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题讲座<<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专题讲座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赵文娟

导入 :

评价 =考试吗 ?

评价≠考试

考试多为纸笔测验,一般用于水平性评估和选拔,且由于纸笔测验形式的限制,其内容多集中在知识、技能和抽象的思维和推理方面。评价包括多种形式和方法,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形式。

评价涉及的内容和领域非常广泛,考试的内容只能涉及其中的一部分。

评价涉及发展过程与发展结果,考试通常只涉及发展结果,且只为发展结果的一部分 .

总体而言,评价非常重视反馈及其促进功能,而考试较少涉及该环节,考试重视的是甄别和选拔。

然而,大家的认识是一回事,多年的习惯以及现行的考核机制,致使我们评价学生的学习仍然只是一张试卷,至多改头换面,美其名曰 “素质考核 ”。 我们谈论的是评价 ,但到了实际的教学中 ,课堂教学却依然围绕考试 “涛声依旧 ”,你考故我教,评价已成为制约课程改革成败的瓶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成为教育工作者公认的重点和难点,与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的巨大变化相比,评价似乎始终是压在人们心头的一块坚冰,让人望而却步。

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现状:

1. 评价功能失调 , 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忽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本质功能。

2. 评价内容片面 , 强调知识和技能,忽视综合素养 ;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 评价方法单一:过分注重量化评价,忽视质性评价 ;过分注重测试,忽视了访谈、观察、成长记录袋等评价手段的运用。

4. 评价的主体错位 , 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 , 教师与学生是主宰与服从的关系等等。

在评价的主体上 , 教师是单一的主体 , 教师是评价的权威。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评价和被评价的关系。在评价过程中 ,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 纠错” “ 挑毛病” , 教师的“批改”“评分”都是一锤定音,教师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者 , 学生始终处于“被考”“被查”“被评”的地位,凡涉及评价,尤其是终结性评价、评等级,学生基本上是无权参与的。学生是接受评价的被判者。这种单一主体的教师评价 , 其弊端在于 :一是评价的结果容易出现片面、主观 , 使评价失去全面和客观 , 被评价者对评价的结果难以认同 , 因而评价的实效性不强。二是扭曲了正常的师生关系。在评价过程中 , 由于教师总是要千方百计地找学生的“ 茬儿” , 学生因而不得不通过弄虚作假的办法来应付教师的“ 挑战” , 久而久之 , 师生之间自然会产生对立的情绪。三是使学生的持续发展失去了原动力。因为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 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就会受到很大限制。而且 , 学生对这种评价往往持有一种应付、对抗、惧怕、逃避的态度 , 试想 , 这样的评价 , 怎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鉴于此,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列举了若干评价原则,使其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的具体方式及评价的主体等方面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了明显的区别。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为什么评价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评价什么

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还应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谁来评价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

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要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 怎样评价

“怎样评价”包含了几层含义:

一是评价的功能是多元的,而不能够像过去那样,只强调它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二是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的发挥,主要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所以必须充分注重和加强平时的形成性评价。

三是重视和发挥课程评价的不同功能,要区别不同的情况,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进行;只有正确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这些内容集中体现着一个重要的评价原则:“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蕴含着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成长即学会生存 -----学会获取信息,学会实施行动,学会研究和解决问题,学会更新自己,学会体验感情,学会合作,学会审美。

《课标》提出的形成性评价,对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已经产生和即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但从学习、掌握并得到理解、支持最后能贯彻到教学实践之中还需要一个努力过程 , 本专题我们将在对形成性评价进行详细介绍的基础上,研讨形成性评价的运用形式,以及形成性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形成性评价的含义

最早从概念分析人手对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加以区别的是美国的斯克瑞文 (M.Scriven)教授在其 1967 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 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分等鉴定。”由此我们看出 ,这一概念首先被应用于开发课程的评价,就是在一个新的教育方案、计划、课程等的编制过程中和试验期间,为了获得修改、完善教育方案、计划、课程等所需的反馈信息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即为了促进教育方案、计划、课程等的形成所进行的评价。并且最先区分了评价具有“ 形成性”与“ 终结性” 两种不同的作用。

1971 年 , 布鲁姆( B. S. Bloom)等学者进一步将这一区分扩展到课堂评价研究中 , “形成性评价就是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系统性评价,以便对这三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过程加以改进。”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学习者评定成绩或作证明,而是既帮助学习者也帮助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达到掌握程度所必须具备的特定知识上。”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形成性评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出现了许多种定义。

从国外的研究文献中,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评价时所进行的活动,这些活动为教学活动的改进提供信息。当评价确实被用来调整教学、满足教学要求时就称为“形成性评价”( Black & William, 1998);在教学过程中,它是为了促进学习,教师和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判断、评价的过程( Cowie & Bell, 1999 )。

国内的研究人员认为: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它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指导教学过程顺利进行、面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吴冠恩, 2003);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 陈玉琨教授认为,形成性评价指在教与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去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教授张庆林、杨东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的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教与学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改进,强调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旨在通过经常性的测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改进教师的教学。

形成性评价是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周伟,谢昌莲 ) 。

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对形成性评价所给出的定义不完全一样,但却表现出相同的含义和功能,即:形成性评价能使教师及时向学生反馈信息,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或进行自我反思。评估的目的是提高学习质量。

 

二、形成性评价的功能

形成性评价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互评和老师、家长评价为辅。其功能如下:

1 .诊断反思的功能

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不断深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找出自己的不足。研究表明:课堂上成功的、有效的学习发生于学生对其学习具有自主感之时,发生于学生理解他们努力的目标之时,发生于他们的内在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的时候还发生于他们懂得如何学习并且具备学习能力和方法的时候。

2 .校正的功能

通过自我诊断,针对存在的问题改进学习活动,并不断对学习的预期做出调整,以求学习效益的最优化。形成性测评能使学生明确是否已达到了阶段目标、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以起到强化学习活动的作用。

3 .展示激励的功能

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不是对于学生学习结果给予一个评说,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给予一个 “路标 ”,指明前进的方向。这个 “路标 ” 应该要起到激励学生继续努力的作用。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是要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形成发展、形成结果。要形成,激励是不可缺少的。形成性评价的优势在于 “激励 ” 两字,终结性评价难以完全发挥这个作用。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享受获取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愉悦,在互评及家长、教师的评价过程中得到鼓励,明确了下一步自己的学习行为,并主动去调整,监控自己学习过程。

4 .教学反馈调节的功能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双向活动,一方面可为学生个人提供有益的反馈,另一方面可为教师教学提供有用的资料,有利于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帮助学生进步。评价之所以具有教育意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是在多种强化中发展的。怎样强化、引导和反馈,是评价的艺术所在,也是教育的艺术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备课、上课、课后批改作业)通过形成性评价帮助自己调整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去指导每一个学生,落实促进自己更好、更有效地教学的目标 ,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 提高其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水平和能力,更好、更有效地学习的目标。

三、形成性评价的特征

1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主体”是针对“客体”而言的,语文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学习者的语文能力,从这个角度而言,评价主体除了教师外,“还可以包括专职的评价机构、教育决策机构、学校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学生群体和个体以及学校内外的其他有关人员。”不同的评价主体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共同达成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因此,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避免“一家之词”所造成的评价结果片面化、绝对化的弊端,体现评价的客观公正,提高评价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评价达到总结、反思、改进的目的,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主体地位 , 为他们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这也是提倡民主意识的时代趋势。如在课堂回答问题时,让后面的学生对前面学生的回答尝试做评价,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并与自己的回答进行比较,从中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也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互评。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进行自评。通过这种多元立体、 360度的教学评价,教师可以获得有关学生学习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

例 1:在《海燕戒》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改写构思寓言故事,写出构思框架”环节,让学生从下面两个从下面两个角度任选其一进行构思:虚构有关小海燕的新故事,揭示新寓意;虚构其他动物的故事,也来警戒贪图享受。每一组找出一篇优秀的寓言构思,小组成员共同修改完善这篇寓言构思。为了使学生“有法可依”,教师根据前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从寓言故事涉及的形象、情节脉络、揭示的道理三个方面设计了学生工作单,并且展示了评价的标准:运用想象,构思新奇;情节具体、完整、合理;故事内容紧扣寓意。学生先自己构思,然后小组根据评价标准推荐优秀的寓言构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评价主体的一员,生生之间,组群之间的多向立体互动评价就变成了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真正地成为了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这种立体互动的评价关系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辩能力和价值取向;这样的评价标准来源于学生,又回归到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符合了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有效地对被评价者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使其获得全面发展。

2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体现为评价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综合性。

从语文课程内容来看,全面性的评价应该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包括写话、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不是单从某一方面、某一角度测量的,而是多维取向,评价涵盖了语言技能的方方面面。

从评价的价值倾向来看,形成性评价要求评价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进行, 不仅限于知识与能力 , 即认知领域目标进行评价 , 还要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目标的评价。也就是说 , 语文课程的目标评价 , 既要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描述和判断 , 还要对产生这一结果的多种因素和动态过程进行描述和判断。既要看到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智力发展的一面 , 也要看到他们在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人格等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一面。也就是说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对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评价,又要重视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例如对学生 作文的评价,我们既要关注学生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学生有创意的表达要给予激励、鼓励;要求对写作材料预备过程加以评价:挖掘了什么材料,是怎样挖掘的。此外,我们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发展的全面性。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表明 , 学生发展是存在个体差异的 , 对学生个体来说 , “ 全面发展”并不等于“ 全优发展” , 而是允许并鼓励学生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个性特长。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独特价值 , 对所有的学生都采用同样的评价内容是不合理的。因此 , 我们在确定评价内容时 , 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发展的全面性 , 关注学生个体智力的强项 , 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

3 . 评价形式与方法的多样化。

评价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决定了评价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也惟有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才能做出全面、科学而准确的判断,从而避免评价结果的偶然性和片面性。因此强调要运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充分地了解评价对象的特点。在评价的标准上 , 形成性既有以课程目标为参照的统一标准 , 又有以学生的纵向发展水平为参照的个人标准。二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 共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尽量淡化、量化和客观化评价 , 强化能充分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本质的定性评价。因为量化和客观化的评价 , 容易使情意性和感悟性很强的语文课程变得简单化和肤浅化 , 这样的评价 , 不仅难以从本质上保证语文评价的科学性 , 而且往往会丢失语文教学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内容。反之 , 定性评价虽然带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因素 , 但是 , 这种评价可以从本质上保证语文评价的科学性 , 可以保留语文教学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内容。这种定性评价对指导当今的语文教学改革将会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 , 我们强调注重定性评价 , 并不是意味着要放弃量化评价。事实上 , 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 同时也存在其不足之处 , 关键要看所要评价的内容。

四、形成性评价遵循的十大原则

1. 形成性评价应当是有效的教与学准备的组成部分,即是有效备课的一部分

教师备课应当为师生提供获得和运用达到学习目标的信息的机会。备课也必须是灵活的,使其适应(教学中)最初出现的观念和技能。备课应当包括一些策略以保证学生理解他们所追求的学习目标和用于评价他们学业的标准。学生如何接受反馈、他们如何参与对学习的评价,以及教师如何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都应当在备课中加以考虑。这也是与以往的终结性评价不同的一个方面。

2. 形成性评价应当关注学生如何学习

在策划评价和解释评价结果时,学生和教师的心里必须考虑学习的过程。学生应该不但要意识到学习的结果,还要意识到学习的方式。

3. 形成性评价应当被看作是课堂(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生在教室里的许多活动即提示学生展示其知识、理解力或技能的任务、问题等,都可被认为是评价。学生的回答或行为被观察和解释,并得到关于如何改进学习的意见。这些评价是日常教室活动的基本部分,而且包括师生的反思、对话和判断。

4. 形成性评价应当看成是教师的一种重要的专业技能

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规划评价、观察学习行为、分析和解释学习结果、向学生反馈信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初始教师教育和持续的专业发展,教师在发展这些技能时应当得到支持。

5. 形成性评价应当具有敏感性和建设性,因为任何评价都会对被评价者产生情感影响

教师应当意识到,评语、分数和等级都可能对学生的信心和热情产生影响,因此,在给予学生反馈时应当尽可能地具有建设性。评语针对学业而不是针对人,对学习和动机都更具有建设性。

案例分析:

一位教师在讲《我的老师》一课时,安排了语言训练的内容。其中的一个问题是,本课第二自然段“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一句话中“狡猾”一词应如何理解。这时一位同学抢着回答道:“狡猾,就是‘鬼灵精’的意思。”这个回答似乎并不“规范”,却很通俗、很生动,用的是孩子们自己的话,说出了很多人可意会却不好言传的理解。他不仅解释清楚了“狡猾”在文中的含义,而且从骨子里揭示了作品里符合“我”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的人物性格。这正是解读作品时不容易做到的。但是老师似乎觉得这个答案并不圆满,继续让其他同学回答,于是又有两位同学答道,“狡猾”就是机灵、顽皮、调皮。老师很满意他们的答案,称赞答得好。后面这个答案就一般要求而言的确无可挑剔,但稍加推敲,就能比较出前后两个答案的高下。一个通俗、精练、传神;一个规范却并不生动。老师的评价就是一种导向,我们不禁想到,下一次那位回答“鬼灵精”的孩子还会那么自信地把这样的答案抢着说出来吗 ?

教师的否定的评价给学生传递出的是这样的信息:教师的答案只有一个,他们面临的挑战就是说出正确的答案;其次,如果他们还不能确信自己的答案正确,就举起手,那将使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会让自己显得很愚蠢,教师对学生的否定传递的信息是——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不值得推崇,学生思考并探索问题的热望将因此被扼制,于是他们变得心不在焉甚至是心事重重,满脑子都在琢磨教师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答案,而这样的行为显然没有什么价值,即使是学生答对了老师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不准确的回答是错误的,对学生而言,不准确的回答常常反映了他们当时对于问题的思考状态。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一定要有深度,要到位,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通过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有更明确的方向,及时起到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开发他们的潜力,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案例:

《海燕戒》一课,学生推荐优秀的寓言构思在课堂上展示,大部分学生是虚构了一个动物世界的例子,而一个学生却突发奇想,构思了一个和自己的生活勾连的故事:企鹅妈妈和企鹅爸爸沉溺于打麻将,日渐肥胖失去了捕鱼的本领最后导致饿死,从而表达了人不能过于贪图享受的道理。但是在评价学生时,教师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亮点,一个比较有价值的学生资源就浪费了。

《木偶探海记》一课中教师(刚入职两个月的青年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观看企鹅视频,变换寓意,想象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补充情节。”学生在补充情节的时候,一名学生说“企鹅弟弟被淹死了” 而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这个情节是否太残酷了?我们可以换个好一点的情节吧”。另一名学生马上接着说,“企鹅弟弟感冒了”,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肯定。

《海燕戒》一课,学生的表现是非常出色的,他注意到了寓言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把生活中的细节编织到自己的作文中,如果教师在评价时,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把构思寓言故事与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那将会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也必将对学生以后的习作起到积极的作用。《木偶探海记》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对企鹅的生活习性不了解:企鹅不怕冷、企鹅淹不死;而教师对学生的点拨失效,教师对学生的点拨必须注意科学性,表述要严谨,要点出问题,点出提高,指导学生在构思寓言故事情节的时候,必须考虑动物的生活习性与特点,符合事理逻辑。围绕这些问题进一步加以解答,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就活跃了。利用评价,把握住稍纵即逝的学生资源,并且加以激活,才能体现学生资源的价值,才能通过评价环节真正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6. 形成性评价应当考虑到学习者动机的重要性

通过强调进步和成绩而非失败、鼓励学习的评价能培养学习动机。把学生与其他取得更好成绩的学生进行对比不太可能会激发学习动机,这种对比会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认为自己“不是学习那方面知识的料”。可以通过采取保护学生自主性、提供选择性、提供建设性反馈、创造自我指导的机会等评价方法来维持或提高动机水平。

7. 形成性评价应当促进学生努力实现学习目标,并使其理解评价他们的标准

要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需要理解他们试图达到的目标——并且愿意达到这一目标。当学生参与到确立学习目标和确定评价(学业)进步的标准时,理解和(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产生。给学生讲评价标准时要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话与他们讨论这些标准,提供这些标准如何能够达到的事例,并使学生投入到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当中。

8. 学生应当接受如何改进(学习)的建设性指导建议

学生为了准备下一步的学习活动需要信息和指导。教师应当具体指出学生的长处并对如何发展这些长处提出建议,对于他们的不足及如何纠正要明确并具有建设性,要为学生改进其学业提供机会。

案例:《背影》一课,老师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这是一个 的背影,请大家在横线上填入一个合适的词语。很多学生谈到了这是一个令我流泪的背影,这是一个难以忘怀的背影,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但是有的学生这样填写的,这是一个伟大的背影,这是一个高大的背影,这是一个伟岸的背影,应该说伟大的背影之类的回答太宽泛,而高大的背影、伟岸的背影就值得商榷了,文中的父亲的形象并不是高大的、伟岸的、坚毅的,学生的回答是一种套板反应,而教师对学生所有的答案都给予了肯定。如何加强这种即时评价的导向性,也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

9. 形成性评价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开发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以利他们具备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

有独立意识的学生具有寻求与获得新技能、新知识和新理解的能力。他们能够进行自我反思,并确立进一步学习的步骤。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通过发展他们自我评价的技能使其有能力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10. 评价应当承认所有学生的各方面的成就

形成性评价应该用来增加学生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学习的机会。它应该使所有学生各尽所能,使所有学生的学习成就得到认可。

五、形成性评价的方法

形成性评价可以采用多种的方式,成长记录袋评价法、观察法、日常记录、评价表、访谈法、测评法、问卷调查法、表现性评定、传统背景下的真实性评价 .

五、形成性评价运用的案例分析

可以说 ,形成性评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下面我们将通过个案例的分析,来探讨在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的优势。

案例 1: 一次作文评价活动课的案例分析

第一课时

师 :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作文评价课,要让每一位同学都来当一回老师,做一次评委,大家说好不好 ?(学生齐声说“好” )既然要做评委,自然就要写评语。评语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我们以前讲过,谁来说说 ?

( 学生回答 )

师 :很好,讲得很概括。我们这节课的任务主要是针对这次大家所写的作文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进行评价。这次的作文同学们写得都很认真,我相信同学们评得也会很认真。下面 8个人一组,选出小组长。每个同学都做评委,对本组的 8篇文章进行评定,写出评语。小组长是总管,负责综合、表述本小组成员的意见,协调评委组的工作。评定结束后,由组长总结发言,介绍本小组的评定情况并作逐一评价。听明白了吗 ?

( 批改任务明确,各小组分头展开行动,教师巡视,随时准备介入 )

(1) 陈方川这一组同学情绪高昂,争当组长。当有的同学看到《庄周后续》这篇文章后,大家争相阅读,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同学说 :“课文改编得好。”另一同学说 :“假冒教师算不算假冒伪劣商品啊 ?这是两个概念吧 !”最后大家认为它有新意但语言欠修饰,概念较模糊。各自写下了自己的评价,组长综合记录

了小组成员意见。

(2) 钱毅这一组气氛不够活跃。有一位同学拒绝别人看自己的文章。

(3) 在评论的过程中,有位同学说 :“老师,评语我写不出来,怎么写呀 ?”

(4) 许建军同学写了一篇文言性质的文章,小组成员说看不懂,争着要求老师进行分析。最后我和他们一起作了点评。

( 评选过程显示大部分同学责任明确,批改认真,少数同学不够投入。程度差的同学评价较困难,在写评语时,不知所云,废话较多。程度好的同学评得到位,写得也规范。另外,组长的能力在讨论中显示了重要作用。 )

第二课时

师 :上节课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作了自己的评价。下面就让各组长分别汇报一下本小组的评点情况。

各组长都很认真,写出了汇报材料,如陈方川这一组的材料是这样的 :

本组经认真讨论,王海涛的《购买幸福》被淘汰,因他写离题了。其余情况是这样:江涛的《处处都一样》此文写主人公迷恋网络游戏中的各种武器装备,花了很多钱买来后却全是假货。气愤地关掉电脑回到现实生活却又处处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侵扰,以此说明假冒伪劣商品无处不在的本质。点评 :语言夸张幽默,却不离实际,富有个性色彩,把真实与虚拟近乎完美地结合,成为此文的看点。陈方川《献宝》此文写古时楚国卞和因贪权而想到献宝,就到黑市去买宝,接二连三买到的都是假货,导致四肢被截,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一块和氏璧,却被朋友偷梁换柱,以假和氏璧代之,最后卞和遭辐射而亡。点评 :语言简明,幽默生动,只是过于故事化。赖文龙《庄周后续》此文续课文《庄周买水》之后写庄周养鱼,第一次因买到假冒书照着做导致鱼翻白,第二次去参加培训班却因教师是假冒的而再次养鱼失败。点评 :续写课文,杂文续杂文,有新意,语言虽有点勉强,但总的来说还是一篇有新意的文章,只要稍作改编可成原作后续。后进奖 郑美丽《与时俱进》点评 :一个不经常练笔的人能写出如此连贯的文章,真乃后生可畏。时尚潮流奖 雷珍《李白寻酒》龙小英《孔乙己卖酒》傅振玲《小毛卖酒》点评 :也许看到“假”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假酒吧,所以成了反假酒的潮流。总评 :大家都很认真。从同学的文章及评价里我们也学到了很多。如我写的《献宝》,自认为故事不错,可却未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东西。还有几篇写假酒的文章,我们觉得假酒确实很常见,可它的社会根源是什么却未曾体现,所以建议重写。我们觉得在写文章时大家普遍的问题可能是太注重故事性而忽视了主题的深入了。

大家推举陈方川这组为最优秀评委组。

师 :陈方川同学确实讲得不错,这组同学的文章也很有创意。不过我觉得他讲的最好的地方是提出了大家文章中较普遍的问题,就是由于对故事情节的过于追求而忽视了主题的提炼。有的同学故事写得不错,可别人看下来却可能不知所云。别人看不懂的原因可能就在于你叙述故事的本身没有注重故事内涵的挖掘。不知大家是否记得在第一册语文书后面的写作与口语交际里的那篇 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阿 Q新传》, (学生点头,作“哦”状 )这篇文章是通过写阿 Q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制作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最终破产的故事来表现“诚信”的主题。本文在思想内容上并无特别之处,之所以得到高分,是因为他借助了《阿 Q正传》中的人物来了一个故事新编,将旧时代的典型人物放入新社会,通过他们的离奇遭遇来表现主题。和《庄周买水》一样,作者紧紧扣住了人物原本的性格特征,既不失原汁原味也不失时代特征,融古今荒诞现实于一炉,达到了讽喻现实的目的。也就是说,改编人物最好能结合人物自身特点。在这点上同学们可能做得不够,下面时间就请大家结合同学的评价重新读一读自己的文章,看看有哪些意见可以采用,哪些地方可以修改。写得不好的同学最好重写一下,写好请同学再评价。我相信通过不断地修改,大家的文章一定会越改越好。

( 学生认真自改作文。徐丽珍同学拿着作文上讲台要求我看看,同学给她的评语说看不懂。我注意到她的内容其实是不错的,表达上采用了文言与白话掺杂的方式,造成文言不像文言,白话不像白话。我向她说明不宜采用这种语言,建议换一种语言表达,她满意而去。张成明同学也拿来了他的文章,他认为同学评价过低,我看看确实有这个情况,不过我告诉他,如果稍微改一下题目与结尾,同学的评价可能就不一样。在指点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我感到了师生互动学习的乐趣。 )

案例讨论:

长期以来,写作教学和写作评价一直是困惑老师们的一大问题,大部分学校 和老师都采用批阅学生作文然后发下去的做法,这种做法没有将学生作为学习评价的主体,没能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因而造成教师虽然辛苦费时,教学效果却非常不理想的结果。而在这节课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怎样使用形成性评价使课堂教学评价达到了 “以生为本、以学为主 ”的理想状态,以及学生学会“评”作文的一个过程。

在学生学习了高一第二单元杂文《庄周买水》后, 刘明珍老师觉得这篇文章以寓言形式讽刺时弊,对学生学习写寓言式的杂文应该是一个极好的范本。他就让学生模仿此文也写一篇寓言式的杂文,内容针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假冒伪劣现象及其实质。写之前他告诉学生这篇文章将由学生进行互评。

在这则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次作文评价活动的几个特点。

1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

学生——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提高了被评价者的地位,改变了学生原来消极被动的被评价地位 ,有助于学生增强其内省的自觉性,促进学生反思能力的发展,可以这样说,提倡学生自我评价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典型表现。在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中,学生应该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评价成为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通过相互评价,学生互评互学,取长补短,发现同伴的优点,意识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得到纠正;通过阅读不同同学的周记和作文,扩大了阅读量,拓展了阅读视野,开阔了思路。而且经常进行作文互评,学生会于无形中养成检查修改作文的习惯,从而在自己作文后能反复斟酌推敲,以提高作文质量。这样,审美能力、阅读能力、自我纠错能力便得到了同步发展,这些也进而对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正如恩格勒特所指出的那样:伙伴不但是学生文章的重要读者,而且使“读者”这一概念变得明确而又真实,通过伙伴间的交流,学生会逐渐地形成自己的内部对话。在学生间的相互畅谈,体验、经验共享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合作、交流及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了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使互评取得好的效果,老师事先还教会了学生写评语以及从哪几方面进行评价。

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都能给学生提供需要改进的反馈信息,既肯定学生作文作得好的地方 ,使学生树立信心 ,又指出作得不好的地方 ,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可以使学生更清醒地认识自我,修正自我评价的主观性;而自我评价使和同伴评价则使教师的评价变得更为真实,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进步状况。通过多元评价主体获得的信息 ,可有效防止评价出现偏差。

2 .评价内容是全方位的,既评价学生的知识和理解,又评价学生的技能和方法、情感态度。

在互评互改的过程中,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了解和理解,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这个案例中,老师倡导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及评价方法,将“活动式”教学理念引进到作文批改中,将评价与教学整合起来 ,真正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改变作文评价方法来推进作文教学的创新,从而实现作文教学的根本改变。课堂教学评价达到了 “以生为本、以学为主 ”的理想状态, 这种评价的实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现代教学观。换句话说,如果不能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主体地位,那他们也就无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案例 2:

建立“作文成长档案袋”

于 扬

  建立“作文成长档案袋”是有效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尝试。“作文成长档案袋”可以真实记录学生写作的“成长足迹”,系统地反映作文教与学的个性化特点,学生从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和成绩,也可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正是促使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契机;教师可以从中看到学生写作上的“长板”与“短板”,更为合理地设计下一步作文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各自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什么是“作文成长档案袋”

   “档案袋”是教师、学生或同学之间针对某专题收集材料并作出评论的相关资料库,凭借它可以判断、评价学生在要求的能力发展上的进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把“档案袋”与写作教学结合,便产生了“作文成长档案袋”。

  “作文成长档案袋”用于记录学生的作文学 习和老师的作文指导过程,装载着学生写作学习过程中丰富的资料:写作目的认识,写作努力目标,写作学习的详细计划,在各个阶段的习作,每次习作后的自我评价及反省记录,创作心得,家长的意见,教师评语,学习小组成员的评价,为提高写作水平而阅读的佳作及阅读摘要,读范文后的分析与感悟,发表的作品,参赛获奖证书等。也可以在袋中装入个性化的内容,如个人抒情小诗、书信、日记等。总的说来,其内容不外乎三类:学生作品、学生反省与感悟、多方评价,它由教师指导学生设计,遵循的是自主性、开放性、激励性、科学性的原则。

   二、建立“作文成长档案袋”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强调“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注重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作文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作文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对学生而言,首先“作文成长档案袋”能充分尊重和发扬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部分学生畏难怕写的情绪;其次,它有利于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认识自我,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另外,对放入档案袋的材料的收集可促使学生养成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质疑和反省的学习习惯,便于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档案袋中收集的成果利于学生判断自己的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积极发现自身的不足,主动寻求改进的方法和途径,对自己下一步的发展提出目标。“作文成长档案袋”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激励了学生的发展,促进了学生潜能与创造性的发挥。

  对老师而言,“作文成长档案袋”避免了教师批改作文少、慢、差、费等负面效应,它有助于教师及时、准确地获得学生作文学习与发展的信息,对学生形成合理的教育预期,提出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调整与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有效的帮助与指导。而且“作文成长档案袋”大量个性化信息的反馈,使老师可以顾及到个别同学,跟踪他的发展,具体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帮助他攻克难点,这是传统作文教学难以顾及的。

  总的说来,“ 作文成长档案袋”真实而深入地再现学生作文发展的过程,既反映了学生作文的全貌,又留下了学生作文成长的轨迹;它巨大的信息量也为老师的诊断、调节、激励和针对性指导提供了最充足的依据。

   三、怎样建立“作文成长档案袋”

   “作文成长档案袋”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下面介绍笔者建立和使用“作文成长档案袋”的具体做法:

  第一步:组成小组,建立档案。

  根据高中入学摸底考试的情况,依据学生习作水平,分层次建立学习小组,每组人数适中,以便于交流、争鸣、评价。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建“作文成长档案袋”。首先,让学生逐项填写下表(该表由老师设计并制作,作文考题为“登山”),作为放入“作文成长档案袋”的第一份资料。

   需要说明的是,上表以文字形式客观如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评语既要中肯地指出其优缺点,又要有激励作用。

  第二步:定“训练点”,练笔比较。

  写作教学应该讲求阶段性、层次性,高中低年级更多地注重写作技巧(如“结构”“论证方法”“开头结尾”“语言表现力”)等方面的知识传授与训练,高年级更多侧重于深度挖掘素材,训练立意,体现出思想的深刻性。面对高一新生,可以先选择一个需要解决的难度不大的写作技巧方面的“知识点”作为“训练点”,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步步提升,最终发展到全篇。笔者从学生填写的表格中找出一个共性问题——“如何开头”,把它确立为训练点,布置多个作文题目,让学生专门练习写文章“开头”(别的部分要求写提纲)。再从完成的片段作文中选择三篇佳作印发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范文下面写上“分析与感悟”。提供班级同学作品作为范本出于以下考虑:同龄人的作品缩小了学习者之间的距离,易于产生共鸣和认同感;范文直接呈现了如何写作的范例,思路往往更易于把握;品读同窗佳作,促使生与生在同一水平上比较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仔细研读分析范文,可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矫正和指引作文构思。最后,每位学生将阅读的范文及写于其后的“分析与感悟”放入“作文成长档案袋”中。

  第三步:课外阅读,品悟默写。

  “阅读得其方,写作能力亦随而增长”。①学生从阅读中领略写作技巧,是提升写作能力的一条途径。单单欣赏同学的范文还很有限,远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阅读,通过博览积累强化写作的基础。积累过程中阅读的面、量、质都直接决定着学生行文的质量。阅读范围:课本及各类报刊杂志,经典名著。阅读重点:近期训练点。阅读方式:品味、分析、记忆、摘录。阅读巩固:写读后感悟、回味默写。每次的“读后感悟”及“回味默写”都收入“作文成长档案袋”,留下成长印记。为了防止学生怠惰,小组成员互查“读”和“默”的数量与质量。

  第四步:仿写试误,交流评论。

  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有所收获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片段模仿写作,即仿写。心理学研究认为,通过模仿而获得知识能力是学习初期的主要方法,不同文体的写作训练过程中模仿训练必不可少。要提醒学生在模仿时注意有意模仿与无意模仿相结合,重复性模仿与创造性模仿相协同。模仿是个“试误”的过程,“试误”是指在不断的反复尝试中,使错误动作逐渐减少、成功动作逐渐增多、最后完全获得成功的学习过程。②模仿中因为借鉴问题、能力问题,难免有画虎类犬、东施效颦之感,但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学生的每一次“试误”就是一次蜕变。在教师的要求下,针对具体知识点(“开头”),学生完成“仿写”练习。

  小组交流。虽然学生写作能力有限,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们拥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小组成员共同欣赏“仿作”,客观而恰当地对每篇“仿作”作出判断,写出评语。作者本人也可在作品上写下不同意见,在卷面上记下在评论探讨中遇到的不同见解、疑惑问题,一并收入“作文成长档案袋”中,以待老师了解与指导。采用小组交流讨论效果很好:每个人写出“作品”后有自我欣赏期待他人作出评判的心理,此时讨论正是趁热打铁;“仿写”呈现了针对性阅读的质量,展示了个人阅读努力的成果,同时也了解了他人的阅读范围、收获;交流中找出了差距,激发了更高的写作与阅读热情;思维撞击出火花,矫正或拓宽了思路,互相启发,彼此受益。

  第五步:指点方法,个别辅导。

  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关注、管理、推动、引导的地位。在学生小组交流讨论之际,老师积极参与到其中一个小组中,帮助分析“仿写”的作品和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给予纠正与辅导,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们亲身实践、针对性阅读、尝试仿写、小组探讨等有感性有理性的学习摸索之后,老师适时地传授写作的相关知识,提醒相关的注意事项。比如在系统地介绍了“开头”的方法——开门见山法、名言发端法、疑问开头法、抒写情感法、妙用修辞法、景物传情法、情境引入法等方法之后,教师提醒:①“仿写”并非教会你盲目照搬,必须考虑“开头”的方法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式之间的联系,合适的才是最好的;②语言要简洁,切勿烦琐冗长,拖泥带水;③要快速入题,切勿含糊其辞,故弄玄虚。老师给予的指导必须形成书面文字,分发给每个学生,学生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放入“作文成长档案袋”,便于日后复习与反思。学生写作水平不是直线上升的,作文水平的提高是缓慢而有规律的,并非每个学生都在一个轮回的训练中有明显进步。应该允许那些被困难所囿不能迅速前进的学生在他的“困难点”作调整、准备、尝试,教师这时应该鼓励和督促,有时还须作针对性指导,耐心细致地带领他跨越那道坎。

  第六步:佳作共享,多元评价。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老师应把学生的佳作贴出,包括自己的下水文,供大家观摩欣赏,共享写作经验,提高写作的自信。对于那些领悟能力强、写作欲望高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激励他们,积极创作,勇于创新,大胆突破。学生有了出色文章,应该鼓励投稿发表并收入“作文成长档案袋”,作为阶段性学习成果。

  一个阶段练习告终,面临着学习评价问题。新课标指出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作文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作文教学过程,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作文成长档案袋”具有反馈性、全面性、独特性、动态性、生成性等特点,它坚持科学化、正确化、公正化的评价原则,对学生的写作评价,注重从态度(学习态度)、体验(读书感悟)、方法(掌握技能情况)、创新(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结果(作文成果)等多方面进行。而且,评价中包含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家长参与的评价,它改变了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作文成长档案袋”以多种方式呈现评价结果,或以书面,或以口头,或以等第,或以分数,或以评语,或以其他新颖的形式。一句话,它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思想与能力发展过程中的努力作出呈现与肯定,有效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作文成长档案袋”存在的问题

  新事物发展过程中总会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作文成长档案袋”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存在下列问题:

  首先,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教学负担很重。教师要组织、关注、查阅、分析、指导,工作更为紧张繁忙,不利于潜心考虑每个学生的问题。

  其次,并非对所有学生有效。对于写作成绩优秀的学生,所起作用并不明显。对于写作水平较低、问题较多的学生,帮助作用颇为明显。因此,是否要对每个学生建“作文成长档案袋”或怎样建不同要求的“作文成长档案袋”,还有待于实践。

  再者,有流于形式的可能性。“作文成长档案袋”事情烦琐,需要教师长期跟踪分析与指导,需要学生始终如一热情地参与作文学习的每一环节,这是对师生耐心毅力的挑战。如果只关注形式,敷衍了事,则违背建档初衷。

最后,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从现实情况看,这是不容乐观的短期内难以一下子解决的问题。

 

案例 3: 《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归纳出粗略感知记叙文的基本步骤。

2 、能力目标:体会文章中关键词语在表达中心上的作用。

3 、情感目标: 提升学生关心别人及心存感激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

二、明确本节学习目标

三、重点解析

(一)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 分析标题

 

2. 概括文章内容

3. 归纳文章中心

4. 提炼方法

       

(二)品读语言

     

3. 例句分析

4. 小组合作

   

5. 牛刀小试

   

6. 找一找

     

(三)质疑文本

   

四、 课堂小结

       

五、作业

   

六、结语

 
         

看看本文标题的你想到了什么?

提示同学边默读边思考:

全文的线索是什么?用一两个字概括一下每段的段意?

 

提示同学 归纳文章中心

 

出示幻灯片:

归纳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步骤

   

提问:

读完本文后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是谁?请你从文章中找出依据。

2. 明确品读语言的注意事项

提问:

你能看出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如何理解 “ 成就 ” ?

提问:

文章的这些语句都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人物的什么心情?

提问:你还能找一找文章中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句子试着分析一下吗?

读过本文后,你认为文章在表达上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提出你的意见。

注意:文章的表达注意前后主语一致,表示对人的尊重,表达得体等。

请同学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可以从阅读方法和内容上谈谈)

课外迁移阅读《父亲的自行车》,完成后测试题。

 

展示《爱的奉献》歌词。

 
 

读一读本节学习目标

 

学生回忆本文的主要内容

了解标题作用

默读全文,明确文章线索,概括每段主要内容。

 

朗读最后一段,概括文章内容。

 

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语,结合文章中心,理解句子。

自由发言

 

小组合作完成分析句子

   

想一想,写一写

独立思考,写出答案 。

         

示例:文章中的瞎老爷爷中的“瞎”对老爷爷的不尊重,可以改为“盲人”老爷爷。

 

自由发言,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

 

再次认识到我们应该奉献自己的爱心。

   
 

让学生明确阅读本文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明确标题的作用

 

按照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注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关注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培养独立思考和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和段落概括中心

让学生自己归纳 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步骤。

         

落实学习目标中:体会文章中关键词语在表达中心上的作用这个学习目标

 

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训练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质疑文本的意识。

           

让学生回忆本节重点,掌握所学方法和从本文中获得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关注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情感。

形成性测评学习任务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目标 1: 归纳出整体感知记叙文的基本步骤。 目标 2:体会文章中关键词语在表达中心上的作用。

二、自学疑问

 

三、学习过程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看看本文标题的你想到了什么?

(二) 边默读边思考: 全文的线索是什么?用一两个字概括一下每段的段意?

文章以 “ ”为线索,

把( )鱼 —— ( )鱼 —— ( )鱼 —— ( )鱼 —— ( )鱼 —— ( )鱼 —— ( )鱼等材料组织在一起。

(三)还有哪段不能用( )鱼概括。这段有什么不同之处。

四、 明确中心

你认为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五、请你总结 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步骤:

 

六、品味语言

(一)读完本文后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是谁?请你从文章中找出依据。

(二)例句分析:

母亲只用鱼汤淘饭。她拨开贪婪的交叉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

(三)小组合作:

“ 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父亲还在沉默独坐,而他的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 眼前的什么景象是父亲的成就?

(四)牛刀小试:

“ 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上做作业;二姐的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气升高,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 ” 文章的这些语句都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人物的什么心情?

七、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可以从阅读方法和内容上谈谈)

八、质疑文本

读过本文后,你认为文章在表达上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提出你的意见。

注意:在表达时,需要注意上下句的主语一致,表达要尊重人等要求。

九、 课堂小结

十、 布置作业

课外迁移阅读《父亲的自行车》,完成后测试题。

自评反思

 我填对几个 ? 学习之后明白了吗? 改进措施
用动词概括文章内容   

 

我填对几个 ?

学习之后明白了吗?

改进措施

用动词概括文章内容

   
 
 我概括的全面吗?

学习之后明白了吗?

改进措施

概括文章中心

   
 
 

我分析的正确吗?

学习之后明白了吗?

改进措施

分析句子题

   
 
 

我找到了吗?

学习之后明白了吗?

改进措施

质疑文本

   
 

互评反思

 

借他人之长

我填对几个 ?

用动词概括文章内容

  
 
 

借他人之长

我填对几个 ?

概括文章中心

  
 
 

借他人之长

我填对几个 ?

分析句子

  
 
 

借他人之长

我填对几个 ?

质疑文本

  

本节课我最大的收获:

                    
                    
 

授课时间: 2010年 3月 16日 授课人:北师大大兴附中 韩玲彦

案例讨论: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得善于拓宽评价的内容,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交往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课外作业、与他人交往态度、学习兴趣等等,均可以成为评价的抓手。从这个教学案例我们可以足见学生评价问题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无处不在、随处可见。

六、在认识中准备,在实践中提升

1 .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落实到日常的教育评价行为中

关注学生的自我判断,自我体验,自我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思维发展。切切实实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如果没有这些认识的转变,实施新的语文教育评价,出现了问题和错误 ,而我们有的时候未必能够意识得到。

案例 :

“ 在上《如是我人》这一课时,教师先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刘绍棠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听完问题,经过短暂思考后,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认为刘绍棠是一个认真的人,有的学生认为刘绍棠是一个坦诚、实事求是的人,有的学生认为刘绍棠是一个敢干自我批评的人……

一番争先恐后的回答过后,班里一时陷入了沉寂。“刘绍棠还有别的特点吗?”教师满怀期待地又问了一遍。

教师话音刚落,一个叫刘邦杰的学生蹭地站了起来,自信而又振振有词地说:“我认为刘绍棠还是一个浪漫的人。”

他的话引起班里不小的骚动。有几个学生马上就窃笑起来,有的学生一边嘴里嘟哝着“不对”,一边急于举手反驳,有的学生望着教师,希望从教师这里能看出什么端倪。

教师对学生说:“如果你们觉得刘邦杰说得不对,可以反驳他,当然刘邦杰也可以说服你们。”听了我的话,班里立刻热闹起来。

“‘浪漫’和‘认真’不是自相矛盾吗?“认真”是说一个人好的方面,“浪漫”是说一个人不好的方面,这两个特点正好相反。前面已经分析过了,刘绍棠是一个认真的人,现在又说他是一个浪漫的人,这是自相矛盾。所以不能说刘绍棠是一个浪漫的人。”一个学生抢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听完他的话,许多学生频频点头。

刘邦杰据理力争:“文中写道:‘我迫不得已,昼夜突击,仓促脱稿,装订成册,雅兴大发,题名曰《佛脚集》。’作者把自己的集子取名《佛脚集》,就是‘临时抱佛脚’的意思,从这可以看出刘绍棠的浪漫。”

这时又有学生反驳他了:“‘浪漫’是针对刘绍棠所写的文章而言,而不是针对作者的为人的。如文中写道‘我习惯了小说,笔下喜欢使用艺术化语言。’从这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文风是浪漫的。”

刘邦杰显然不愿意服输,又举了文中的一个例子证明刘绍棠是浪漫的。他说:“文中写道:‘但是,在 游国恩先生眼里,我是个浪漫派。’既然 游国恩先生都认为作者是一个浪漫派,作者当然是一个浪漫的人了。”

“浪漫派还是针对作者的文风来说的,他的文章有浪漫主义风格,所以 游国恩先生认为他是一个浪漫派。从下文刘绍棠写了《佛脚集》,文风不严谨, 游国恩先生才找他谈话,也可以看出刘绍棠文风是浪漫的,而为人并不浪漫。”

刘邦杰还是不服气,又举了文章的十九段:“因而,我一辈子不敢在学术界插足,认真当一辈子浪漫派,写我的小说。”他认为作者都说自己是一个浪漫派,刘绍棠当然是一个浪漫的人了。

“作者当浪漫派是指写小说而言,表明他写的小说具备浪漫的风格,正说明他的文风是浪漫的。”其他学生又进行了反驳。

刘邦杰和其他学生争论得热火朝天,大有一副舌战群儒的架势。教师看绝大多数学生都认可刘绍棠的文风是浪漫的,为人是认真的。这也比较吻合我课前的思考。“认真”和“浪漫”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特点放在一起说太不合适,学生也难以理解。据此,我认为“浪漫”是作者文风上的特点,而不能算是作者为人上的特点,所以不能认为刘绍棠是一个浪漫的人。眼看就要下课了,于是教师终止了学生间的争论,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刘绍棠不是一个浪漫的人。

案例讨论:

关于“浪漫”的解释有两条。一条是富有诗意,充满幻想;一条是行为放荡,不拘小节。如果取浪漫的第二条释义,“浪漫”和“认真”是矛盾的。但如果取浪漫的第一条释义,“浪漫”和“认真”并不矛盾。刘绍棠在很多的时候率性而为,毫不掩饰地挥洒自己的才情,这正体现了他富有诗意,充满幻想,也正体现了他的浪漫,但这种浪漫恰好能表现他做事不加掩饰,活得很真实,与他做人认真并不冲突。教师的错误之处是把“浪漫”和“轻浮”混为一谈。如果能确认一下词典对“浪漫”的解释,老师再认真看原文,应该能发现“浪漫”也能体现作者的率真,与作者做人真诚并不矛盾。而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主观地采用了浪漫的第二条释义,让学生勉强接受了教师的结论,以致误导了学生。教师囿于已有的认识,过于相信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当老师的时间长了,教师对外在知识的依赖小了,而对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判断依赖的多了,会很自信,但这种自信有时会给学生以误导:在课堂上不愿接受个别学生正确的结论,而顺理成章地将自己错误的想法强加给学生。由此看来,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和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即时评价,需要教师不断地突破已有的认识和经验。

2 .在语文课程评价中实践评价标准的多向性和多元化。

语文教育评价对学生语文能力要求是多元的,它符合语文学习个性差异。“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评,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和良好的个性。同时,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阅读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实践活动 , 不同的读者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个文本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正如 鲁迅先生所说 : “一本《红楼梦》 , 单是命意 , 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 经学家看见《易》 , 道学家看见淫 , 才子看见缠绵 , 革命家看见排满 ,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因此,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意识中的“权威”角色,在评价中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对作品主题作出多元的解读 , 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或独创性地理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变得思路灵活,思维敏捷,最大可能地提高他们的智力和创造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语文课程评价标准的多维性,为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激励性的评价准备了条件。当然 ,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 并不是所有的解读都是合理的 , 如果学生的解读出现偏差 , 教师必须在激励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导向。摆正我们自己的位置,对我们的学生多一点信心,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 , 在语文课程评价中才能真正实践评价标准的多向性和多元化。

3 .在语文课程实践中追求评价的最大效益得到实现。

⑴ 在评价上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此克服主观武断。

⑵ 利用语文评价中价值多元的特点,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

⑶ 提倡民主评价,克服话语霸权,把评价对象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充分地尊重学生,逐步养成欣赏孩子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的习惯,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评价的方式方法上,应讲究宽容、理解、沟通、让步。

新课程改革以后 ,中学语文教学评价领域发生了很多令人欣喜的变化 ,但是 ,要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功能 ,一线教师以及教育理论研究者都还面临着许多实际的问题。面对语文教学评价的现实,我们需要跨越的障碍还有很多。但却不能因为有困难而停滞不前,语文教学评价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而且改善的方向是明确的。只要社会的方方面面对语文教学工作者能够予以支持并付出努力,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评价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希望在所有人的努力之下,我们能一起迎来语文课程评价的“春天”!

6. 测试题

目的是检测本课程的学习效果。跟着培训内容走,不局限知识内容,可有行为方面的。基本上都是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控制难度,鼓励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作文修改教学中的“四步走”
2024届高中作文有效教学实效评价的策略——评价方式多样性及评价标准的包容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基础作文开放式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