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了解苏氏名贤"苏舜钦"?▶央视科教在这里为您精彩讲述

苏舜钦

人物简介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词人,与祖父苏易简、兄长苏舜元合称“铜山三苏”。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仕途受挫,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著有《闲谈录》、《次翰林志》、《续文房四谱》及文集二十卷。

“铜山三苏“耀中江

位于中江县城凯江河畔的“铜山三苏”塑像,左起分别为苏舜钦、苏易简、苏舜元。

     如今的中江县广福镇,在距今1000余年前的北宋曾是梓州铜山县,在这个只有三条平行街、以铜矿出名的蜀中小县城,“铜山三苏”——苏易简、苏舜元、苏舜钦的祖辈也曾是外来采矿大军中的一名打工者。但是苏家经过几年的努力家境转好,便越过玉江,举家搬到了县城对面的松树山上落地生根。后人们不甘心仅靠采矿维生,个个志向高远,潜心苦读。到了苏易简这一代,已积累了浓厚的书香气息,苏易简一举中了状元,并迁至开封为官,其孙苏舜钦为官时间不长,但力推诗文革新,他拒绝诗文辞藻华丽、过度修饰,主张诗文要贴近民生、反应百姓疾苦。

庆历四年(1044),苏舜钦遭人诬陷被贬逐离开封,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庆历八年(1048)复官为湖州长史,未及赴任即病逝。卒时年仅四十一。


推动北宋诗文革新的先驱

青年时期苏舜钦就以文章知名,他不受当时浮艳文风的束缚,强调继承儒家文艺思想中的现实精神,成为北宋文学的主流。中江地方文化研究学者林长龙称,苏舜钦反对历朝骈文只有华丽辞藻、思想内容空洞、大量抒写个人离愁别恨的风格,“他主张文章不要大量抒写个人小感情,不应高高在上仅为士大夫少数群体所用,而应‘写意’、‘畅情’,以‘警时’、‘鼓众’,要言之有物,反映百姓心声,总结来说就是要接地气。”

  文学形式的革新引发了一场政治革新运动,以苏舜钦为代表的“革新派”和以王拱辰为首的“保守派”站在了对立面。庆历四年(1044),苏舜钦受人诬陷,以“监主自盗”罪被削籍为民。他毅然前往苏州,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如今,沧浪亭是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代园林,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舜钦是慷慨、豪迈、积极要求改变现实的诗人,他的诗歌也热情奔放,欧阳修评其诗“笔力豪隽”、“超迈横绝”,《宋史·苏舜钦传》也说他“时发愤懑于歌诗,其体豪放,往往惊人”。例如“老松偃蹇若傲世,飞泉喷薄如避人”(《越州云门寺》);“况时风怒尚未息,直恐泾渭遭吹翻”(《大风》),想象奇特,借助自然景物形象抒写愤世嫉俗、勃郁不平的情怀,最能体现他的诗歌风格特点。

  苏舜钦的书法成就也颇高。唐朝草书大家怀素的自叙帖曾遗失6行,很多人补过均未被认可,“后来苏舜钦补齐后被广泛认可,再无人敢去补。”其书法成就可见一斑。《补怀素自叙帖》也成为苏舜钦留下的书迹代表之一。

作 品 选 介

 北宋庆历元年,苏舜钦为母亲奔丧,在途经苏州时,陶醉于江南秀丽的山水,心情激荡,写下了这首《过苏州》。

《江南文脉(诗词篇)》第四十三集

过苏州北宋·苏舜钦

却把他乡作故乡

 沧浪亭,现存最古老的一座苏州园林,修于北宋。然而,它的建造者却并非江南人氏,而是一位北方文人——苏舜钦。苏舜钦是北宋都城开封人,为何来苏州造园?那是缘于他与苏州的一次相遇。

苏州的风光何其明媚!在诗人眼里,潇潇细雨,绿杨白鹭,近水远山,处处都是诗情画意。诗人不禁感慨,万物盛衰自有天意,沉醉于这青山绿水之间,顿觉仕途羁苦、人生烦恼荡然无存。

可惜的是,苏州虽美却无缘久住,只能在旅途中惊鸿一瞥。


匆匆的苏州之行,给诗人带来了无比的震撼,也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四年之后,苏舜钦因参与范仲淹新政获罪,削籍为民,他没有留在开封,而是径直奔向了惦念已久的苏州,去寻找心灵的寄托与慰藉。


在一次出游途中,路过一处三向皆水、地势起伏的废园,再也迈不动脚步了,随即以四万钱买下,傍水筑园,题名“沧浪亭”,立志打造一个理想的家园,安享余生。


请输入标题   bcdef

对苏舜钦而言,四万钱买到的不仅是一座山明水秀的园子,更是一个心灵的归宿吧。好友欧阳修曾赠诗打趣道:“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清末江苏巡抚梁章钜也有感而发,从欧阳修、苏舜钦二人诗中,各集一句,成“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千古名联。


正是这首《过苏州》,为苏舜钦和苏州的不解之缘埋下了伏笔,留下了一个“却把他乡作故乡”的故事。今人游赏苏州园林,会否想到,如此璀璨的文化遗产,竟得益于千年之前苏舜钦的一次偶遇,一场惊艳?


百 家 讲 坛

今年4月,继《诗歌里的春天》《新春史话》《人间词话》《诗意新春》系列节目后,彭玉平教授第五次做客百家讲坛,为我们带来《百家讲坛》诗意新春5春阴垂野草青青。

《百家讲坛》诗意新春5春阴垂野草青青

庆历五年,苏舜钦乘一叶扁舟顺流而下,缓缓步入这画卷中,从此他与苏州便结下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悠长缘分

中山大学彭玉平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诗意新春》第五集《春阴垂野草青青》。



“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当春风褪尽寒意,温柔地拂过江南大地时,群芳早已争先恐后挂满枝头。

花事笼罩之下,烟雨苏州愈发显得妩媚动人: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深深庭院、袅袅炊烟,织就了苏州一片旖旎风光。


轻烟薄雾里,江南的山水不知温润了多少失意的灵魂,抚慰了多少诗人的乡愁。

那么,在庆历五年的春天,是谁闯入了春意融融的苏州?曾经的五陵少年、官宦士子,为何举家南迁、寄情山水呢?在苏州的潋滟水波里,倒映出的究竟是怎样一段红尘往事?

















































 主讲嘉宾简介

彭玉平,江苏溧阳人,文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教育部***特聘教授。兼任中国词学会副会长等。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诗文评的体性》《人间词话疏证》《中国各体文学学史·词学卷》著作多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多次。研究专业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为古代诗文与诗文批评。此外,他曾五次做客百家讲坛,为讲坛当红坛主,分别讲授《诗歌里的春天》《人间词话》以及《诗歌故人心》等,形成强烈反响,并获社会广泛好评。

来源:央视科教、南影视界、暨南书虫服务队欢迎亲们在底部发表神评,与我们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解读《沧浪亭记》识欧苏
苏舜钦
大美中国古建筑名亭篇:第三十座,江苏苏州沧浪亭
沧浪静吟
沧浪亭的主人究竟是章惇还是章楶
走,去沧浪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