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崂山历史上的百岁道人

青岛崂山,古称老山、牢山、不其山、辅唐山或鳌山等。崂山一名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明末黄宗昌编著《崂山志》,崂山一名便延续至今。崂山历来有“神仙窟宅”、“洞天福地”美誉,备受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和宗教人士的推崇。

传说古今名人秦始皇、汉武帝、李白、顾炎武、蒲松龄、孙中山、闻一多、郭沫若和邓小平等都来过崂山。据说,梁实秋、闻一多上个世纪40年代相携来青岛后,为了考察青岛的社会自然环境,特意雇了马车前往崂山。

崂山地处中国东部、山东南部沿海地区,少于战争灾害,山势高耸,风光秀丽,气候温和,保留着原始的生态环境,历来是方士、道士修身练性、传经布道的理想之地。最盛时,道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佛家寺院有二十八所,特别是南宋以丘处机为首的“北七真”来崂山传道,使崂山道教鼎盛,成为国内道教第二大丛林。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家,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崂山的自然环境,更利于道士的练功修身,故历来崂山道士中不乏长寿甚至长命百岁和百岁以上者。

最早有历史记载的百岁道人名叫张廉夫,也是崂山道教的开山鼻祖。张廉夫,字静如,号乐山,江西省瑞州人,生于西汉文帝九年(前170年),于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参加科举,得文学茂材一等,官至上大夫,后因秉直言事,有碍权要,弃职入道。

张廉夫弃官后,先到终南山修道,精研玄学,学道数载,得师而成。之后开始云游名山大川,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来到崂山太清宫一带,见环境优雅,山海相接,颇具仙风神气,非常适宜修道练功,初修茅庵,后又率领弟子建“三官庵”和“三清殿”,据考这是老山地区的首座道教庙宇,因之崂山道士称之为“开山始祖”。

张廉夫的功绩不仅在于开创庙宇,还在于屡次往来南北道教庙宇之间,推进了各地道教经书典籍、经韵曲牌的交流,为充实崂山道教经典作出了贡献。后回江西,居鬼谷山,又屡来崂山,虽年逾百岁,仍鹤发童颜,精神不衰,后不知所终。

紧随张廉夫之后,崂山太清宫另一个长寿道人是李哲玄。李哲玄字静修,号守中子,生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7年),自幼聪敏好学,高中进士。因其性情清淡,受孙思邈、司马承祯等人影响,弃官云游,一心求道。曾经在罗浮山曜真洞修行十数载,深研玄理,尽得精要。唐昭宗天佑元年来到崂山太清宫,与宫中道士甚为投缘,遂在此留下不再云游。

太清宫自张廉夫开创以来,一直维持着“三官殿”和“三清殿”两大主殿的格局,这与道教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论不相契合,李哲玄便率众道士募化资金,在“三清殿”西侧另建“三皇殿”以供“三皇”——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和人皇轩辕氏。

“三皇殿”的建成,进一步完善了太清宫主殿结构与整体布局。同时,李哲玄与宫中众道士重修甬道,整理溪流与泉池,并按照一定的布局栽种树木和花卉,使崂山太清宫的园林艺术水平达到当时各名山道观的最高水准。后周柴世宗六年(959年)李哲玄飞升,时年120岁,是继张廉夫之后,对崂山庙宇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第二人。

明朝万历年间在太清宫区曾经发生一场佛道之争,最终道家获胜,带头的便是长寿道人耿义兰。耿义兰,字芝山,号飞霞,山东高密人,生于明正德四年(1585年)嘉靖年间考中进士,后弃官在崂山太清宫修道。数年后随师游华山,跟华山道士学道理、演法术,数年后又返回崂山慈光洞静修。

明万历十一年,当时著名和尚憨山至崂山那罗延窟修行,因地处偏狭,人烟稀少,便欲觅他地。万历十三年,来到太清宫区,见此地面海背山,环境优美,十分满意。其时太清宫房屋颓废,道士出走,十分冷落,寒山便在宫前以茅席为屋。后被笃信佛教、因憨山做法事而得子的神宗母亲李太后得知,特赐300两黄金,憨山便购买地皮,修建海印寺。

太清宫道人刘真湖、贾性全等不服,与之争夺庙址。耿义兰全力相助,官司从地方一直打到京师,在打官司的过程中,李太后死去,信奉道教的神宗为打击后宫的佛家势力,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神宗“圣谕”“毁寺复宫”,耿义兰敕封为“扶教真人”,并修复太勤工,赐道藏、御伞御杖和金冠紫袍,此后太清宫一度空前繁荣,香火鼎盛。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耿义兰飞升,寿110岁。

崂山在大清一代也曾出过两位百岁道人,也是曾经在太清宫修行的,他们便是王生本和王裕恒。王生本,即墨人,生清代康熙五年(1666年),早年在太清宫出家为道,清修数十载而不辍,唯重一个“静”字。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移居白云洞旁一陋室,生食五谷不去皮,虽103岁须发皆黑,104岁时端坐而终。

王裕恒,清咸丰元年(1851年)为崂山太清宫道长,精于道教全真派的内修功的研究和运用,结合教学说“阳极则生阴,阴极则生阳”的理论,每天晚上在太清宫后面的巨石上练功、朝拜,40年如一日。修得童颜鹤发,仙风道骨,名声远播,寿至136岁。

崂山道教自张廉夫于西汉文帝年间开创以来,至今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以至后来宫观林立,道人众多,成为国内重要道教丛林。其中百岁道人或者近百岁道人,除本文所提者还有很多,只是因为记载缺失,名不彰显而为湮没。即便从已有百岁道人而言,也说明崂山确实是一个环境优美、气温宜人,非常适合修道练功的好地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崂山道士的社交生活什么样
说说崂山
耿义兰扶教告御状全真教明代十高道(7)
海上仙山
青岛市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
游山赏水山东篇:美丽的青岛(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