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师指导高考作文(06)

冲击力:高考作文的语言技术(下)

——高考作文语言的言意冲击力

张华

5.语言技术之五:化古技术

形成典雅表达效果,除了换词技术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化古技术来实现。所谓“化古技术”,就是指化用古代表达句式使语句在内容上产生典雅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控制方式。这一技术的基本原理就在于,人们的审美上具有“崇古情结”,古老的事物隔着岁月的烟尘,因为远离当下,往往能散发出悠远醇厚的古韵。

高考作文中,如果能恰当地化用一些古代表达句式,也会使语言产生典雅的表达效果。比如高考优秀作文《生于此岸,心无岸》中的这段文字:

洪荒宇宙之中,岁月长河之上,我们就降生在这一时代,不偏不倚,不快不慢,诞生在属于我们的时代。我们生长的这片土地,有林立高楼,灯红酒绿;我们停靠的这个海岸,有冷漠喧嚣,名利冲突……

因为运用了“……之……”的文言句式以及四字句式,整个文段看过去,语言自然有了一种典雅气质。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运用好化古技术呢?

只有些历经白话文冲击之后,依然能自由出入白话文之中的古代表达句式,才是今天依然可以化用的。对于高考作文来说,笔者以为,有三种较为经典的古代表达句式值得玩味、借鉴和运用:

①四字句式:比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②之字句式:“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声,目遇之而成色”“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等。

③而字句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等。

由于文言语感的强弱不同,每个人化用古代表达句式的水平是不一样的。运用好古技术,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诵读古代经典名篇来提升文言语感,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凑句”的方式来加以训练。所谓“凑句”就是在反复调试中,通过增删词语或调整语序,使我们的句子变成四字句、之字句或而字句。只要我们的训练达到一定程度,我们的语言表达自然就会形成化古式表达,我们所追求的典雅效果也就能够形成。

(五)哲理味

在人类精神的5A景区里,“深刻”是一个很诱人的知名景点。“深刻”成了人类的欣赏对象,最终凝结成人类的审美对象——深刻美。这种深刻美表现在语言表达中,笔者称之为“哲理味”。

什么样的语言是深刻的呢?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其开头名气很大,常被人津津乐道:

那是最好的年月,那是最坏的年月,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蠢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新纪元,那是怀疑的新纪元,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我们将拥有一切,我们将一无所有,我们直接上天堂,我们直接下地狱。

这段文字虽然有一定的文采,但真正征服人心的,恐怕是其在矛盾与悖论的表达中蕴含的某种哲理味道。这样的语言我们就认为是深刻的。又比如以下语句:

①老子: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②孔子:巧言令色,鲜矣仁。③《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④苏格拉底: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⑤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⑥列夫·托尔斯泰: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个不同。⑦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⑧罗丹: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⑨贾平凹: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凭阅读直觉,我们大部分人都应该可以感受其中的“深刻性”,这也是深刻的语言。

什么是深刻?笔者通过拆词的方式予以解读,所谓“深”就是有启发人的超常道理,这是内容上的胜利;所谓“刻”就是有能让人记住的超常印象,这是形式上的胜利。语言深刻所追求的就是经由形式上的胜利抵达内容上的胜利。

深刻的语言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双城记》的开头语句,就是使用一种矛盾技术凸显其深刻性;克罗齐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则是借助一种极言技术来传递其深刻性。在此,笔者阐释一种“否肯技术”。

6.语言技术之六:否肯技术。

深刻是一种认识深度的外化效果,人类的认识通常是以命题来呈现的,而命题常常表现为一种判断。在判断的表达中,否定判断和肯定判断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基本的两种判断方式。单一的否定判断或单一的肯定判断,也能表达深刻的思想,但如果将否定与肯定并置在一起,则既有破除常态常规的认识,又有建立新见新知的观点,这样就能使语句在对比的基础上形成某种判断张力,从而有利于形成深刻的表达效果。可见,否肯技术就是通过否定与肯定的判断使语句在内容上产生深刻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控制方式。

宋代文学家苏洵的名篇《六国论》的开头是这样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个开篇之句,正是苏洵获得的一个独特判断。这个判断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是“非兵不利,战不善”,这是否定的;第二层是“弊在赂秦”这是肯定的。苏洵否定的是大众的普遍的常规看法,肯定的是自己独特的新颖认识,后者的肯定判断以前者的否定判断为基础,这就使得语句在短暂的表述空间内,又破又立,形成比照,从而给人以一种深刻之感。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使用的也是这种否肯技术。否肯技术是古今中外写作者特别喜欢运用的一种语言技术。那怎样才能掌握好这种具有言意冲击力的语言技术呢?

第一,深刻从批判中来,语言要有“否定判断”。

马克斯的座右铭是“怀疑一切”,中国古人也说“要于无疑处生疑”,它们彰显的都是建立在怀疑立场上的批判精神。思想要深入,表达要深刻,离不开怀疑和批判。因此,批判的形式落实到语言形式层面,就是要有“否定判断”。

第二,深刻从建设中来,语言要有“肯定判断”。

批判固然可以导向深刻,但批判的目的在于建设。积极的超常的建设,本身也是一种深刻表现。如果说“否定判断”是反向揭示深刻,那么“肯定判断”就是正向寻求深刻。

第三,深刻从对比中来,语言要有“否肯并置”。

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认识的深度往往来自于比较。否肯技术之所以能产生深刻感,秘密就在于形成了鲜明的比较。

否肯技术的经典句式是“不是……而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有三点:一是判断的内容主要是一种认识、观点、态度或情境,而不是事实层面上的选择对象。二是否肯技术的句式在“不是……而是……”的基础上,可以有很多变化样式,比如“不该……该、不可以……可以、不在于……在于、并非……而是”等,我们可以灵活变通。三是否肯技术的语序既可以是先否后肯,也可以是先肯后否;既可以是一否多肯,也可以是多否一肯;在特殊的情况下,还可以隐否显肯或者显否隐肯。总之,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中,可以视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笔者主要聚焦整齐、连贯、诗意、典雅和深刻的表达效果,论述了六种语言技术。显然,高考作文的语言表达效果还有其它方面,比如错落、新奇、鲜活等,相应地也还有其他语言技术。就某种程度而言,这些语言技术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我们关于作文语言的一些固定认识。为打造高考语言冲击力提供了重要路径,辅以科学合理的训练,学生最终必将提高学生的高考作文语言冲击力。语言的冲击力会在表层和深层最终决定一篇高考作文的档次和水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作文的语言技术(上)——高考作文语言的言形冲击力张华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议论类文章的文采
高考作文优化语言表现力的方法技巧
【名师支招】高考作文失分点“语言乏味,行文失色”之诊断与破解
高考作文要重视议论性散文的训练
备考必看!七种让高考作文『深刻』的干货技法,一篇全搞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