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奇女侠的前世今生

在2016年的那部《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中,氪星之子和哥谭蝙蝠,超人与蝙蝠侠的第一次银幕同框并没有为电影收获更多的票房和更好的口碑,反倒是另一个超级英雄在这部电影中的惊艳亮相,让电影得到了意外的关注。90s影院

许多看完这部电影的观众大多反映剧情转折的突兀、叙事节奏的拖沓以及那一句“玛莎”让他们无法对这部电影有更高的评价,但是最终决战时神奇女侠的意外登场和充满燃点的出场背景音乐却让他们重新提起了精神。

如果这时的神奇女侠尚不能引起足够的眼球(毕竟女性英雄角色在漫威电影宇宙之中也不是没有先例),那么随后的《神奇女侠》独立电影则为这个人物博得了全球观众的喝彩。

为什么呢?因为《神奇女侠》所象征的女权主义思想首次在大银幕上被展现的淋漓尽致,而电影超过以往DC电影宇宙系列电影的故事深度和人性表现更是令人刮目相看。

说起以女性超级英雄角色为主角的电影,其实在如今大众熟知的《神奇女侠》之外,还有一部同是改编自DC漫画的《猫女》。

但是《猫女》中严重把女性进行物化和符号化处理表现形式以及平庸俗套的剧情,使得电影即便是由性感动人的哈利·贝瑞主演也难逃票房和口碑双失败的结果。

回顾历史,近代女权主义思想的发展和“神奇女侠”这个角色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而这段故事如果不是通过去年的一部传记电影展示出来的话,可能就会随着当事人的离逝就此尘封在过往的历史岁月之中。

今天,每当那些热衷与超级英雄电影的孩子们提起神奇女侠,第一想到的绝对只会是扮演者盖尔·加朵傲人的身材和颜值,以及浑身亮闪闪的装备、那副威力无边的真言套索,然后紧接着就是她的故乡,那个梦一般的天堂岛。

受电影的影响,在这些观众们的眼中,神奇女侠仿佛从诞生之初就是顶天立地、勇敢无畏的英雄与女神。谁又能想得到,如今光鲜亮丽的形象又会和尺度极大的SM文化,和心理学、测谎仪的研制,和新时代的女权主义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马斯顿教授和神奇女侠》,走进那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之中,感受在历史、漫画与女权相互交织下的一个前所未有的神奇女侠形象。

在电影的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在美国漫画发展史,乃至美国文化史上一个影响极为深刻的事件,五六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漫画有害论。包括DC、漫威在内的漫画公司几乎一夜之间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读漫画书的孩子长大会变成少年犯……神奇女侠简直就是有辱风化,漫画中充斥的大量捆绑、虐待和折磨场景,简直就是像妓院画面……”这些在今天看来荒谬无比的可笑言论,却成为了精神病学家弗德里克·沃瑟姆抨击漫画发展的利器,一时间漫画在家长的心中化作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肿瘤和毒品,被大肆焚烧。

这个事件在电影中变成了开头时一群孩子和家长当着作者马斯顿的面不断将《神奇女侠》漫画扔进火堆焚烧的场景。

紧接着画面一转,马斯顿因为《神奇女侠》漫画中所出现的大量捆绑、鞭打、折磨、同性情节正式受到了美国儿童研究协会的指控(虽然在看电影时,我们明显是对马斯顿教授的经历抱有同情心的,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儿童读物的漫画中出现大量这种本不该出现的情节,确实是不应该),紧接着就是对他有辱风化的一夫多妻生活进行的抨击。

沉默中的马斯顿不得不从头开始叙述自己的从教授到漫画家的转变,叙述自己和两位妻子从共同的生活经历中获得创作灵感,并创作出“神奇女侠”的整个过程……

相比漫画家这个身份,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对于自己作为心理学教授在大学工作的岁月显然是要更加怀念的。

在马斯顿大学任教的过程中,他不仅结识自己的第一位妻子伊丽莎白,同时还逐渐总结和发展出了著名的心理学“DISC”理论。

讲到这里,可能不少人会有些迷糊,什么是“DISC”理论呢?简单来说就是八个字:支配(Dominance)、诱导(inducement)、臣服(Submission)、服从(Compliance)。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硝烟才刚刚散尽的19世纪三四十年代里,“DISC”理论的提出,不仅对心理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对如何制止战争、保持和平也有着独特的启示作用,提供了看待问题的新角度和新思维。

同时经过马斯顿的不断实践和总结,他发现女性相比男性而言有更大的亲和力,更加善于使用他的这套“DISC”理论。

这也就是他对女权主义萌生想法的早期观点,也成为了他后来创作神奇女侠故事的主要灵感之一。

今天的“DISC”的理论已然逐渐发展成为职场的必修理论,并且早期的理论更为完善和系统,将人主要划分为四个类型“支配型、影响型、稳健型以及谨慎型。

除了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突破,咱们的这位马斯顿教授还在科技发明领域取得今天仍在沿用的巨大成就:测谎仪。

马斯顿和妻子伊丽莎白在心理学研究过程中,逐渐发现,人的情感波动会影响自身身体的血压收缩,而情感的反应不就正可以运用到测谎仪的创造中吗?二人说干就干,也正式由于这项惊世骇俗的科学研究开展,让马斯顿结识了自己的第二位妻子奥莉弗。

在这段情节之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极为深刻的地方,那就是伊丽莎白对于以男性为主导的大学体系之中,自己作为一个女性学者想要晋级是有多么的困难。

电影用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对当时那个时代男女有别传统观念下女性权利的缺失进行了生动的刻画,作为文化殿堂的大学尚且如此,更何况平常的社会呢?

奥莉弗本来只是马斯顿的学生,但是对奥莉弗在人际交流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反应颇有兴趣的马斯顿主动向奥莉弗提出了邀请。

而对马斯顿的意外举动明显吃醋的伊丽莎白在见到奥莉弗的第一面就对她提出了郑重警告。原本波澜不惊的三个人,却在研究的过程之中互生情愫,最终三个人经过了一番深入而细致的情感交流走到了一起,正式成为了一个家庭。

显然,这种开放到连现在都很难接受的行为并不能获得大学的理解,三个人很快不得不被迫离开了心心念念的大学。

主角马斯顿带着两个妻子和四个孩子隐居到了乡下,为了生活,伊丽莎白不得不外出找了一份秘书的工作,奥莉弗则负责在家照料孩子。

但是这样的生活依旧很艰难,于是马斯顿也放下了教授的架子开始外出寻找工作,却好巧不巧的走进一家主打SM服装道具的店面,并在其中看到了完全符合自己“DISC”理论构思的SM文化。

兴致勃勃的马斯顿拉着两位妻子,来观看这种诡秘奇妙的服装演出。

对此极为感兴趣的奥莉弗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之下,穿上那一身鲜明靓丽的道具服装,头上带着王冠,手上拿着绳索,没错,这就是最初的神奇女侠形象。

惊喜之余的马斯顿,买下了一套套SM服装,在家里和两位妻子沉浸与角色扮演的游戏之中,并且同时创作出了火遍全美的《神奇女侠》漫画,而那些和妻子们嬉闹的场景与情节在后来就化作了漫画中那一幅幅尺度极大,画面感极强的故事情节。

受到创作《神奇女侠》的影响,马斯顿很快转变成为了一个女权主义者,并且始终在他的漫画故事之中反映着女性争夺民主、自由权利的愿望,后世将他这一时期的思想归纳发展成为了第二次女权主义思潮中的“亚马逊女权主义”,而其中的主角神奇女侠更是成为了女性独立的重要象征。

当然,这惊世骇俗的生活很快就被多管闲事的邻居大加渲染,马斯顿的漫画作品也很快遭到了抵制,而最无辜的莫过于三个人的孩子,不仅受到了邻居的侮辱与诽谤,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起玩耍的伙伴。忍受不了这一切压力的伊丽莎白选择了将奥莉弗驱之门外。

看到这里,与其说这部电影讲述的几个人的生平,倒不如说是三个人自我选择和自我救赎的过程。

故事的最后,在身患癌症的马斯顿真情打动之下,伊丽莎白选择了与奥莉弗和解,一家人再一次生活到了一起。

而“神奇女侠”的形象尽管在当时深受非议,但是因为这个形象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和价值,几十年后仍然再度回归了DC的漫画世界之中,并成为了新一代女权主义砥砺奋进的象征。

再后来,就到了今天的《神奇女侠》电影风靡全球,主演盖尔·加朵更是在电影上映之后成功成为了联合国妇女和女孩赋权荣誉大使(虽然这个身份在仅仅两个月之后就被取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奇女侠:真言套索捆绑下的SM女神
西闪:为什么女权主义者不喜欢女权主义者创造的神奇女侠
独舌短视频创刊号,聊聊《神奇女侠》“黑料”
《神奇女侠秘史》| 倪纳解读
震惊!神奇女侠的起源竟是「五十度灰」?!
DISC免费性格测试题(完整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