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前教育发展应突破“两个瓶颈”

  近期,教育部发布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推动构建科学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体系。《评估指南》围绕办园方向、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环境创设、教师队伍等5个方面,提出了15项关键指标和48个考查要点。着力从突出过程评估、聚焦班级观察、强化自我评估三方面改进优化评估方式。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发布是国家旨在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也是为各地指导、管理、评估幼儿园办园提供的科学可操作的工具性手段,其意义、作用、价值不言而喻。

  要充分发挥《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在实现促进保障学前教育规范化、科学化、高质量发展中的功能,笔者认为,在依据并利用好《评估指南》的同时,必须采取更加得力、有效的措施,聚焦并突破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两个瓶颈”,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突破学前教育中普惠性幼儿园不足的瓶颈。在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结构体系中,幼儿园的办学性质大体分为民办和公办两大类型。农村区县内目前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基本上占主体主导地位,而城市区域则是民办性质的幼儿园占多数,公办性质的幼儿园规模数量明显少于民办。尽管城区内的民办性质幼儿园大都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向着普惠性幼儿园过渡,但依然存在普惠性幼儿园占比不高、收费偏高等突出问题。因而,要使学前教育也能逐步体现公益性、普惠性、基础性等性属特征,就必须增加投入,优化城区幼儿园办园性质结构,在扩建公办幼儿园的同时,扩大民办性质幼儿园中的普惠性幼儿园规模数量,严格核算办园成本,降低现有普惠性幼儿园收费标准,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

  二是突破学前教育发展中质量不高的瓶颈。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已基本解决了“入园难”问题,但面临的主要的突出的问题在于城乡之间、公民之间幼儿园办学质量参差不齐,质量不高。表现较为明显的是农村区县内的幼儿园之间在办园方向、教育过程、环境设施、教师队伍等方面差异较大。尽管经过几年的规整顿、规范,学前教育中“小学化倾向”依然存在,违规、违教的现象时有发生。因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把指导管理的重点放在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上来,使用好《评估指南》,加大对幼儿园办园过程的监管评估,采取措施,加强对幼儿园办园方向、课程开设、保教活动、教师素质、教研教改等环节的指导督导,帮助其不断提升办园质量,实现内涵、特色、高质量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政策鼓励发展普惠园,生存空间被缩小的民办幼儿园出入在哪里?
全椒县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
为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搭桥铺路
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全文)(1)
北京公办一级幼儿园每生每月收费上限为750元|北京|幼儿园|收费
入园难,入园贵,学前教育立法能解决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