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台东镇往事


台东镇(东镇),自1946年改为台东区已有76年的历史了,人们所熟悉的台东区1994年4月与市北区合并,台东区的名称也消失28年多了,外地来青岛的人大都不知道东镇,即使青岛出生的年轻人,知道东镇的也不太多。

东镇的历史可追溯到130多年以前,距青岛建置后不到10年。青岛原本是一个小渔村,明朝中叶《郑开阳杂著》一书便出现了“青岛”一词。“台东”之名来源于峰台岭(现贮水山),因地理位置在峰台岭东边,所以称为“台东”。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1900年6月将租界分为内界、外界。内界里面首次出现了台东镇一词。1910年,又将内界原9个小区合并为青岛、大鲍岛、台东镇、台西镇4个区。

台东镇地图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将占领区划分为青岛区和李村区。1922年12月,中国北洋政府收回胶澳,辟为商埠;根据《胶澳商埠章程》规定,定名为青岛市,以青岛市街、台东镇及台西镇的界址为区域,其它各地均称为乡。


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确定青岛为特别市。市内在大港、台东和台西各设办事处1个,分别称为市区第一、二、三区联合办事处。1935年调整市乡办事处,市区在东镇、西镇、海滨、浮山等各设1个建设办事处。

20世纪初的台东集市

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青岛以警察区划为市南、市北、台东、四沧等7个区。以保甲区划为12个区(市区4个、乡区8个),4个市区分别为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台东镇首次被台东区取代。青岛解放后到1994年4月23日,青岛市区划,台东区与市北区合并,自此台东区的名称也就撤销了。如今还保留着一个台东街道办事处,在市北区埕口路15号。

20世纪初的台东万寿路,现在老建筑不复存在,街道早已面貌全非了。

青岛东镇、西镇,以前都比较出名,因为是平民百姓集中居住的地方,所以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人也混迹于此。解放前,有东霸天、西霸天之说。究竟有没有,笔者没做考究,但东镇有一个叫蓝荆山的商人较有名气,在清溪庵修建捐款的石碑上还有他的名字,捐款8000元。据说国民党逃离到台湾时,还动员他一同撤离,他没去,留在了青岛。解放后被人民政府镇压了。

七十年代,我所在的一个企业,车队里有个姓蓝的司机,同事告诉我说,他是当年东镇“东霸天”的孙子。他的腿有点瘸,开车很娴熟,看他那人高马大,满面沧桑、眼里还带点霸气的样子,像经过风雨的人。他对人很客气,平日少言寡语,与同事见面也都客气地点点头。


同事说,解放前,他家有三辆汽车,十几岁就会开车,而且是开大汽车。那个年代,家里有几部汽车的肯定不是平头百姓了,所以,人们说蓝司机的爷爷就是解放前东镇的那个“东霸天”,也不无道理。

五十年代,我出生在台东三路,后迁到了延安二路,结婚后又搬到台东八路石棉总厂宿舍楼,在台东生活了二十多年。小时候,在那片简陋的平房、小杂院里,度过了天真、顽皮的童年。听老人说,我们住的延安二路解放前是一片菜地,很荒凉,后来人们不断地盖房,逐渐成了一片居民小区。

解放后,在这里居住的也大都是体力劳动者或小手工业者,是比较贫困的人群,几百户的人家,只有两个公用的水龙头,一个在现在的菜市二路上,一个在延安二路的人行道旁,人们拎着铁桶接水常常还要排队。周围有2个公共大厕所,早晨起来有时上厕所也挨号。各家住的房屋参差不齐,高矮不等,几户人家一个小院,里面窄巴,几乎没有活动的空间。



居民区里的胡同很有特点,狭窄,但却错落有致,四通八达。东面是南山市场,南面是市场楼,西面是延安二路,马路对面是北航军营围墙。马路上除了极少的公交车,几乎没有别的汽车。马路两旁是两排粗壮的法国梧桐树,每到夏日孩子们在树下玩耍嬉闹,大人聚堆在树荫下,摇着蒲扇,纳凉拉呱。

小时候,吃完晚饭后,经常和小伙伴爬到树上,躺在那粗大的树杈上戏耍聊天。那时没有电视、电脑之类的,甚至连收音机、书籍也很少,孩子们放学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同学家写作业,写完作业就一起玩耍,拍烟牌、打木头、斗拐、打阎王、滚铁环......,晚上与邻居小伙伴聚在一起玩耍、捉迷藏。



居住的小胡同里,有一根木头电线杆,那是我们捉迷藏的守门标志,守门的孩子用手蒙住自己的眼睛,头靠在电线杆上,说开始,大家就一哄而散,躲到周边的小院里,各自找藏身的地方。

守门的问道:“准备好了吗”,藏起来的说“好了”,守门人立刻就去搜索,躲过守门人回来摸到电线杆,就是胜利者,被捉的就变成了守门人。有一个小伙伴调皮,趁着大家藏起来、守门人寻找的空档,顺着电线杆爬到街坊的房顶上,让大伙找,他在房顶上爬来爬去,把人家的瓦都踩破了,结果遭到了他父亲的一顿大巴掌。



我小学是在台东津路小学上的,这是一所民办学校,后来与人和路小学合并了。那个年代民办学校是不受人待见的学校,年龄小或超过报名年龄的孩子,公办学校不收,就送到了民办。60年代生活困难时期,我随母亲回老家住了两年,回来后没赶上公办学校报名,就被分到了这所民办小学。

当时,上小学的年龄是8周岁,我们班同学大的11岁,小的只有6岁。民办老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我从小学到中学当班长,在小学一二年级有幸遇到了一位好班主任,她姓刘,是一位40多岁的女老师,中等身材,椭圆的脸上总是带着和蔼的微笑,待人亲切,教学认真,循循善诱,很受学生们欢迎。

后来“文革”开始,换了几任老师,受大环境影响,教学再没有那么认真的了,五六年级时学生几乎放任自流,那几年学业也耽误了。

台东比较知名的的小学是台东六路小学,该校位于六路和台东八路之间,始建于1902年。1905年校名为台东镇小学堂。1915年“台东镇公学堂”。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曾在该校当过教员,秘密从事党的组织建设和地下革命活动。1929年校名改为“市立台东镇小学”

青岛解放,校名为青岛台东六路小学。1953年学校成为青岛师范附属小学,两年后又恢复原名。2002年5月学校通过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的验收。8月,原台东五路小学并入台东六路小学。我国著名演员葛存壮、林永健曾毕业于该校。

以前,台东繁华的地带是南山、台东一路至台东五路周边。有人说台东镇发源地在台东原五路小学附近,因为以前那里有个什么庙,有人说是在滨县路东头,那里曾是杨家村祠堂,说法不一。

南山以前是农贸市场,那里有卖菜的,有说书场,有卖大力丸子变戏法的;台东三路周边主要有商店、饭店,剧院等,每当逢年过节,这一带就成了最热闹的地方,有捏小泥人、卖糖稀、卖鞭炮、卖布布丁、泥老虎、演皮影戏的,小孩子都愿意去,蹭着大人花点零钱,买点好吃的或好玩的东西。


东镇还有一个热闹的地方是玉皇庙,也称清溪庵,坐落在台东道口路旁边,属于道教派别清溪庵的历史,可追溯到600多年前,元朝末期。建庙初始,因西边有一条小河流经寺庙的门前,所以称“清溪庵”。庵内主祀的是玉皇大帝,另奉关帝圣君和火帝真君,后将庵改为称为玉皇庙,归崂山太清宫管辖。

20世纪30年代初,全国各地庙宇进行调整,玉皇庙被取缔。到1941年,台东镇的工商业者共同出资重建玉皇庙,为了将庙宇保存下来,庙宇又改称清溪庵。因位于台东下杨家村,民间也称下村庙、台东大庙。庙门外有两根旗杆,上面挂着长条黄旗,殿内除了原有祀奉的玉皇大帝和关圣帝君,还另供奉了道德天尊和送子观音。

清溪庵重建,捐赠人员留影

每当正月初九,人们络绎不绝地到这里赶庙会,我们经常随着大人过去,庙会上有很多卖萝卜的,所以人们把庙会也称为“萝卜会”。后来台东的“萝卜会”就是延续而来。以后人们把庙改成了元件厂,台东文化馆、少年宫,现在这里都拆了,盖起了两栋住宅楼,清溪庵荡然无存了。

那时东镇的商店,比较豪华的是落在延安二路与延安路交界处的青岛第三百货商店(现在的三百),所谓豪华当时也只不过是一座3层楼。最大的商场是台东商场,从台东一路贯穿到台东三路,是东镇唯一的一个综合性的百货商场。商场底下是卖鱼、肉、蛋禽,蔬菜、咸菜之类,靠西门还有一个土产店。

繁华的商业街在台东三路,大概有十几家商店,如正大食品店、文具店、玻璃店、体育用品、丝绸店、眼镜店等。后来又增加了以布匹、服装为主的利群商店。这些商店大都是一、二百平米的平房。台东三路还有台东区医院,新华楼澡堂等。


新华楼澡堂在市场楼南门对面的路上,小时候父亲经常带我去洗澡,记得,那时国营企业都发福利票,洗澡、理发不用花钱。新华楼男人澡堂在二楼,大小两间,一进门是小间,里面有一排淋浴,一排带洗手盆的水龙。大房间里有一处大池塘,一处水较热的小池塘,还有一排淋浴。父亲喜欢在小池塘里泡澡,我在大池塘里也觉得烫人,所以总是冲淋浴。

澡堂里有供休息的床铺,有理发、修脚、剪指甲等服务,泡完澡,泡一壶茶水,躺在床上休憩一会,也挺惬意。如今,这样经济实惠的的澡堂早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装潢华丽的洗浴中心了。

上世纪90年代初,新华楼增加了桑拿浴项目,当时,父亲年事已高,我觉得他喜欢洗热水澡,于是带他去体验一下桑拿,结果在桑拿室里晕倒了,休息了好一阵子才缓过劲来,桑拿室里热气大,老人体弱容易缺氧,所以,差点酿成大错。新华楼澡堂后来改成了旅馆,但终因不景气,还是关门了。如今,新华楼早已经消失了。


台东二路上有化工商店,旧货委托店,长青照相馆,茶叶店,包子铺、饭店等。位于台东西二路30号的聚福楼,是青岛著名的鲁菜馆,与春和楼、顺兴楼并称为岛城“三大餐饮名楼”。

饭店的鲁菜正宗,上世纪八十年代,不少婚宴都在这里举行,而且婚宴菜也可送货上门,我哥结婚是在这里办的酒席,我结婚是在这里订的送到家的饭菜。这里的甜沫、油条也很有特色,小时候早饭经常过来吃,味道百吃不厌。聚福楼在台东三路商业街改造时,随之消逝了。


东镇地盘不大,但周边却有三个影剧院。大光明电影院,位于台东一路53号,建于1958年,是青岛解放后,第一个新建的甲级电影院,场内座位分楼上楼下两层,放映设备齐全,有两台放映机,可放映立体电影在内的所有规格影片。

上小学时第一次看电影是学校包场,在这里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看后激动了好一阵子。电影《雷锋》看后也很受教育,那时,学雷锋、做好事成为许多小学生的习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光明电影院很受影迷的追捧。


后来,随着电视的普及电影院客源越来越少。1993年大光明改造成3个电影厅及电子游戏等项目,2008年春停止放映。2014年8月,经过升级改造重新营业。改造后的电影院继续保留大光明的名称,一半保留电影放映功能,另一半为星期八量贩式KTV,但也不尽人意,如今,依然还是不景气。

台东电影院位于台东云门路28号,始建于1939年,当时叫慈光电影院。解放前,慈光是台东唯一的一家电影院。该影院比较简陋,直到解放后十几年里一直没有太大改观。电影院周边大都是平房和一些简陋的木质楼房,电影院对面是一栋四合院式的二层楼,我家一老乡住在这里,小时候,父亲经常带我过去串门。

1964年,市文化部门拨专款对影院进行大修,改称台东电影院,是乙级影院,甲级和乙级影院同样的电影,价格却不一样,甲级影院贵。
 


大修后台东店影院前厅和放映厅之间加了一道“东北火墙”,用于冬天在火墙里生火取暖。1966年“文革”时期曾改名为“反修电影院”,期间看过阿尔巴尼亚电影《广阔的地平线》等。1980年又恢复为“台东电影院”。

 

80年代初,改革开放不久,老影片、新影片以及外国影片陆续上映,看电影的人络绎不绝,看电影成了年轻人的一种时尚,一度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当时在台东电影院曾看过日本影片《望乡》等电影,印象深刻。90年代后台东电影院也逐渐萧条,曾改造1个大厅、两个小厅及电子游戏、KTV、旅馆等。如今也不复存在了。


遵义剧院在台东福寺路4号,台东一路、二路之间,原名商业茶台,又称光陆大戏院,后更名为遵义剧院。1928年,商人杨圣训等集股在台东建了商业市场,分东西南北四个门,正门(北门)在台东三路,南门在台东一路,西门在昆明路,东门在福寺路。
《青岛指南》记载:“商业市场,为商办之市场。内部组织,除蔬菜摊贩,鱼肉市场,及洋杂货铺,估衣铺等外,并设有小戏园,落子馆、说书场等,以供一般平民工余娱乐需。市场东门福寺路的东南建成商业舞台,后来改名“光陆戏院”,以演出京剧为主。1966年更名为“遵义剧院”。

遵义剧院 毛卫东摄影

剧院建筑面积2651平方米,有座位1225个,舞台设备齐全,除接待演出团体外,还放映电影。“文革”期间主要是放电影,儿童票价5分,没有座号,入场时人如潮涌,都想占个好座位,我背着幼小的弟弟多次拥挤进去,看过《地道战》《地雷战》等影片。

以前,福寺路,二路至三路之间,两边都是水果摊,后来都搬迁了。2003年,遵义剧院随着老台东市场楼的拆除,这座曾经是老青岛第二大的戏院也就消失了,随后建起的是万达等商场,如今楼上已成了利群的超市。
 
小时候,看电影是一种奢侈的消费,除了看学校的包场以外,很少去影院,大多时间是看连环图小人书,看一本小人书一分钱。印象中,当时东镇有三四个地方租赁小人书,南山市场东面是一间平房,里面摆着几排低矮的长条凳,人们紧挨着坐在里面,除了孩子大人也去看。

比较大一点的是人和路台东二路、三路之间与新华书店对门一家,有里外间。台东商场楼下一家,是在外面摆摊的。这几个地方,去的时间最多的是南山市场,那里读者之间可以悄悄地相互交换着看,摊主也不阻止,那时比较喜欢看的是一些神话、传说类的小人书,像《西游记.》《白蛇传》等,令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市场楼上四周是住家户,走廊很黑,中间是一些小商铺,有卖服装鞋帽百货之类的,那里也有一个出租小人书的小摊,有时也过去看连环图。

东镇,昔日那些简陋的平房,现在早已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商场店铺,多层住宅、特色街道,延安二路两旁粗壮的法国梧桐树也早已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幼小的梧桐树。


如今,台东周边有繁华的街道,毗邻矗立的商场,霓虹灯、照明灯、人流不息的小吃街,百货摊,经商的喧哗声、络绎不绝的游客......。台东三路也已成为岛城最著名的商业步行街。

昔日的台东镇已经成为了历史,但作为记忆却难以忘怀。

(本文写于2015年11月,有改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老品牌,是老青岛难忘的记忆(第四篇)
青岛台东罕见老照片
德国 日本 美国 统治下的 青岛珍贵老照片
消失25年的台东区,过去的老台东,这里是否有你的记忆
云南路旧事(五)
台东往事,难忘的遵义剧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