,从而使得中国玻璃制品从工艺、成分到用途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而中国的玻璃制造工艺也在此时出现了雏形。

一直到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和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让玻璃制品不用在颠簸的陆地上运输,大大提高了玻璃的保存率,给中国带来了大批工艺高超而精美的玻璃制品。使得中国的玻璃制造工艺日趋成熟稳定,从此中国才算是真正将玻璃走入寻常人家。

中国玻璃的制造与丝绸之路有着密切关联,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中国玻璃成熟制造工艺的诞生。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想象,当初盛唐时期的诗人手举夜光杯,饱饮葡萄美酒的风采。

参考文献:《旧唐书》《史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玻璃制品怎么来的?透过丝绸之路,浅议中国玻璃技术的发展史
我们生活中处处用到的玻璃 原来是这样制作的
西周倗国墓地出土釉砂制品的无损分析
中国玻璃艺术
<中国传统琉璃>节选
“砂与火之歌”,看古代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