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承恩故居挂满六小龄童像,推广传统文化是好,但请别过度商业化

近日,江苏淮安的吴承恩故居引发许多争议。有网友爆料,在故居的门口设置了许多六小龄童的画像和雕像,内部也有大量六小龄童、猴王世家等展品,而吴承恩事迹及史料的陈列却相当少。

工作人员解释,因为年代久远,很多与吴承恩本人有关的文物或者事迹都难以追溯和查询,所以故居大多以《西游记》为主题。

兴建吴承恩故居,摆满了电视剧《西游记》的道具、画像,也不是这两年的事,突然间爆发热议,与近年来,六小龄童章金莱以维护、推广《西游记》与“孙悟空”之名,“炒冷饭”、“拼噱头”的所作所为引来网友的口诛笔伐有关。免费电影在线看

网友们真正抵制的,不是六小龄童传承弘扬的西游文化,而是文化借传承之名的过度商业化,这和吴承恩故居的经营者们,借助《西游记》和吴承恩之名背书,提振当地旅游产业,思路上如出一辙。这才是“霸故居”背后,引发争议的出口。

所以,“霸居”也好,传承也罢,人们的关注点不在于吴承恩,而在于六小龄童。

不可否认,因将全本《西游记》搬上银幕,而首开中国电视剧先河的1986年版《西游记》,创造了3000多次的最高播放量。百看不厌、老少皆宜,这是对这部公认的无法超越的经典,最为中肯的评价。

更重要的是,诞生于生机勃勃又踏平坎坷的1980年代,这部《西游记》,对一代中国人的影响深刻而持久,最终沉淀成一种不言自明的集体记忆。

《西游记》的大获成功,离不开六小龄童的精湛演绎,他,将人们心目中的孙悟空“演活了”,这几乎是观众们没有争议的共识。

出身猴王世家,历经艰辛困苦,厚积薄发的六小龄童,凭借《西游记》一鸣惊人,绝非偶然。

曾经与猴王章金莱面对面,一个小时的访谈,六小龄童说的全是如何保护和传承《西游记》、孙悟空在内的传统文化,口语之间毫不掩饰对“亵渎经典”、“篡改西游”的轻视与不屑。

从一代“猴王”六小龄童,到“孙悟空”形象代言人章金莱,扛起宣传西游精神、传承西游文化的重任,希望世人对《西游记》这样的经典名著心存敬畏心、感受真善美。

《西游记》之后,能够拍出《吴承恩与西游记》,足见六小龄童的用心。

在那个文化盲从的年代,这种率真与勇敢值得敬佩。然而,近年来,这一举动却同时引发了认同与反对两种对立的声音。

《西游记》播出之后的剧组不和、出国走穴,作为局外人的我们不便深究,借用“孙悟空”一角,来宣传、代言自己的行为,也不是不能容忍,但对周星驰、《七龙珠》在内,不分青红皂白的批判与诋毁,这非黑即白的表现,就让本来的“好心”,给办成了“坏事”。

文化,本就不分高低贵贱,对文化的不同表现与解读,也不该盲目否定。满足多元化、世俗化的文化需求,既是存在的,就有合理性。

中华民族有如此巨大的凝聚力,来源于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而历史的沉淀性、包容性与延续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这是文化自信的根基。

文化自信绝不等同于唯我独尊、固步自封,兼收并蓄的精神风度,让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传承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就要在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中,焕发出蓬勃生机。

屏幕上孙悟空的经典形象,是六小龄童的起点和底子,但从“霸故居”这件事,看得出“自信”过头了的六小龄童,骨子里是将《西游记》与猴戏划等号,将孙悟空与他自己划等号,这不仅是对原著作者吴承恩的不尊重,更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不自信。

事实证明,一个德才不配位的演员,“代表”不了一种文化。回顾六小龄童的人设崩塌,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固然有网友厌恶鄙视挖黑料的神助攻,但更主要的,还是他的西游文化“权威解读人”形象,并不能让所有人信服。

一个不愿包容、不够自信、不能服众的文化代言人,不要也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承恩故居挂满六小龄童像 网友:到底是谁的故居?
从童年偶像孙悟空到被人唾弃的西霸,六小龄童也只是凡夫俗子
吴承恩故居挂六小龄童像惹争议,写大圣与演大圣的两位书法怎么样?
六小龄童跌落神坛!这个被全网嘲的“西霸”到底做错了什么?
六小龄童遭群嘲!是“西霸”还是人民艺术家?
一时悟空,一生悟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