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和参与权

普天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是什么呢?有的父母是混沌的。难怪有人讲,现在的独生子女在父母的“爱心”掩盖下,成为生活上的皇帝,精神上的奴隶。当今广大年轻父母文化层次高,教育意识强,较易接受现代教育观、儿童观,表现出一种更高层次的爱——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做家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往往呈负相关的。我们每位做父母的,总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不懂事情,从小对他们吃的、穿的、玩的一应俱全,全然不顾孩子喜欢什么,凭大人的意愿一切包办。长期下去,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所以我们做家长的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探讨。

第一:要善于设身处地了解孩子的感受。我们不能认为他还是个孩子,没有主见,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极强的自尊心,不容许做父母的可以随便伤害。记得有一次,儿子在地板上搭了一个机器人模样的积木,这全凭他的想象而造就的,而我却在不经意中碰倒了它,这事非同小可,他放学回家一看没了,就大哭大闹,斥责我为什么拆掉他的玩具。我再三结实是妈妈不小心碰倒的,可他就是不相信,而且非要我向他道歉不可。从这件小事看出,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在没有征求他的意见之前,不能因一件小小的成果而随意破坏,也不因一件不起眼的事情而忽视它。而由此对孩子心灵上所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当孩子玩兴正浓时,不让他有一个思想准备的过程,而你突然要他立即刹车吃饭,岂非挫伤他的兴趣和自尊吗?迫于父母的尊严,表面上孩子是服从了,但心里不服,这样的高压手段只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造成犟头倔脑的脾气,到那时家长就会有真的烦恼了。

第二:要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自我意识发展,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来试试,只要没有危险的因素,就应该满足和鼓励孩子自己操作的要求,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他们早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还能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从中使他领悟到生活中必须注意的细节,言传不如身教,从而使他们有一种自己能做好每一件事的成就感。

第三:让孩子参与各种问题的讨论机会。我们都认为孩子没有经验,跟他们没什么可讨论的,其实家庭中有许许多多的事可以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参与和锻炼。参与对孩子来说,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再说,每个孩子的潜在能力,只要心理环境宽松,表现机会充足,孩子天生的聪明和灵气就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就能向自信、能干的方向发展。反之,剥夺孩子各种参与机会,就会造成孩子心理消极,缺乏自信,这都是因为我们父母平时包办过多,孩子参与生活自理、家务劳动、家庭决策等的机会太少了,许多生活习惯的养成就从我们生活中的点滴开始的。

对孩子多一点理解,多一点信任,多提供一点参与的机会,只有这样,父母才有可能让孩子从小沐浴尊重的甘露,心情舒畅,兴趣广泛,自信自强。

 

 

http://www.pallasa.com/jzxt/62603.s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谨防教师子女教育的误区
7岁之前性格教育最重要
毁掉孩子第一招-包办
对子女教育的失误
每个家长,都应该把这四句话告诉孩子
如何帮助孩子时刻充满自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