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颞部钙化性结节,究竟是个啥

影像时间

病例展示

女性,74 岁
主诉:发现左侧颞部头皮肿物 1 年
现病史:患者 1 年前无意间发现左侧颞部头皮肿物,约绿豆大小,无疼痛,无破溃及流液,偶有瘙痒不适,未做特殊检查及治疗,近一年来肿物逐渐增大,仍伴瘙痒不适,无明显疼痛。患病后精神、饮食正常,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体力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无糖尿病、高血压、肝炎、结核等。无心脏疾患,无胃病史。
实验室检查:各项肿瘤因子正常
CT 平扫:

病理诊断:
毛母质瘤

小结

毛母质瘤又称为钙化上皮瘤,是发生在皮肤真皮深部与皮下脂肪交界处的良性肿瘤,一般认为源于真皮或皮下迷走的原始上皮胚芽细胞,向毛母质细胞分化并异常增殖。好发于儿童的头颈部,约占 40%~77%。临床上,毛母质瘤是仅次于上皮样囊肿、淋巴结肿大的常见表浅性肿块。毛母质瘤位置表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皮下无痛性结节,直径 0.4~3.0 cm,活动度良好,与皮肤粘连,质地坚硬,肤色可正常或呈淡蓝色、红色;毛母质瘤表面皮肤溃破,并与肿瘤内部贯通时称穿透性毛母质瘤,皮肤表面发生水泡时称水泡性毛母质瘤。

影像表现

CT:病变早期由于钙盐沉积较少, 病变主要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晰,病变后期,钙盐含量增加,其内可见点状、结节状高密度影,甚至整个肿瘤表现为结节状高密度影, 病灶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钙化, 钙化程度可能与病程有关。当病变囊性变时,可见液性低密度区,增强后肿瘤呈轻到中度不均匀强化, 强化程度与肿瘤细胞成分相关, 富含嗜碱性的基底样细胞时强化明显, 动态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呈渐进性强化,肿瘤囊变区不强化。CT 显示部分肿瘤周围可见条片样稍高密度影,经病理证实为炎性反应。

MRI :与同层面的骨骼肌相比,肿瘤在 T1WI 上呈等信号,T2WI 表现为不均匀等或偏高信号, 这主要与病变内部结构及内部构成有关,T2WI 和增强图像显示为肿瘤内部网状和分隔样高信号影是由于肿瘤间质水肿引起, 因为在大片状嗜碱性细胞内并没有血管上皮细胞。尽管肿瘤内钙化出现频率较高,但 MRI 对钙化的显示能力不如 CT。毛母质瘤边缘多可见包膜,T2WI 呈高信号,MR 的显示优于 CT,病理上提示主要为慢性炎性及纤维细胞成分, 增强后强化程度明显高于肿瘤内部, 也有文献将此称为 「 靶环征 」;部分病灶内可见囊变,呈长 T1 长 T2 信号影,毛母质瘤囊变的发生率相对较少。部分毛母质瘤周围的皮下脂肪组织内都伴有异物反应性慢性炎症, 其内有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偶尔会有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其可能的原因为机械性刺激引起,这在 MRI 上表现为稍高长 T1 稍长 T2 信号,边缘稍模糊。

总结

当儿童头颈部肿块在 CT 表现上为有不同程度钙化的、边界清楚的椭圆形或类圆形结节,MRI T2WI 表现为不均匀等或偏高信号,边缘可见环形稍高信号包膜及周围的炎性稍高信号的结节或肿块时需考虑有毛母质瘤的可能。

鉴别诊断

血管瘤:一般质地软,触之可退色,形态不规则,大部分强化明显,部分可见静脉石,而毛母质瘤强化不明显,形态规则。

皮样囊肿:多发生在颅缝及眼眶周围,多为囊性,边界清楚,囊内密度低可呈负值,钙化少见。

基底细胞癌:一般发生于老年人,常累及受日光照射的皮肤,易形成溃疡,可资鉴别。

01

病例一

男性,10 岁,左眼睑肿物 7-8 年。病理诊断为: 毛母质瘤

01

病例一

女性,3 岁,右侧腮腺旁见一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与肌肉相仿,内见点状钙化


作者 | xiao79bing

内容策划 | 小雪球、彭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确诊病例小黑板042 | 毛母质瘤 钙化上皮瘤
【浅表超声】毛母质瘤的超声诊断
毛母质瘤
毛母质瘤的超声诊断
毛母质瘤影像诊断(钙化上皮瘤)
脑肿瘤,等你分析 | 读片专栏912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