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孩子数学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可能是这3个原因

很多家长,包括小朋友本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惑:

明明紧跟老师思路,当时听得透彻明白,但是一到做题,竟然无从下手。

家长也表示很不解,孩子明明听得认真,也懂了,为什么一碰到具体题目就蒙了?根本不知道该运用哪个学过的知识点,这可如何是好?

其实这种现象很普遍,不少孩子对书上的知识点倒背如流,解题时却思维混乱,思路匮乏,直接导致成绩一直提不上去,影响孩子接下来的学习,形成恶性循环。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这种情况呢?

其实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脑科学方面,一种是孩子本身学习方面的原因。

从科学角度来看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大脑首先对记忆做存储,海马体对记忆内容进行编码,以免巨大的信息量造成记忆混乱。

然后等到需要调动记忆的时候,新皮层将大脑内的信息提取出来,之前的记忆内容就会再现。

因此,大脑的存储量是超强的,我们都能做到过目不忘,关键在于信息的提取。如果信息提取错误的话,会凭借自己的想象力或经验将记忆加工、脑补,以致于篡改了信息。

所以会出现孩子在听懂后,做题目时却两眼一抹黑,或者错漏百出的情况。

孩子自身原因

1、只是表面懂得,并没深刻理解

听老师讲知识点或者讲题时,只是顺着老师的思路,知道这题里的表面,却并没有深刻理解知识点,也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再加上课本例题简单,针对具体知识点,所以当题目稍微复杂时,孩子便不能综合运用知识点。

这种没有真正理解题目的解法,只知道依葫芦画瓢的情况,不仅会影响对知识点的理解,甚至影响思维的发展。所以一定要以理解为主,做题为辅,切不可眼高手低。

2、孩子的自满情绪

很多孩子因为课堂上老师的讲解,觉得自己都懂得,或者仗着自己的小聪明,满足于现在的成绩,内心过于自信,导致缺少继续求知的动力。逐渐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因此才会出现“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情况。

3、解题时粗心大意

经常会听到家长说孩子太粗心,导致会做的题目做错了。其实粗心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可以反应出孩子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做题不够严谨,甚至家长需要注意,孩子是不是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做题时出现猜答案的情况。

所以一定要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情况,思考的时候活跃思维,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期末专题∣告诉孩子,粗心这毛病除了细心还能这样治好!
“这孩子挺聪明,就是有点粗心”,这话千万别信!
孩子一到考试就发挥失常,背后原因值得家长警惕
家长们注意了!考试从来就没有粗心这回事,真正的原因在这里!
孩子考试总是丢分怎么办?试试这些方法!
高考的孩子五一假期怎么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