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

概述

1995 年 Yoshida 等正式提出 AIP 的命名以来,经过多年研究和探索,国际共识基于组织病理学特征将 AIP 分为Ⅰ型和Ⅱ型。

AIP 在全球各地区散在分布,欧美、日本、韩国均有较多报道。日本 AIP 发病率为 0.9/10 万, 占慢性胰腺炎 4%, 男性以及年龄大于 45 岁者其发病率明显增加。国内一项研究报道了 AIP25 例,其发病率占到慢性胰腺炎 4.9%。

目前全球所报道 AIP 以Ⅰ型为主,亚洲Ⅱ型少见,男性多于女性;成年人发病率较高,老年人发病多见,大多数患者发病年龄大于 50 岁。

AIP 是由免疫介导的一种慢性胰腺炎,是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临床特点:轻微上腹部痛,无痛性进行性梗阻性黄疸多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继发性糖尿病,以Ⅱ型为主。

实验室检查:IgG4 及 γ 球蛋白升高。

病理改变

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

胰腺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伴有席纹状纤维化改变。基本沿着主胰管及较大或中等大小的小叶间导管分布,进而造成胰管管腔不规则的狭窄。胰腺包膜纤维增生。

病变区管径较大的小静脉可出现与胰腺导管相似的病理改变,并可导致静脉管腔的闭塞。

累及胰头部的病例,胆总管胰腺段可出现管壁增厚和管腔不同程度狭窄,但粘膜面较光整。

诊断标准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
  1. 主胰管不规则形狭窄(≥ 主胰管 1/3)及胰腺弥漫性肿大;
  2. 实验室血清 γ 球蛋白及 IgG 异常增高和(或)IgG4 及自身抗体阳性;
  3. 胰腺组织学检查:纤维化及 IgG4 阳性浆细胞浸润;
  4. 伴Ⅱ、Ⅲ、Ⅳ型硬化性胆管炎,涎腺炎及后腹膜纤维化。
  • 满足标准 1 和其余 3 条中的任一条即可确诊
  • 若标准 1 不成立,其余 3 条需要同时满足方可诊断

CT 表现

胰腺正常的 「 羽毛状 」 结构消失,呈现 「 腊肠样 」 外观,呈弥漫或局限性增大,可能为胰腺组织被淋巴细胞、浆细胞弥漫浸润及纤维组织高度增生而产生形态学上的变化;

胰腺周围出现增厚的包膜样结构,呈 「 鞘膜 」 征或 「 荚膜 」 征。CT 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动脉期强化较弱,呈明显的延迟强化。与胰腺纤维组织的高度增生有关。

CT 表现为胰管及胆总管下段长段狭窄,胆总管下段呈向心性狭窄,狭窄区细长,边缘光整。

弥漫性


男,58 岁,腹痛黄疸、胆肠引流术后四年,反复黑便十天


局限性

(图片均来源文末参考文献)


弥漫性伴胆总管改变

MRI 表现

  • 胰腺肿大,轮廓平直,呈 「 腊肠征 」。
  • T1WI 呈低信号,T2WI 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胰腺组织强化程度较弱,强化可以均匀或不均匀,有延迟强化,较均匀强化。
  • 胰腺周围包膜增厚,在 T2WI 上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的延迟强化。
  • DWI 表现以高信号为主,可呈弥漫性、局灶性或混合型改变激素治疗后, DWI 显示的高信号区消失或信号明显 降低 ,ADC 值逐渐升高接近正常值水平 。
  • MRCP 显示主胰管多发性不规则狭窄;胆总管胰内段狭窄,但较光滑,近端胆管不同程度扩张;
    胰腺周围脂肪间隙多清晰,少数病例脂肪间隙内见少许条状异常密度或信号,为轻度的炎症反应;
    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或局部淋巴结肿大、浆膜腔积液等改变。


女,63 岁。胰腺外分泌功能降低,B 超检查发现胰头增大

PET-CT

18F-FDG PET-CT 检查实现了解剖与功能代谢影像的融合,一次检查全身成像,在显示胰腺改变的同时,还可以发现胰腺外组织或器官受累情况,在疾病的诊断和全身评估中具有优势对于治疗后的疗效评估也具有价值。

PET-CT 表现:病变部位出现 FDG 摄取增高,延迟后摄取进一步增高。摄取值增高与炎性细胞浸润吞噬有关。高摄取灶的形态与病变范围一致。

引用自:Rauscher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Hybrid Imaging (2017) 1:11

其他器官的受累

IgG4 相关性疾病累及器官:一个或多个器官受累
  • 胆道
  • 泪腺
  • 唾液腺
  • 后腹膜
  • 甲状腺
  • 肾脏
  • 肺等

胆管和胆囊
  • 局限性或弥漫性胆管狭窄;胆管壁对称性均匀性环形增厚。
  • 胰内段胆总管受累最常见,达 80%。
  • 胰外段胆总管受累约 60%,肝内胆管受累不常见。
  • 受累胆管管壁增厚、强化、管腔狭窄,其近端胆管稍扩张。
  • 胆囊受累占 60%,表现为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强化。
  • MRCP 扩张的肝内外胆管伴不同程度不均匀性狭窄

硬化性胆管炎
(图片均来源文末参考文献)


胆管受累治疗前后改变


眼附属器受累
  • 眼附属器 IgG4-RD 中以泪腺最为多见,81% 泪腺受累,70.6% 累及双侧泪腺 ,还可累及眼外肌、周围神经、泪囊甚至海绵窦。
  • 常见症状是上眼睑肿胀,双侧多见 。
  • 典型 CT、MRI 表现:双侧泪腺弥漫性对称性肿大,或眶内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密度或信号均匀,T2WI 多为均匀低信号,增强后延迟强化。
  • 多伴有双侧眼外肌和 (或) 眶周神经的受累增粗。

(图片均来源文末参考文献)

泪腺受累

涎腺受累
  • 大涎腺是头颈部 IgG4-RD 中的好发部位,其中颌下腺最为多见,其次是腮腺。
  • 临床表现为颌下腺和 (或) 腮腺肿大或该区域境界清楚的质韧肿块。双侧或单侧发病,以双侧多见。
  • CT 上表现为涎腺腺体对称或不对称性肿大,密度均匀。
  • MRI 上更具有特征性,病变腺体多为均匀等 T1 短 T2 信号;增强后呈均匀延迟强化。


涎腺受累 PET-CT 表现


腹膜后纤维化
  • IgG4 相关疾病累及腹膜后组织多导致腹膜后纤维化。
  • 最易受到压迫的是肾、输尿管,可导致肾盂积水,还可压迫肠管,导致不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压迫下腔静脉,导致下肢水肿等。
  • CT 和 MRI 表现:腹膜后不规则软组织病变,边缘模糊,呈对称性分布,包绕腹主动脉。CT 平扫近似肌肉密度。MRI 信号改变无特异性,取决于炎症反应及纤维化的程度,典型表现 T1WI 低信号,T2WI 高信号,强化不明显,部分轻度延迟强化。

59 岁男性,增强 T1 显示腹主动脉前方软组织增厚,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右侧肾盂及上段输尿管积水扩张,CT 增强显示双侧髂总动脉周围不规则软组织应包绕血管,右侧输尿管支架植入


甲状腺受累
  •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或结节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气管、食管受压的症状。
  • 其发病率极低,以甲状腺实质 广泛纤维化及纤维化向周围组织蔓延为主要特征。
  • CT 和 MRI 表现:甲状腺弥漫性或结节样肿大。CT 上呈低至等密度,密度多均匀;MRI 上信号明显低于正常甲状腺实质,呈长 T1、短 T2 信号
  • 增强后病灶均呈轻度均匀强化,强化明显低于正常甲状腺,渐进性延迟强化。

46 岁,女性,间歇性呼吸困难,超声示甲状腺体积弥漫性肿大,以右侧为主,回声减低,尚均匀;
CT 增强显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密度减低,强化程度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右侧颈血管 被包绕,气管受压。

肾脏受累
  • 约见于 1/3 的 AIP 患者,为间质性肾炎。
  • 双肾多发病灶,CT 表现为皮质内小圆形、楔形、不规则形低密度灶,肾盂可受累,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低密度,延迟期呈轻度强化
  • MRI:T1WI 等或低信号,T2WI 低信号,DWI 高信号,增强扫描轻度强化


肾脏受累治疗后

垂体受累
  • 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多表现为倦怠无力、身体疲惫、体重减轻、厌食,且可有原因不明的尿崩症。有的患者有多年的糖尿病史,且多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 AIP。病程多为慢性,反复,急性发作时可导致垂体功能衰竭。
  • 内分泌检查:垂体激素不同程度降低,且激发试验不同程度降低、混乱。
  • 血清学检查:血浆 IgG4 阳性淋巴细胞显著增高。
  • CT/MRI:垂体弥漫性肿大,垂体柄增粗变大。

75 岁女性。A 图:双侧泪腺增大,轴位 T2 像显示低信号。B 图冠状位显示左侧眶下神经受累增粗;矢状位 T1 垂体柄增粗, 后叶高信号消失

鉴别诊断

由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中多数是以 「 皮肤黄染 」 或 「 胰腺肿物 」 来诊,文献报道以 「 皮肤黄染 」 来诊者约 50%。而且 CAl99 可以升高,少数可以有淋巴结肿大临床上容易误诊为胰腺癌、胆总管下段癌。

但它又是一个可以逆转的疾病,所以影像学的正确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动态增强 CT 是鉴别胰腺癌和局限性 AIP 的重要手段。

AIP 的低密度肿块在增强早期密度低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延迟期则密度均匀一致;而胰腺癌表现为不规则的低密度乏血供肿块,肿瘤远端胰腺萎缩、胰管扩张及周围血管受累。

弥漫浸润性胰腺癌:也可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但多为胰腺不均匀密度改变,胰腺轮廓不规则,常伴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而 AIP 的胰腺轮廓较为规则,无远处转移。

在影像学鉴别困难时,可结合类固醇激素实验性治疗,必要时结合血清学 IgG4 水平做出分析。

总结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腊肠征 」、「 荚膜征 」等

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能够使受累器官和组织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是全身性、系统性疾病,胰腺外器官及组织可受累,无明显特异性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等

18F-FDG PET-CT 检查在全身及疗效的评估中具有优势


作者 | 影像super超

内容策划 | 小雪球、彭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又见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典型病例不容错过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影像学诊断现状及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or 胰腺癌?把握要点,准确鉴别!
专题讲座 | IgG4 相关性胰腺炎
IgG4相关性疾病影像诊断现状与进展
腹痛、腹泻、黄疸?除了胰腺癌,还有可能是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