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声乐学习:“换声点”训练
userphoto

2022.11.24 四川

关注

换声点(俗称“坎儿”)是指声区转换时,发声机能在转换衔接中处于临界点的某一两个音。如果机能转换调节不好,就会引发生理协调功能紊乱,出现声音破裂、音色突变的现象。换声点一般在各声部中声区与高声区的转换处。由于歌唱者性别、声部间生理结构特征及机能的不同,会形成丰富多样的个性化声音,使各声部间的换声点与换声区均有所差异。一般男声换声点要比女声换声点更为明显。女中音在低声区与中声区的转换处,还会出现一个换声点。即使是同一个声部,换声点与换声区也是因人而异的。

1、稳定的气息支持

在发换声点上的音时,需要更稳定的气息作用,以横膈膜为中心的呼吸肌肉群在换声点上再行调节,此时的气息更集中、有力,声门有力闭合,随喉结向下运动挡气而达到相对运动平衡,而不是顺着气流的方向做“挤”、“卡”的提喉歌唱,同时还要注意歌唱时的呼吸要均匀,起音不要太重,位置要尽量挂高一些,声音唱得越高,气息越向下,它们是两个相反的方向,绝不是随声音的升高,气息也跟着抬高。

2、喉咙肌肉力量的有效控制

意大利声乐大师基诺·贝基曾经说过:“喉头不稳定就会产生声区不统一的现象,在换声区就会出现破音。”因此,将喉结保持在最下面并使喉咙完全打开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喉咙肌肉力量的控制。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曾说:“我想那里有种有所收紧的感觉。相反,我想相关的肌肉必须是很放松的,像正在打哈欠,但你必须使声音是更压缩的。”帕瓦罗蒂在谈换声点时,既讲“收紧”,又要求“放松”,同时还伴有“压缩”感。

在发换声点上的音时,声带更有力地闭合,目的是为了与气息的对抗平衡,以满足所发音高的需要,以及加强声带与软腭部位相对运动的力度和幅度,以利于良好基音的形成和咽部基音共鸣管道的适度调节。比如,男高音的换声区大约是小字二组的降e,小字二组的f这几个音,歌者不但要感到声音明显地向抬高的悬雍垂部位集中,而且咽壁一定要挺拔,声带拉紧,形成一种柱状的感觉,声音沿后,咽壁往上吸着唱,这样换声点就会很自然地过去了。

3、歌唱时保持兴奋的状态

要使学生在歌唱时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笑肌一定要向上提起,同时软腭也要兴奋地提起。在进行到过渡音时,心里要沉着、冷静,不要畏惧,要有信心战胜它,要在面部状态积极的前提下,根据所发音的高低、强弱以及子音和母音形成的特点,引发强有力的头腔共鸣和其他腔体的可塑性共鸣。只有保持积极的歌唱情绪和状态,才能有利于调节发声器官的功能作用,这样,歌唱技术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过渡音问题也会得到最好的解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唱歌的技巧
在合唱中建立美妙的声音状态
“气息通畅、声音流动、音色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什么?
女高音VS女中音,二者有何不同?如何训练?
哼鸣练习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试探因人而异的嗓音特性与奇妙的“母音定位”发声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