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幸福”路“丁香”遇

在最美的人间四月天,有幸作为泉州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对象来到福建师范大学,聆听余文森教授专家团队进行的个性化指导。诚如《雨巷》中描述的那样,能和一个有着丁香般美感的女子相遇,是每一个男子用一辈子去期待的浪漫。而我,虽是一名女子,却于美丽的大学校园和浪漫相遇了。这次相遇带给我重生的感觉:专家、导师及各位学员,便是我专业成长路上——“丁香之遇”的浪漫音符。佛如行走在教育迷途的路人发现了天际绿洲,是整装上路时蓄积能量的无比满足,那么,就以今天为起点,带着满心的喜悦,出发吧!只有经历一番苦寒,衣带渐宽,才能品味耕作的充实、收获的幸福。

虽是市级名师培训对象,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却以省级名师的待遇于我们:以“教学主张”为引领,要求每一位名师培养人选都要努力提炼并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每位名师要把自己教学中的一些“思考”、“经验”、“招数”、“做法”升华、提炼为教学主张,即认为本学科的教学最有价值的应该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以自己独有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教学活动“烙上”自己的个性,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于是我提出了“幸福教育给孩子幸福”的粗浅教学主张,而且几经斟酌还是在“幸福教育”与“幸福课堂”之间摇摆不定。在导师们的精心指点下,令我豁然开朗,抬头看到了青天。余教授说:幸福课堂应该放在社会大熔炉里进行提炼。本人也细细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充分的梳理和清醒的审视,我的教学主张由“幸福教育”敲定为“幸福课堂”。由此我对我的教学主张进一步充实与提炼如下:

中国改革最初的二十多年,目标很物化,小康、温饱、翻两番,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是生存的需求;而每一个个体,也把幸福寄托到物化的未来身上。这些物化的目标陆续实现,但中国人也逐渐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富人不安,怕财富有一天就不算数了;穷人也不安,自己与孩子的境遇会改变吗?就在这抱怨、焦虑和不安之中,幸福,终于成了一个大问题。

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为人的终生幸福奠基。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应得到最大的实现与发展,使人人拥有幸福的人生。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课堂教学是实施幸福教育的主战场,理应追求课堂教学的“幸福度”,让身处其中的学生和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体验幸福感。教育既要为学生创造幸福,又要给教师带来幸福,既要追求明天的幸福,又要关注当下的幸福。“养其良知之本,钟美诗书之泽,极天下之至乐”,这是南宋礼部尚书,著名教育家魏了翁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如果我们根植魏了翁教育思想,幸福教育之花就会绽放于现代课堂。

幸福的老师

一、正确认识自我,调校个人的“幸福三维坐标”

“三维”即工作,家庭,社会生活。此“三维”如同一张网,不断左右着我们的言行心思。调校的准则有三个:和谐,共赢,进取。  和谐。与同事,家人,朋友和谐相处,关注但不争不夺,谦让但积极准备。如果是幸福可以营造的话,良好的与人相处的氛围就是你可以用心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共赢。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你不就为自己搭建好了幸福的人文平台,构筑了幸福的生态环境,促成了共赢的可能么?而当你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成功的时候,更不要忘记分享,不要忘记感恩,这样的回馈就给默默支持你的人以共赢感受,也让此环境中的每一个人都获得幸福;进取。幸福源于被认可,源于不断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哪怕只是个人的一小步,累积起来就成了团队幸福倍增的一大步。

让我们以哲学鼻祖苏格拉底对幸福的理解共勉:人生的本性是渴求幸福,其方法是求知、修德行善,然后才能成为一位幸福之人。  二、不断提升自我,注重个人的“幸福体验培植”  关于对幸福的体验,众说纷纭。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人有五种需要,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的满足即是最大的幸福。因此,我们所说的“幸福体验的培植”就是强调通过单位,个人,团队,家庭,社会生活等不同渠道,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中满足需要,满盈幸福感受。

关于“生理需要”,我们界定为注重身体健康,坚持每日锻炼一小时,即舒活筋骨,又让心情变得舒畅,还可以在团体锻炼中增进友谊;“安全的需要”源于自律,自省,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要想变得安全,遵纪守法,勤劳上进,如孔子言,即便是七十已至,能随心所欲但还需不逾矩!在单位,家庭,社会生活中,守得住规矩就能获得安全;“归属和爱”以及“尊重和爱”的需要就提醒我们要博爱,爱世人,爱单位,爱这个职业,爱孩子,付出爱的人才有资格得到爱的回报,尊重别人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自己才会洋溢在爱的海洋中,才有一种被关注,被关心的温情感受,这不就是幸福感么?幸福与利他主义密切联系,幸福的人爱行善,行善的人更幸福;“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上文提到的进取心,要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通过个人切实努力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三、努力开放自我,滋长个人的“幸福文化内涵”

幸福就像一个活性因子,如果你不断对其进行给养,它就越发显得活跃,如果你对其不闻不问,不给与阳光雨露任其自生自灭,它也许就会枯萎打蔫。怎么让幸福因子不断膨胀,裂变,重组,升华,组成个人切实的,不断更新的幸福感受呢?就要主动走出狭隘,自私,功利的封闭圈,开放时空,开放心态,开放意识,融入多元的养分,让自己的“幸福文化内涵”不断得到滋长。  我提出的“幸福文化内涵”,就是从一而终的幸福圈。一是指的维护并发展“一种爱好”。爱好和特长就是幸福因子的携带体,重新拾起并发扬,坚持,就能让幸福感伴随着扩张;二指“二种习惯”。幸福是一种感受,要想不让它稍纵即逝的话,可以用你手中的笔,用你敏感的心让其定格在文字或者记忆中。每日读,写,这是必须养成的习惯,为自己,为教学,为孩子,好习惯伴随终身也不断提升幸福体验;三指“三思后行”。要想幸福,一思凡事来袭,我们不恼不怒,思考后解决。二思有喜迎面,我们不张扬,不癫狂,伴随着内心的喜悦静思喜从何来就更知道将来意欲何往。三思有祸降临,我们不嗔怪埋怨,不躲藏回避,思考后妥善解决,幸福犹如雨后彩虹。四指的是“四方畅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极出行有益身心,你会在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在视野学识的开阔增益中自然而然地感到幸福。  “从一而终”,最需要强调的就是这个“终”,这是整个幸福圈的圆心,也是你的身与心无论出走多远都必须回到的终点——儿童。作为教师只有童心不泯,青春才可常驻,爱也才可历久弥新。记住冰心老人的话:只拣儿童多处行,尊重儿童,善待儿童,用心为儿童服务,让儿童成长,让儿童幸福,你不也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么?

幸福的课堂

一、搭建成功平台

教师要成功地落实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学生能体验到一种被肯定的成功感。学生的幸福,是在课堂中各种成长的正当意愿,需求得到合理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只有那些有利于实现这类实现他们满足感的课堂,才是真正成功的课堂。只要孩子们在课堂上享受学习的幸福,还有什么理由说这是不成功的课堂呢?要积极拓展学生感受幸福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促进他们在不断探索中收获成功的愉悦,并把每一次成功的愉悦转化为新的探索的动力,最终由幸福的学习者成长为人生的幸福者。

二、走向生命关怀

幸福课堂应该尊重学生的生命存在,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起点,以培育生命、润泽生命为目的,不断创造着和实现着“生命在场”,促使学生在主体自觉的基础上不断产生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生成独特的生命自我,实现对学生真正的生命关怀。许多优秀的教师,如斯霞、于漪、于永正等,他们的课堂总是充满着浓郁的生命关怀,他们把对教育的爱倾注到每一个孩子身上,体贴、关爱、尊重和激赏课堂上的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体现出一种真诚的博爱情怀和崇高的人性美。

三、直面日常生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学习者,也是生活者。只有直面日常生活,才可能使他们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到自己真正的幸福。生活是学生精神丰盈的原野,生命成长的沃土,人格发展的源泉。让课堂成为师生人生经历中充满生命色彩的生活乐章,是幸福课堂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首先,课堂要亲近日常生活,以生活世界为依托,以生活世界为指归;其次,课堂教学要融通日常生活,真正实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有效“链接”;其三,课堂教学还要超越日常生活,建构有质量、有品位、有意义、有灵魂的生活,让学生在课堂生活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发现成长的快乐。

四、培育童心童趣

生命课堂的建构,需要教师拥有一颗美好的童心、一种清纯的童趣,应该成为“长大的儿童”,要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善于“变成小孩子”。培育童心童趣,首先我们要理解孩子的童趣,欣赏孩子的童真,尊重儿童的“童言稚语”,保护儿童的“奇思异想”,理解儿童的“无意过错”。其次我们要以清纯的心理和“童化”的教育自觉,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倾听儿童的心声,关注儿童的心迹。 “用'诗意’的视角引领儿童去发现,用'游戏’的方式引领儿童去经历,用'童话’的方式引领儿童去表达”。其三我们要以真诚的的教育情怀与儿童交往,跟上儿童的情感脚步,真诚地向儿童学习,学习他们对世界的敏感与好奇,学习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天真,学习他们对同伴的纯朴与真诚,以此来留住童心,保持童趣,延续童真。

五、提升教学智慧

富有教学智慧的教师在课堂中常常表现出聪慧、睿智、灵活的教育个性,能够巧妙、得当地给学生以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唤醒学生美好情感,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带给学生满足、实现和幸福。那么,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呢?一要培育智慧的头脑,要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既要关注“科学世界”,更要关注“生命世界”;二要练就智慧的眼光,善于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创造“火花”,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敏锐地洞察学生的生命创造和发现,千万别把“人参”当着“胡萝卜”;三要修炼智慧的行为,真正做到以智启思,以情发思,以诱导思,旁征博引,触类旁通,使学生带着“思考”走进课堂,带着“智慧”离开课堂。

六,追求诗意境界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人荷德尔林对人的生存发出了诗意的感慨和召唤。是的,人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首诗,一首充满激情的诗。诗意地栖居是生命本真状态的体现,我们可以不是诗人,但是不可以放弃对诗的追求。我们的课堂,是生命中的一段不可复制的段落。我们理应让孩子们快乐地,充实地,自主地,舒展地,诗意地生活在课堂上。让孩子们经历温暖而百感交集的心灵旅行,让他们在诗意盎然的生命里收获美丽的错误。

余教授说“幸福”应该成为我的一个教学标签,就象许卫兵老师的“简约数学”,林珊老师的“真善美” 一样,要让别人一提到我,就知道这是一个幸福的数学老师。教学主张的确立,是我教学生涯的一次华丽转身,也让我对自己的学科教学多了一份钟爱,也多了一份思考。都说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我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我的教学主张刚刚孵化,只能使我“清楚自己站在哪里”,其间还只字未提“小学数学”四个字,只能且思且行了!我想,只要在心里点亮幸福的灯盏,用饱满的激情、不懈的坚持,去实践幸福的课堂,我和孩子的幸福定在那灯火阑珊处!

(枫叶教育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个人心得体会:如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教师要学会寻找幸福
与孩子心灵融会贯通
教育教学名言百句
爱不只是说出来
生本理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