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瘀血与临床

​​瘀血证临床最为多见。《内经》明言:气为血之帅,脉为血之府,血液的循行与气、血、脉三者关系最为密切。

 

一、何谓瘀血证?

 

瘀血证,是全身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瘀滞的病证。“瘀血”包括古代文献中的凝血、积血、恶血、死血、蓄血、败血、污血等等。

 

瘀血的产生:瘀血既是某些病因所导致的病理结果,又是进一步引起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或经脉淤塞不通,内脏发生癥积,以及产生“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

 

瘀血的病证特点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异。一般来说,瘀血证的主要表现是:固定性的刺痛、癥瘕积聚、出血、舌质此暗有瘀斑、舌下络脉瘀滞、脉涩或结代或无脉,另外,还有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暗甲紫、狂躁善忘、发热口燥、肢体偏瘫或偏身麻木、青筋暴张等等。

 

我临床非常重视瘀血证。只要病人身上出现以上诸症状的一个或多个,即考虑有瘀血的因素,于处方中每每添加一两味活血化瘀药味,自觉疗效甚高。

 

就内科杂病而言,我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味是丹参、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生山楂、三七等几种。取其偏性不大,且活血功效显著的特点。

 

二、妇科瘀血证

 

我临床常诊治一些妇科杂症,我发现,妇科最多瘀血证。为什么呢?以下分析其原因:

 

一方面,女性有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等生理特点,形成血瘀的病理变化机会较多,由此亦导致瘀血证是妇产科常见的病症之一。

 

另一方面,临床所见,若瘀血内留,则会出现痛经、闭经、崩漏、月经不调,盆腔炎、盆腔包块、不孕等症状或不适。

 

若孕产期有瘀阻,则可致胎漏、胎动不安,或产时产后大出血、产后腹痛、恶露不绝等;若哺乳期有血瘀,会形成乳痈。

 

就我临床所见,妇科诸症在辨证时都应该考虑是否有瘀血。如果能充分考虑瘀血的因素,于临证用方中添加活血化瘀药味,往往可提高临床疗效。

 

比如,小产之后,或妇科手术之后,往往会留瘀。即使病人面诊时暂时未见到明显的瘀血症状或体征,亦当考虑到有血瘀的可能。我常在辨证方的基础上合用桂枝茯苓丸,或当归芍药散,或四物汤等,疗效满意。

 

试举一例,某女病人有子宫肌瘤,舌下见明显的血瘀体征,即诊为瘀血证。其体形偏瘦,处以桂枝茯苓丸。自述服药一段时间后下黑血,而肌瘤即明显缩小。若是胖人血瘀,我常选用当归芍药散为主,此方利水活血,用于水湿停滞兼有瘀血者。为了加强化瘀效果,我常加桃仁、红花。我认为桃仁、红花是一组非常好用的活血药对,上可至头、咽,下可至腿、足,中入五脏六腑,周身上下都能兼顾。

 

《类聚方方义》桂枝茯苓丸条中云:“治经水不调,时时头痛,腹中拘挛,或手足麻痹者,或每至经期头重眩晕,腹中及腰脚疼痛者;……经闭上冲,头痛,眼中生翳,赤脉纵横,疼痛羞明,腹中拘挛者。”这段话值得好好思考一下,此方所治,不必拘泥于妇科,内科凡见瘀血,亦可选用。

 

桂枝茯苓丸此方药力平和,既可用于治瘀血证,亦适合于改善瘀血体质。唯治瘀血证时,需添加其他化瘀药,或合用其他化瘀药方,如桃核承气汤、抵当汤等,否则,药力过于缓和,难收急功。

 

三、精神科瘀血证

 

血液不但濡养五脏,亦濡养脑窍,可以说,血液也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健全的精神活动来自于正常的血液循行及充足的血液供应。《内经》告诉我们:“气血者,人之神,不可不慎养。”并且认为:“血脉安,精神乃治。”这些都说明血液与精神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临床所见,瘀血可引起精神抑郁、哭笑无常、癫狂、经前紧张综合症等。凡瘀血所致的精神症状,在望诊方面,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等征象。在脉象方面,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治疗瘀血所致的精神症状,我常用的处方有以下几个:癫狂梦醒汤(既化瘀,亦疏肝理气)、下瘀血汤或桃核承气汤(化瘀与攻下相结合)、抵当汤(因为水蛭为主药,化瘀之力最强)、血府逐瘀汤(化瘀与疏肝兼顾,适应证最广)。

 

比如,一女病人抑郁,兼见失眠,查其面色偏暗,下腹按压紧,属于瘀血证,用血府逐瘀汤合酸枣仁汤,数剂而见显效。

 

四、瘀血证的腹证

 

从《伤寒论》中可见,瘀血证有以下几则条文:

 

“……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大黄牡丹皮汤主之。”

 

“……此为有干血着脐下,下瘀血汤主之。”

 

“……脉沉结,少腹硬,……抵当汤主之。”

 

“有热伤寒,小腹满,……宜抵当汤。”

 

综上所述,仲景治瘀血的诸多药方,皆以少腹部为目的。我的理解是,一则,腹腔为人体最大的体腔,受容的血液最多,若有瘀血,亦容易体现出来;二则,血瘀属有形之物,若无气推动,容易下沉,即会堆积在下腹部;三则,心主血脉,于整个胸腹部而言,少腹部离心最远,容易因心阳推动无力而产生瘀血;四则,少腹部有丹田,为人身元阳之所。中年之后,元阳渐衰,阳气推动无力,容易导致瘀血;五则,在下腹部女性有胞宫,有月经,最容易产生瘀血。

 

我所理解的瘀血腹证,其特点是:凡在下腹部触及到较明显的抵抗物,按之疼痛,排除宿便、结石、妊娠、寄生虫后,即可诊断为瘀血腹证。

 

瘀血腹证的患者常会出现局部刺痛、痛处不移,癥瘕积聚,或见肌肤青紫、瘀斑、硬结、甲错等症状。

 

腹证对于判断瘀血证非常重要。可以这样说,当身体已经有了瘀血,尚未产生不适症状时,往往可以在下腹部找到瘀血腹证。这也提示我们,要判断是滞有瘀血证时,一定要按压一下下腹部。

 

五、瘀血证的用方

 

如何治疗瘀血证?《内经》的观点是:“血实者宜决之。”这即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法。根据瘀血形成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我常用以下几种化瘀法:

 

一则,行气活血:适用于气滞血瘀之证,常用方如丹栀逍遥散、膈下逐瘀汤、癫狂梦酸汤等。

 

二则,补气活血:适用于气虚血瘀之证,常用方如补阳还五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

 

三则,活血止痛:适用于瘀血导致的疼痛,常用方如失笑散、金铃子散、少腹逐瘀汤等。

 

四则,散寒祛瘀:适用于因寒凝导致的血瘀,常用方如少腹逐瘀汤、温经汤、生化汤、桂枝茯苓丸等。

 

五则,逐瘀通络:适用于瘀血明显,甚至形成积块,同时正气不虚者,常用方如桃红四物汤、桃仁承气汤、下瘀血汤、抵当汤等。

 

六则,清热化瘀:适用于邪热过甚,血受灼烁,聚而形成瘀热,常用方如血府逐瘀汤、解毒活血汤、大黄牡丹汤等。

我临床常用针灸治疗瘀血证。我的方法主要是刺血。比如,我常检查病人全身各种血络,若见有紫黑,或纵横,或明显瘀曲,或黑如小豆粒等,都属于瘀血证。即在此处血络上点刺放血,使瘀血排出,即可缓解瘀血所导致的症状。

比如,在奥地利曾诊治一位博士,其患高血压多年,伴尿急,左心区有压迫感。查其两侧内踝部位多见红色片状瘀斑。当先治其瘀,再治其诸症。点刺照海、太溪周围诸瘀斑,并拔罐出其毒血,其血盈罐,色甚暗。起罐后立觉轻松。再针神门、内关、大陵、百会,四诊后诸症皆大减。我的观点是,对于久年病症若常规针刺效果不明显,不妨考虑在内踝周围点刺放血,刺络法最能治疗瘀血证。 ​​​​

 

小结

 

以上泛泛而论瘀血证,目的是启示我们中医人,在临床上勿忘瘀血。事实上,瘀血证随处可见,几乎每证必见。于辨证用方的基础上兼顾活血化瘀,这是提高临床疗效的一个途径。当然,也不能滥用活血化瘀法。原则应该是:有其证,则用其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枝茯苓丸与当归芍药散
(6)活血化瘀类方的运用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中成药
桂枝茯苓丸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妇科疾病
两张活血方,临证用不同(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汤)
(学习笔记)认识妇科名方:桂苓归芍汤作者:赵明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