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登科编纂史料两篇

苏登科

编纂史料两篇

作者苏登科先生重申,对稿件内容及表述的正确性承担责任的一种制度。即署名发表的著作、文章或报道,如出现政治、学术、技术性错误或史实情况,由原作者本人承担责任。

宋元方志简介

     

 方志就是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有全国性的总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县志两类。据1985年版《全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所载,我国历代方志有八千二百余种。而现存完整和较为完整的宋、元两代方志,仅有四十二种。按现今行政区域划分,福建三种,陕西三种,江苏十二种,浙江十八种,安徽、上海、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各一种。这些方志对我们苏姓寻根谒祖和编纂族谱,都具有宝贵价值和重要作用。简介如下:上海《云间志》三卷。宋绍熙四年(1193年)杨潜修,朱端常、林至、胡林卿纂。云间,又称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该书分上、中、下三卷。中卷《知县题名》有苏籥任职记载。下卷有苏轼、苏辙、苏棁(苏颂弟)诗。陕西《长安志》二十卷。附元李好文编绘图志三卷。宋熙宁九年(1076年)宋敏求纂修。长安是西安的古称。该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都志,也是最早记述苏武墓在武功县。《长安志》卷十四载:汉苏武墓,在武功县北十里义门乡。又,卷八载:隋尚书左仆射房国公苏威宅,在长安次南永宁坊东南隅,京兆府籍坊南门之东。尚书左仆射许国公苏瓌宅,在长安东门之北次南崇仁坊,本中书令薛元超宅。又,卷七载:太子左庶子驸马都尉苏勖宅,在长安次南崇义坊西南隅。后为英王园,其地湫下无人居。唐右武卫将军苏方宅,在长安朱雀东第二街九坊次南安德坊。陕西另有二种方志,即宋孝宗时(1163-1189年)程大昌纂修《雍录》十卷,以及元贞二年(1296年)骆天骧修《类编长安志》十卷。江苏《嘉定镇江志》,宋嘉定六年(1213年)史弥坚、卢宪纂修。镇江,今江苏省镇江市。该书记载了苏颂及其子孙的居住地和墓葬地,并建有苏公祠。此记载距离苏颂去世时间,仅为一百余年。后来编纂的《至顺镇江志》和《乾隆镇江府志》均有此记载。清乾隆《镇江府志》还记载苏绅葬于京岘山西北原,但《嘉定镇江志》缺载。江苏还有十一种宋元方志,分别是:《景定建康志》五十卷、《至正金陵新志》十五卷、《元丰吴郡图经续记》三卷、《绍熙吴郡志》五十卷、《淳祐玉峰志》三卷、《咸淳玉峰续志》一卷、《至正昆山郡志》六卷、《庆元琴川志》十五卷、《无锡志》四卷、《至顺镇江志》二十一卷、《咸淳毗陵志》三十卷。浙江有十八种,分别是:《乾道临安志》十五卷、《淳祐临安志》五十二卷、《咸淳临安志》一百卷、《淳熙严州图经》三卷、《景定严州续志》十卷、《至元嘉禾志》三十二卷、《绍定澉水志》二卷、《嘉泰吴兴志》二十卷、《乾道四明图经》十二卷、《宝庆四明志》二十一卷、《开庆四明志》十二卷、《大德昌国州图志》七卷、《延祐四明志》二十卷、《至正四明续志》十二卷、《嘉泰会稽志》二十卷、《宝庆会稽续志》八卷、《嘉定剡录》十卷、《嘉定赤城志》四十卷。福建现存宋元方志,只有《淳熙三山志》、《宝祐仙溪志》和《开庆临汀志》三种。《淳熙三山志》即南宋福州地方志,亦是福建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部地方名志。该志不仅记载了苏姓最早入闽定居者苏清的事迹,还记载了苏畋、苏兴甫、苏端准、苏大璋、苏盛甫、苏士洪、苏士穆、苏谦、苏泰孙、苏德载等十位苏姓进士的功绩。《宝祐仙溪志》即莆田仙游地方志。该志卷三《祠庙》记载了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部入闽,遂家于仙游枫亭,后开辟漳州之事实。其势力范围,包括现今的莆田、泉州、漳州及广东潮州等地区,时间长达一百五十年,有八十七姓先民在此定居繁衍。留从效、陈洪进的祖先,就是陈元光的部将,留居莆田仙游,遂成为入闽大族。《齐乘》纂修于元至元五年(1339年),是山东最早记录苏秦冢的一部地方志。该志卷五《古迹》记载了苏秦冢在益都府东二十五里。又称;般阳西亦有苏秦冢,与此为二,岂葬而复,诈乎?尝论战国之士,以诈功耀天下者,秦、仪也。秦,洛阳人;仪,魏人。乃曰:齐人多诈,置二子于何地乎!《河南志》四卷,元代佚名纂修,清徐松辑自《永乐大典》。该志主要记叙周至宋代洛阳城古迹情况。卷一《京城》有苏威、苏味道、苏颋、苏逢吉、苏禹珪等人的住宅资料。另,卷三载:孝义里西北隅有苏秦冢。除了上述三十九种宋元方志外,还有安徽《淳熙新安志》十卷、湖北《宝祐寿昌乘》一卷、广东《大德南海志》二十卷。限于篇幅,就不再介绍了。

 《嘉定镇江志》苏颂宅 

《长安志》苏武墓 

《河南志》苏味道宅 

作者苏登科

《闽书》中的汉苏猛史料

     

 中原汉民南迁进入福建是在汉晋之际。笔者曾撰写《苏清与南涧寺》一文,用南宋淳熙《三山志》所载南涧寺,证实苏清是苏姓入闽最早定居者,时间大约在南朝时期(420-534年)。近日,笔者又在明万历《闽书》卷一三五《方伎》中查找到一则记载:在汉代,我们苏姓就有人居住在漳州。录文如下:(泉州府晋江县)汉陈寨,巫者也。善禁祝术,治病多愈者。有漳州逆旅苏猛,其子病狂,人莫能疗,乃往请陈。陈至,苏氏子见之,戟手大骂。寨曰:疾入心矣。乃立坛于堂中,戒人无得窃视。至夜,乃取苏氏子劈为两片,悬堂东壁,其心悬北檐下。方在堂中作法,所悬之心,遂为犬食,求之弗得。寨惊惧,乃持刀宛转于地,出门而去。主人弗知也。食顷,持心而入,内于病者之腹,被发连呼,其腹遂合。苏氏子既寤,但连呼递铺、递铺。初,南中驿路二十里置一递铺,驿吏持符牒,以次传授,欲近前铺,辄连呼,以警之。苏氏子既呼递铺,家人莫测,乃其日去家数里,有驿吏手持官文书死道旁,盖寨取驿吏心,而活苏氏子。《闽书》是一部著名的明代福建省志,编纂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作者何乔远,泉州晋江人。是一位杰出的方志史学家。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著有《何镜山先生全集》72卷、《名山藏》109卷、《闽书》154卷、《皇明文征》74卷。其中,《闽书》和《明文征》被《四库全书》收存入目,并作了高度的评价。据考《闽书》所载苏猛,出自《太平广记》。而《太平广记》又来源于《稽神录》一书。《太平广记》成书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979年),是古代第一部文言小说的总集,主要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传说。《稽神录》作于五代后期(935-955年),是一部志怪小说集,内容大多写鬼神怪异和因果报应故事。《太平广记》(下称《广记》)与《稽神录》所载苏猛,词句基本相同,只有几个字不一样。《稽神录》卷三《陈寨》的记载:陈寨者,泉州晋江巫也。善禁咒之术,为人治疾多效(《广记》作愈)者。澶(《广记》作漳,漳上有字)州逆旅苏猛,其子病狂,人莫能疗,乃往请陈。陈至,苏氏子见之,戟手大骂。寨曰:此疾入心矣。乃立坛于堂中,戒人无得窃视,至夜乃取苏氏子劈为两片,悬堂之东壁,其心悬北檐下。寨方在堂中作法,所悬之心遂为犬食,寨求之不得,惊惧,乃持刀宛转于地,出门而去。主人弗知,谓其作法耳。食顷,乃持心而入,内于病者之腹,被发连叱,其腹遂合。苏氏子既寤(《广记》作),但连呼递铺递铺,家人莫之测。乃其日去家十(《广记》作)里,有驿吏手持官文书死于道傍。初,南中驿路二十里置一递铺,吏持符牒以次传授,欲近前铺,辄连呼以警之。乃寨取驿吏之心而活苏氏,苏遂愈如故。澶州,应是漳州之误。逆旅,是客舍、旅店、旅居的意思。递铺,即驿站。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因为有地方府县治,才会有驿站。而汉代的时候,晋江和漳州都没有建制。晋江,是从晋朝(265-420年)开始才有中原汉人因战乱搬迁至此,建县于唐开元六年(718年)。漳州,建州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在此之前,漳州是一片荒原,野象成群。这就是说,《闽书》、《太平广记》和《稽神录》所载苏猛,存在着重大的疑问。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六五《方外》亦有陈寨、苏猛的记载,文后说明抄自《闽书》。其按语称:按《闽书》作汉巫陈寨,晋江人。晋江之名实始于永嘉(307-312年),此汉疑为五代(907-960年)时国号。自五代汉时,留从效奉南唐正朔见之。他书又皆称唐,而不称汉。《闽书》抄置此传于唐及五代之上,今姑乃之厥疑以俟考。原来古人早就存疑了。苏猛应该是五代汉时的人,而非汉代之人。因此,笔者想说的话是:考证工作之难,难在于版本的鉴别、史料文献的辨伪。

(作者系《福建苏氏人物志》编著者)     

《闽书》汉陈寨(苏猛) 

作者苏登科

热门

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代苏姓入闽职官名录(二)
新版《苏明良史料》编后记
试论明清粤闽畲民文献源流
福建古代地方文献研究范围、现状及方向简述 地方文献
陈梅湖先生总纂《南澳县志》 | 汕头大学图书馆●潮汕特藏网
信仰的力量 | 吴忠礼:宁夏地方志研究的“拓荒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