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梦牵魂绕萝卜会

如果认真回想起来,我和“萝卜会”已有半个多世纪的缘分,就是说,我至少去过五十多次萝卜会。无论是在最早的下村庙(清溪庵),还是在后来的昌乐路文化街,以至在现在的海云庵,我都是每会必去的。一年之中,久久期盼的也是这这一天的到来……

解放初期的萝卜会,也叫清溪庵(因庙前有清清溪水流过而得名)庙会,是青岛地区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之一。清溪庵原称玉皇庙,俗称下村庙,位于青岛老台东的道口路,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庙内供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关帝圣君神像,归崂山太清宫(道教)管辖。


早年间,民间就有“正月初九吃萝卜不牙疼,可防百病”的说法,又有旧俗立春吃萝卜,称咬春,因而萝卜就成了庙会上的主要商品。逢庙会日,人们来这里买萝卜、吃萝卜,久而久之,清溪庵庙会就被人们称为“萝卜会”。届时沿途彩灯高悬,踩高跷耍龙灯、舞狮子等各种杂耍争相献艺。来自青岛各地的摊贩云集,人流如潮,各种土特产品、日用百货、民间工艺品、风味小吃,遍布大街小巷。萝卜会已成为青岛地区春节后第一个声势颇大的民间节会。

在我的童年时代,我们家就住在桑梓路和威海路交界处,离下村庙一步之遥。每年正月初九,还不等天亮睁开眼睛就会听见人声鼎沸,各种玩具声响齐鸣,于是一骨碌爬起来,出门后就融入到人群中……沿着小河走一段路,就来到清溪庵前,跨进前殿就会看到左右两边是怒目威武的青龙白虎,都是三头六臂、圆眼獠牙,手持剑戟,让人看了有点害怕,却忍不住还想多看几眼。跨出前殿,就会见到院子中央有一个大大的香炉,香炉四周烟雾缭绕。

我最感兴趣的是到这个院子北面的几个殿堂里去观看,在这里可以看到金身粛坐的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关帝圣君等神像,而更加引我注意的是神像两边墙壁上绘有的很多天上人间各种故事传说,像哪吒闹海啦,八仙过海啦,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啦等等。在大院的一角落里,我还莫名其妙地看见一个只有许多妇女进进出出的院落,大人们叫小孩子不要进去。回家后我曾经问过母亲,母亲说那是去“拴小孩”的,就是到“送子娘娘”面前烧香许愿,“送子娘娘”来年便可以送给她们一个可爱的小宝宝。

等在庙里逛了一圈再走到大街上时,天已大亮了,地摊和游人渐渐多了起来。玩具的鸣叫声,游人的说话声,摊主的吆喝声已经响成一片。下村庙四周的大街小巷,河道边上,到处是玩具摊,零食摊,日用杂货摊,萝卜摊,凉粉摊......对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当然是玩具:有纸做的风车,在风中飞快的转动;有金属做的小鱼,可以在一根细铜丝上游动;有竹子做的青蛇,拿在手里摇摇摆摆的;还有木制的可以用一支短杆推着翅膀可以扇动的小鸭巴;还有泥做的带哨的公鸡、猴子、小老虎等。另外,捏面人的、吹糖稀的也随处可见。大人们领着的小孩子手中口中也少有空闲,或用手摇着机枪发出哒哒哒的声响,或手中擎着气球和棉花糖,或用嘴吹着喇叭、竹哨、卟卟董(玻璃做的葫芦状,用力不匀极易吹破)……

另外,路边还有拉洋片的,打气枪的,耍猴子的,变戏法的,练把式的,演木偶戏的,更加使我大长见识。你看看那拉洋片的吧,一边用手拉碰着咣咣镲,一边口中唱道:“往里边瞧唻往里边观,里边的故事真好看......”禁不住诱惑,我曾经花几分钱坐在长凳上,向大箱子上的一只圆孔里瞧过一回,里面只过是一些放大的画面而已,几张画面连在一起便是一个故事。靠墙的地方还有打气枪的,囊中羞涩并且还有点害怕的我从不问津。

我更愿意看耍猴子的,小时候第一次看到猴子就是在萝卜会上,猴子的活泼聪明给我留下至深的印象,它们不但会作揖、握手,还会翻筋斗,做一些搞笑的动作,这使我联想到我曾经看过的“小人书”《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还有变戏法的,他们常常会从帽子里抓出一只只的鸽子来,从手绢中抖出一只皮球来,我想,要能变出一只冲锋枪(玩具)该多好啊。

使童年的我感到惊心动魄的是那些练把式的,在严寒的冬日里,他们竟然光着上身,挥舞着手脚在场子里走动着,当他们把火球吞进肚中,或者把长长的剑从口中插进肚中时,真使人看得目瞪口呆、胆战心惊。与此相比,我更喜欢的是看木偶戏,看的最多的是《猪八戒背媳妇》,你看那胖头大耳的猪八戒喜滋滋地背着媳妇行走,不知怎么回事越背越重,终于腰酸膝软满脸大汗了,而背上哪里是漂亮的媳妇呢,早已变成那个泼猴孙悟空了!还有一个节目是两个木偶表演摔跤,一个把另一个打翻在地,另一个又起来打到这一个,常常叫孩子们看得开怀大笑,也许这是我最早的艺术熏陶吧。游逛一圈之后,我还会在地摊上喝上一碗又香又酸又辣的凉粉,买一只呜呜叫的泥老虎......

文革期间,民俗活动被列为旧风俗旧习惯,所有民间集会被勒令停办,萝卜会也不例外,此时的云溪庵已经被作为“四旧”毁掉了。但是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又被发扬光大起来,各种民间集会得以恢复和扩大。1991年,萝卜会作为青岛市传统民俗节日得以恢复,1995年又与贮水山儿童公园的元宵山会相结合,称之为“青岛(市北)萝卜会·元宵山会”。会址以昌乐路文化街为主儿童公园为辅。每年萝卜会元宵山会开幕式上,常常举办全国萝卜雕刻大赛,成为一大标志性活动。

多位艺人现场讲解民间艺术的制作技巧,展示民间艺术无与伦比的魅力;开幕式上,传统综艺形式如秧歌、踩高跷、地方剧种(柳腔、吕剧、茂腔等)、民间杂耍、中华魔术、舞狮表演等同台亮相,我常常和游客一起站在台下几个小时地引颈观看。借助文化街有利环境因素,经营字画、盆景、奇石、雕塑、花鸟虫鱼、民间玩具、各类编织品、旅游纪念品的人都在此设摊……当然,每每游逛完毕往家返回时,我都会买几袋不同品种的元宵吃……

2012年末,原市北区与四方区合并建立新市北区,原分布于两区的萝卜元宵会和糖球会也合二为一,更名为“萝卜·元宵·糖球会”,尽管会期一周,由于会场面积更大,货物更加齐全,活动更加多样,届时游人如织,百货云集,光景无限,令人叹为观止,现已发展为“中国十大节会”之一。这对于我也算一个好事,不用再各处奔波了,一心一意往老四方的海云庵跑就行了。

每次去我都是从嘉定路和人民路交叉口步入,一路走下去,会看到好多地摊,好多货物,特别是路旁捏五彩面人的(如孙悟空、猪八戒、古代仕女等),把糖稀吹成各种动物造型的(如鸡、狗、老鼠等),均为平时少见,吸引了许多大人孩子驻足。赶庙会的人,不但来自山东各地、大江南北,并且还时时可见手中擎着糖球、打着手势问价的“老外”。及至走到街心广场,只见路边一溜摆开许多高棚,棚上高悬着“高家糖球”、“赖家糖球”、“老北京”、“一品香”等字样,大棚周围还用气球、模型大糖球编成花样招徕顾客。每个摊前都是人头攒动,难以靠近。

听说近年来庙会上的小吃街也特别红火,青岛老酸奶、姑苏梅花糕,乌镇臭豆腐,韩国炸糕,内蒙古烤羊腿,东北甜玉米,泰国果冻和杭州笼包,上海金丝糕等八方珍味都有,但我却难有时间去享受一番,庙会上举办的文艺演出,剪纸表演以及摄影绘画展等我也少去观览,因为我的时间大都泡在书摊前。

今年,我来到的第一个摊位摊主是一个年近七十的老叟,我把摆在地上的书扫视了一遍,突然一本《长短集》吸引了我,我拿起来一看,是一本古典诗歌评论集,书有九成新,三百多页,以3元购得;再往前走,陆续购得的书为《王维诗选》,《唐诗名家精选》,《古文观止》,皆印刷精美,内含许多古典水墨画,有赏心悦目之感,要价三五元,七八元不等,虽然摊主说:“给钱就卖!”但是他们对书的内容,作者,装帧,印刷还是心中有数的,定价比较合理。再游逛,陆续买到的书还有《古今联话》,《被亵渎的鲁迅》等。 

另外,还有成堆的书,有的五元三本,有的十元三本,大都八九成新,还有全新的。弯下腰我便选了两本,之一是《都市夜谈录》,是前些年专家学者在青岛市工人文化宫举办的“每周一讲”的合集;之一是《印加》,图文并茂,关于世界地理历史的书我也爱看。又买了四本全新的连环画的《西游记故事》,好回家分给孩子们,共六本凑齐20元整。逛到此时已经12点多了,饥肠辘辘,我便匆匆抱书而归......过了两天又去了一次,又买回几册书来,这才算了结了一年的心事。返程中走在路上北风凛冽,雪花飘舞,处处张灯结彩,行人满脸喜气。山河美好,百姓富足,天地祥和,我不禁感慨,如今的人们真是有福了,赶上了太平盛世的好年景……

尽管年过花甲,在萝卜会上寻寻觅觅,观风察俗,买萝卜,买糖球,买书籍的情景,依然会常常出现在我的睡梦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也说台东萝卜会
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萝卜·元宵山会
正月初九,命运多舛的台东“萝卜会”
【青岛记忆】海云庵糖球会的前世今生
2015羊年 青岛正月庙会全攻略,赶快收藏吧!
2016青岛过年哪里庙会最好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