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运动和位置

《运动和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科学探究目标

1. 判断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2. 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某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科学态度目标

1.关注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2.与同伴合作探究,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感知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自己在某些时刻的位置。

难点:观察图片,判断“运动和静止”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方向盘、软尺、活动记录表、透明方向盘及测量尺。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 谈话: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会发现有的物体是运动的,有的是静止的,我们怎样来判断呢?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直接引出聚焦部分的第二个问题“怎样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引发学生思考。

2. 呈现三组照片并提问:请大家观察并判断,照片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并利用以下句式说说自己判断的依据。

       相比,        的位置       (移动了/没有移动),所以我认为它是       (运动的/静止的)。

设计意图:提供给学生一定的表述范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表达,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对“参照物”的概念有更直观的感受。

3. 交流判断结果和依据。

预设1:学生容易把一个具体的物体分成多个局部去认识,而对运动和静止作出错误判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把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判断。

预设2:学生自定参照物进行比较,教师给予鼓励,但不要求所有学生这样做。

4. 小结:和地面相比,该物体如果移动了,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运动的;相反,该物体没有移动,那我们就认为它是静止的。

二、探索

(一)导入

1. 谈话:现在老师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你呢?

预设:老师是运动的,“我”是静止的。

2. 提问:可以告诉大家,你的位置在哪吗?(目的:呈现学生的前概念)

3. 明确任务:我们可以怎样清楚地描述自己的位置呢? 

(二)活动

活动一  静止时我的位置

1. 出示活动材料,明确活动要求。

1)呈现活动材料(方向盘和软尺)。讲述:“我们可以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2)讲解操作要点

①将方向盘上的8个方向,对应教室内的实际方位铺好。

②一名同学站在方向盘中间的圆圈里,拿着软尺的0刻度一端的手缩在胸前;另外一名站在方向盘外的同学拉着软尺另一端,也把手缩在胸前,站在某个地方。

③借助方向盘确定方向,借助软尺确定距离,填写记录表1。

2. 分小组活动:组内合作,人人体验。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并且都体验两个角色——站在方向盘中心、站在方向盘外。

3. 汇报交流“我”的位置。

设计意图:借助方向盘和软尺两种材料,帮助学生确定“参照物”,并同时获得方向和距离的信息,快速并准确地确定“我”所在的位置;方向盘使用时,摆放位置需要与教室的实际方位相吻合,与本单元后续课时教学相一致。

活动二  运动时我的位置

1. 过渡:这是XX同学静止时的位置,当他开始运动,他还能用这个方法描述自己的位置吗? 

2. 明确活动要求。

1)站在方向盘中心的同学保持活动一时的状态,站在外围的另一名同学拉着软尺另一端,向任意方向改变自己的位置,并确定自己运动后的位置,记录到活动手册上。

2)外围的同学至少改变三次位置。

3)及时做好相应的记录。

3. 分小组活动:组内合作,人人体验。(教师巡视,引导学生人人参与,重复多做几次)

4. 汇报交流:运动后,自己的位置分别是怎样的?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多次改变位置,并将每次结果做好记录,作为后续交流研讨的重要内容,为寻找确定位置规律提供重要依据。

活动三  “我”在校园的位置

1.呈现教材插图。谈话:此刻“我”正好在校园里这个位置,想把自己的位置告诉同学,可以怎么说?

预设: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表述为“告诉同学'我’在某个物体的什么方向约多少米”,即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2. 学生进行描述并交流。

(说明:根据实验器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

1)给每组学生提供透明的方向盘纸,方向盘的中心有一条测量尺,让学生将方向盘的中心点覆盖在自己选择的校园平面图“参照物”上,将测量尺拉向图中的“自己”。教师告知测量尺上的每一格表示几米,然后让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记录在记录纸上,最后全班交流。

2)教师利用课件,在校园平面图中任意一点上放置方向盘,课件自动产生任意一点与“自己”之间的距离,然后让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也是描述“自己”的位置,但与前两个活动相比,参照物并不是固定的,因此答案也不是固定的。正因为如此,这个活动将学生的思维进行了提升,即由具体转变为抽象、从经验上升到概念、从现象总结成规律。

三、拓展

1. 呈现活动任务,询问学生是否能看懂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困惑进行释疑。

2. 学生在活动记录单上标注。

3. 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教材中有一幅包含“方向和距离”两个因素的简单坐标图,让学生通过这张图找到车子抛锚的位置,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用这种方法确定物体位置,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和其他物体相比,看位置是否移动,来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还学习了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板书设计】

运动和位置 

                  判断运动还是静止:位置是否移动

                  描述位置:方向 + 距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1.运动和位置
教科版三科学下册教案U1-8.测试“过山车”
(3)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原创)教学随笔:“力及其作用效果”课时设计思路
7杨万山一课研究之“借助实践,发展学生几何直观及空间观念-玩一玩,做一做”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