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皮肤瘙痒中医治疗(一)
(一)血热
1.临床表现:见于青壮年人,好发于夏季。皮肤瘙痒,触之灼热,遇热尤甚,遇寒则轻,搔破呈条状血痕。口干心烦,情绪急躁则痒甚。舌红苔薄黄,脉数。
2.病因病机:青壮年血热禀赋,过食辛热或情绪烦躁,引动风生而致身痒。
3.治法:凉血清热,消风止痒。
4.方剂:止痒息风汤(朱仁康经验方)加减。
药物:生地10~15g,当归10g,丹皮6~10g,赤芍10~15g,玄参15g,白蒺藜10g,蝉衣6g,防风10g。
方义:生地、当归、丹皮、赤芍、玄参凉血清热,白蒺藜、蝉衣、防风消风止痒。
加减:心烦口渴加知母、黄芩清热,身痒灼热加苦参、地肤子清利。
5.变通法:可用四物汤(《局方》)合消风散(《医宗金鉴》)加减,药如荆芥、蝉衣、防风、知母、石膏、生地、当归、赤芍、苦参、胡麻仁等,以祛风泄热为主。
(二)血虚
1.临床表现:多见于老年人或体虚者,秋冬为多。皮肤干燥,遍布抓痕,夜间痒甚,经常搔抓处出现苔癣样变化,皮肤脱屑如糠秕状。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面色无华。舌淡,脉虚细。
2.病因病机:气血不足,血不养肤,血虚风燥。
3.治法:养血润燥,消风止痒。
4.方剂:养血润肤饮(《外科证治全书》)加减。
药物:当归10g,生熟地各10g,天麦冬各10g,天花粉10g,生黄芪10~15g,胡麻仁10g,刺蒺藜10g,蝉衣6g。
方义:当归、熟地补血,黄芪益气,生地、天冬、麦冬养阴,花粉、胡麻仁润燥养肤,刺蒺藜、蝉衣祛风止痒。
加减:若病久入络加桃仁、红花祛瘀,皮肤肥厚加丹参、姜黄活血,血虚加旱莲草、何首乌养血,痒甚加皂角刺、苍耳子祛风止痒。
5.变通法:阴血亏虚者可用当归饮子(《济生方》)加减,药如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芪、荆芥、防风、蒺藜、首乌,养血祛风。
(三)风盛
1.临床表现:多发于春季,周身皮肤瘙痒,痒无定处,搔破出血,日久不愈,皮肤呈苔癣样变,状如牛领之皮。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2.病因病机:肌腠不密,风邪外侵,郁久生热。
3.治法:祛风清热止痒。
4.方剂:乌蛇驱风汤(朱仁康经验方)加减。
药物:羌活6~10g,蝉衣6~10g,防风10g,荆芥10g,银花10g,连翘10g,黄芩10g,乌梢蛇6~10g。
方义:羌活、蝉衣、防风、荆芥祛风,银花、连翘、黄芩清热,乌梢蛇搜络止痒。
加减:痒甚加钩藤、蒺藜祛风止痒,见血热加丹皮、赤芍凉血清热。
5.变通法:风热者可用银翘散(《温病条辨》)加蝉衣、防风等,清热祛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皮肤瘙痒(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名医论治荨麻疹(转载)
荨麻疹妙方——屡用不爽,今日公之于众。
老人皮肤痒怎么办
治疗皮肤瘙痒症的效验方:麻黄止痒汤
身体瘙痒不怕教你神奇止痒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