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头顶日月阴阳,身披龙鳞八卦,这座千年古墓的来头太大,暗藏一段历史之谜


在江西婺源的考水村,有一座宋朝初期的古墓,古墓呈八卦形,墓顶有阴阳八卦图,还有两个气孔,墓葬周边铺有龙鳞砖和云纹砖,八个方位各有一副八卦符。

在封建时代,如果不是皇族的人,擅用龙鳞,那就是谋反的大罪,要诛九族的。这座坟墓为何能够安然无恙呢?墓葬里面究竟是何方神圣?

民国大学者胡适,在他的《故乡和家庭》中,就讲述了他是徽州人,古徽州一府六县,其中就包括现在的江西婺源,婺源古属徽州,民国时期两次划归江西,后来胡适领头倡导了回皖运动,使婺源回到安徽的怀抱。但是在建国之后,婺源仍划归江西。如今的婺源人,虽说是江西婺源,却仍称自己是徽州人。

为什么胡适不惜余力地帮助婺源回皖呢?因为他的根就在婺源,胡适虽然姓胡,可是根据族谱上溯,他是明经胡,其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后代。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历史记载,在唐昭宗后期,朱温反唐,几乎杀光了大唐的李氏族人,昭宗李晔刚得皇子,恐遭朱温毒手,于是命忠义的紫金光禄大夫胡三公秘密携带皇子藏于民间,胡三公乃徽州婺源人,遂携带皇子回到婺源,他为了怕人知道皇子的身份,将皇子更名为胡昌翼。

胡昌翼自幼天资聪慧,过目成诵,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考中明经科进士。胡三公去世前,将他的真实身世坦言相告,并且出示当初从宫中带出的信物和血书。胡三公去世后,胡昌翼守孝三年,他自知乃帝室之胄,又何必屈尊于别人之下,令先人蒙羞呢?于是,他在考川村中专心教书讲经,结交乡野隐士,拒不出仕,世称“明经翁”。

不久,他的身份逐渐被乡人所知,乡人不忌国法,纷纷尊称他为太子。

胡昌翼积德行善,修桥铺路,至今婺源仍有太子桥的地名。

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胡昌翼无疾而终,享年96岁。临终之时叮嘱儿孙,为报胡三公养育救命之恩,切不可改回李姓。这就是李改胡的由来。

他死后,其子按其吩咐,将其葬于考川村对面的黄杜坞,墓前正对考川村背后的玛瑙峰,背靠连绵数十公里龙形山,左青龙右白虎,藏风聚气。

坟墓前立有一方青石古碑,刻阴文篆书“始祖明经胡公之墓 ”八个大字;碑座左右分别刻有篆书“明经胡氏”、“三延并茂”字样,期望胡昌翼3个儿子,延进(政)、延宾、延臻,宗族繁茂,代有名流。

民间相传,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后代子孙当出贵人。果然,小小的村子先后出了十几位进士。而繁衍到外地的胡姓子孙中,有明代太子少保、户部尚书胡富,工部尚书胡松,兵部尚书胡宗宪;到了清代,出了红顶商人胡雪岩,江南巨商胡贯三;近代出了著名学者胡适等,使“明经胡氏”成为天下大族。


据考证,安徽绩溪龙川的胡姓,就是胡昌翼长子胡延政的后人,胡延政曾经担任绩溪县令,并在那边定居,被龙川那边的族人尊为“延政公”。问题来了,这座墓葬为什么会造得这么奇特呢?究竟有什么说法呢?

据说胡昌翼交友广泛,与后来的南唐国师何令通结为忘年之交,何令通是一代堪舆大师,他有感于胡昌翼的皇子身份,便帮忙修建了那座八卦坟。

这座八卦坟的全称是凤形乾坤八卦墓,见整个墓地为凤字形,坟墓为兑山卯向,明堂开阔,左右山坡如同两只静卧的猛虎。墓葬为八卦状,墓顶绘有太极阴阳八卦图案,墓葬与墓圈护围皆为青砖垒砌而成,其圆形墓圈护围超过两丈,地面用卵石嵌成席纹,墓葬的直径超过一丈,高约五尺,墓葬外表八个方向的青砖上,分别刻着“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八卦的符号,并有上下三层蝙蝠纹饰的雕刻图案。墓顶往下形成一个约30°坡度的圆形斜面,上面一块块地镶嵌着两寸见方的龙鳞砖。墓顶那阴阳八卦之间,留有两个一寸大小的圆孔,以堪舆导气之术来引导天地阴阳二气。

这样的古墓,国内仅此一座。

墓葬用龙鳞砖的事情,最终被宋太宗赵光义得知,太宗命人查明胡昌翼的真实身份之后,不但没有降罪,还应胡昌翼教书育人之善举,颁布诏书:昌翼奇材,君父王嗣,懿德惟乡,严光并志。大宋太平兴国二年正月下。

这座古墓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保存完好。每年的清明节,远近的胡姓子孙都来这里祭拜他们的先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藏云千年胡昌翼 (一)
走近婺源“唐太子墓”
黄山脚下的千年古村
北京通州古城 胡各庄村发现古墓 大型机械揭取墓葬上层堆积
盗墓界最敬业的贼:跟古墓打持久战,在墓旁建房子,一挖就是20年
寻找消失的徽州之四(桃源人家古村落一西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