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布艺欣赏丨刺绣

刺绣,是针和线交融而成的艺术。对一般世俗而言,这种慢工出细活的技艺

多为女性所为。

在杭州,有这么一位72岁的老人——赵亦军,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宫廷绣唯一的传承人。

(年逾古稀的赵亦军技艺精湛,每天仍坚持刺绣8小时以上。)

男工绣

(因为受制于皇宫的规矩,绣工都是男人,也称“男工绣”。有“传男不传女”的传统,一直延续到解放前。)

杭绣起源于吴越,至南宋达到鼎盛。当时的朝廷在皇宫里设立了“文绣院”,专门为皇家制作服饰,称为“宫廷绣”。

绣法采用彩线绣盘金绣相结合,有50多种针法。绣品颜色鲜艳、外观华美,因是男工所绣,柔中带刚。

(《俱利迦罗龙王》局部,运用盘金技法, 色彩鲜艳,金碧辉煌。)

(赵亦军13岁开始学习刺绣,1960年考入杭州首届工艺美术学校刺绣班,师从杭绣大师“神针”张金发。)

完整学习杭绣的全部工艺,需要5-10年时间。但要绣出绝美的绣品,还需要匠人多年的经验积累和艺术修为。

白描

(杭绣一般只画白描图,事先不上色彩。)

配色

图案用什么配色、针法表现最佳?则完全依靠匠人的艺术功底和多年经验。

(学好杭绣需要“五心”:耐心、决心、静心、恒心、悟心,缺一不可。)

(摹绣雷诺阿作品《少女》,绣幅尺寸38cm×47cm,用时8个月。)

劈丝

人物的面部用丝,要将一根丝线分成32甚至64股,所用的绣花针更细如毛发。

佛像与杭绣

历史悠久的杭绣,用来表现金碧辉煌的佛像,最适合不过了。

(在赵亦军的众多作品中,佛像是他最喜欢绣的一个主题。)

退休后,他不用迎合市场和他人需求,专注自己所爱。历时17年,费尽心力绣的《观经图》,是杭绣史上绝无仅有的作品。

(高1.8米、宽1.6米,光底稿设计就用了一年多时间。)

(正面包含了532个人物,背面则绣了7221个字。)

(因为是巨幅作品,他用三块软缎拼起来绣的,但完全看不出拼接的痕迹。)

这幅作品从1994年开始绣第一针,2010年完成,估值超过千万元。

这个老艺人,就像是一座小小的博物馆。

(杭绣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赵亦军不希望让它在自己手里消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后一个皇家秘籍的守护者
丝绸工匠(74)最后的男工绣:只剩一个传承人的绝美刺绣
杭州男工绣唯一传人 一根线能劈成64股一幅作品会绣上8年
中华老手艺| 杭绣
“孤独男工绣”的绝活!一幅作品绣了532个人物,7221个字!
《鹤邮》作者群文选-30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