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延迟满足的基础理论(理论篇)

 

 

  按:本篇为知识摘编,后续两篇文章是《实战篇:怎么做延迟满足教育》、《提高篇:不恰当延迟满足教育》。

  

【定义】

  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个体有效地自我调节和成功适应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特征,是指一种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主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属于人格中自我控制的一个部分,是心理成熟的表现。简单的说,就是平常所说的“忍耐”。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

  

【欲望满足分类】

  人类欲望的满足,可以分为几种: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即时满足、超量满足。好的教育总是提倡“延迟满足”和“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是愚蠢的行为,“超量满足”则是浪费的举动。可是,许多父母总是处在给孩子“即时满足”的状态。做父母的也不要忽略,经常的“即时满足”,对孩子是无益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其可能导致孩子性格急躁,缺乏耐心,不会珍惜,做事情容易有始无终。

  

【早期研究】

  最早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他提出了“外加延迟满足(external-imposed delay, EID)”的概念。即认为当直接满足实现发生障碍或推迟时,儿童通过对实际上暂不存在的、需要延迟满足的对象产生“幻觉意象”,来达到消解紧张和由延迟满足所带来的烦恼,并最终度过延迟期限而得到满足。目前,西方的心理学家主要从动作和运动的控制、情绪情感的控制、认识活动的控制三个方面来研究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延迟满足是自我控制引发的行为。

  

【经典实验】

  20世纪70年代,在WalterMischel的策划组织下,美国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基地内进行了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实验采用“延迟满足”的两阶段模型。在第一阶段,“延迟者”会基于一种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当前的即时满足。第二阶段,“延迟者”需要维持他所做出的延迟满足抉择,直至达到最后的目标。两阶段模型奠定了自我延迟满足的基本实验范式。

  

  具体实验程序如下:实验者与被试在实验室里做一些游戏,熟悉实验室环境。然后实验者出示两种数量不等的奖励物,让孩子进行选择,若儿童选择数量少的奖励物,如软糖,那么可以马上获得满足;如果儿童选择的是数量大的奖励物,那么就需要等待15分钟,如果能等到实验者回来,就可以获得数量大的奖励物;如果不能等待而违规,或者按铃叫回实验者,这样儿童就只能获得数量少的奖励物了。

  

  自我延迟满足范式清楚的揭示了Mischel的两阶段模型,被试首先要做出选择偏好,然后维持他所做的选择。实验人员通过单面镜对实验室中的幼儿进行观察,发现有些孩子只等了一会儿就不耐烦了,迫不及待地吃掉了软糖,是“不等者”;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却很有耐心,还想出各种办法拖延时间,比如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或自言自语、或唱歌、讲故事,成功地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顺利等待了15分钟后再吃软糖,是“延迟者”。

  

  Mischel等人认为自我延迟满足范式反映的是个体在相互竞争的压力任务中的一种自我调节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儿童很少碰到两难任务,即小的奖赏可以立即得到,而大的奖赏则需等待,因此延迟满足的SID范式真正应用的现实任务并不多。针对这种情况,心理学家提出了礼物延迟范式、延迟满足的EID范式。因为符合现实情况,得到了广泛认可。

  

【生理基础】

  儿童的自我控制是与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相关。儿童出生后,大脑兴奋过程占主导,因此表现为冲动性。随着儿童的成长,皮质抑制机能迅速成熟,才有了逐步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能力。来自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行为抑制与大脑额叶皮层或前额叶皮层有关,大脑前额叶是参与抑制过程的重要生理基础,4-5岁才是儿童大脑前额叶发展的冲刺期,抑制机制得到飞速发展,所以幼童表现为较难控制自己的行为。

  

  鲁利亚认为,儿童出生时,只有成熟的皮下组织结构和最简单的皮质区(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皮质区比较复杂,还没有发展成熟。这使得大脑皮质的抑制机能发展不成熟,而大脑皮质兴奋过程占据优势。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第一级皮质区没有什么变化,第二级和第三级发展迅猛。皮质的这些部分的发展,是与对信息的加工、译码过程的复杂化、自我调节水平以及复杂的整合作用直接相联系的。大脑皮质的迅速发展,使得大脑皮质的抑制机能发展起来,这成为儿童认识外界事物能力。

  

【心理分析】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自我控制能力呢?通过对孩子们行为的反复观察,米歇尔得出结论,秘诀就在于“转移注意力”。肯等待的孩子不会一直盯着棉花糖,他们捂住眼睛、玩捉迷藏或是唱歌,他们对棉花糖的渴望不是消失了而是暂时被忘记。在米歇尔看来,这个棉花糖实验对参加者的未来有很强的预测性。“如果有的孩子可以控制自己而得到更多的棉花糖,那么他就可以去学习而不是看电视”。

  

  此外,米歇尔和同事们还发现,甚至在19个月大的婴儿身上也可以看出“延迟满足”的能力差异。把婴儿从母亲身边抱走,观察不同婴儿的反应。结果,有些婴儿立刻哇哇大哭,另一些则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克服母亲离开的焦虑情绪,比如玩玩具。当等到这些婴儿5岁大时,研究人员给他们做了同样的棉花糖实验,实验显示,当初哇哇大哭的孩子长大后依然无法抵挡棉花糖的诱惑。

  

【对未来的影响】

  研究发现,即时满足与人脑中的情绪中枢关系密切,而延迟满足则受控于抽象推理能力。因此,延迟满足往往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表现,也是情商的重要构成成分。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强,他们能够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的实现。因此,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压制,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后来,研究人员对参加实验的孩子进行了持续调查,发现“不等者”则容易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在个性方面,更多地显示出性格急躁、缺乏耐心、孤僻、易固执、易受挫、优柔寡断的倾向,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友谊,都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成绩分数也较低。进入青春期后,在社交中容易羞怯、退缩、固执,优柔寡断,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

  

  “延迟者”较多地成为适应性强、具有冒险精神、受人欢迎、自信、独立的少年。两者学业能力的测试结果也显示,“延迟者”比“不等者”在数学和语文成绩上平均高出20分。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儿童,未来更容易发展出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较高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具有较强自信心,能更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压力和困难。在追求自己目标时,更能抵制住即刻满足诱惑,而实现长远的、更有价值目标。

  

  延迟满足是幼儿自我控制的表现之一,反映的是一个孩子在面临种种诱惑时,能否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控制自己的即时冲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延迟满足不仅是幼儿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和最重要的技能,也是儿童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更是伴随人终生的一种基本的、积极的人格因素,是儿童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

 

  【经典训练方法】

  1、礼物延迟范式(Gift Delay

  礼物延迟式主要是由FunderBlock及其同事设计并使用的一种延迟实验任务。具体实验程度如下:实验者给学前儿童出示一个包裹起来的礼物,要求完成一个拼图就可以拿到。在儿童做4分钟拼图游戏时,礼物仍在儿童的视线范围内。当拼图完成后,实验者忙于整理自己的文件纸(90秒)。如果在90秒的延迟期限内,儿童没有自发地拿去拿礼物的话,就给孩子礼物。

  

  2、代币法

  代币法适用对象为儿童。等孩子年龄稍大一点时,父母可以和孩子约定,如果买新玩具,要用平时积累起来的“五角星”来进行交换。“五角星”是平时孩子表现好的时候获得的“奖励”。一般在孩子积累到5次或10次后就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孩子每次获得“奖励”的过程就是一种等待。家中每次给予奖励的标准一定要统一,不能失去原则性。(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22b4920102dr4h.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迟延满足实验
子女教育要不误时机
2023心理学考研|复试打卡30天:如果让你为幼儿的家长开展一场关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讲座,你会如何展开?
培养儿童阅读习惯的九个建议
读完这篇文章,你敢不敢用棉花糖挑战一下孩子?
'棉花糖实验':孩子迟延满足背后是自律,5个方法养出自律好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