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突破中等生的学习瓶颈
  

    很多中等生的情况往往是:学习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却很难进一步提高。那么,他们的问题到底出现在了哪里?又该如何突破这个学习的瓶颈呢?这是很多学生和家长以及老师所面临的困惑问题。

    我有一名初一的学生,名字叫周田。在班上的成绩为中等偏下。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的成绩为:数学60多分,语文和英语皆为70多分,副科成绩一般。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在我们四中网校学习有两个多月了,和以前的老师关系很好,比较喜欢那个老师。孩子个性很活泼,性格外向,生性很要强,自尊心也极强。母亲对其要求很严,期望也很高。上初中之前,母女关系非常好,相处很是融洽。但自从上了初中后,母女俩关系开始慢慢地紧张起来。母亲认为女儿不但不像以前那样听话,反而越来越叛逆。其中,最让母亲不满意的是女儿的成绩。因此,为了提高女儿的学习成绩,母亲可谓费尽周折。当母亲向我谈起女儿时,很是无耐。她不明白为什么在女儿身上花了那么多的心血,而女儿却毫不领情。孩子也是很委屈,她觉得自己失去了自由,每天的事情妈妈都给安排好了。她好像是活在妈妈的世界里。连周末妈妈也要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孩子的父亲是在外地工作的,平时很少回家。虽然父亲不在身边,但女儿反倒对父亲感觉特别地亲切!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女儿更愿意打电话向父亲诉说。

    在这个案例中,由于学习成绩的问题,母亲和女儿之间产生了矛盾。学习好像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而反倒成为了母亲的事情。更多的时候,学习成为了一件应付母亲的差事。母亲的辛苦付出,并没有得到女儿的理解,而孩子的无奈,也没有得到家长的包容。由于不了解,而出现了不理解以及不谅解,这最终导致了母女关系的紧张。从母亲的角度来看,由于丈夫常年在外,所以,照顾孩子和家庭的重任就压在了自己的肩上。因此,她会把更多的精力和希望放到女儿的身上,对女儿的期望值很高。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生活或者工作中出现不如意的时候,并容易把这种无端的情绪带到家里来,而女儿此时就成了她的出气筒。更多的时候,母亲的这种心理发泄是无指向性的。然而,其可怕的结果是:这种不可理喻的抱怨或是牢骚,会伤害到彼此的感情和孩子的自尊!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往往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会遭到来自老师或是同学的排斥和不认可,回到家里,她又要承受来自母亲的唠叨,所以,心里是非常痛苦的!在这种情况下,她的学习动力是不足的,甚至认为学习是母亲的事情,所以,有时会以成绩的不理想来对母亲进行抗议!

    所以,这个案例首要解决的不是如何提高学习成绩的问题,而是需要和孩子以及母亲进行有效沟通。如果家长没有减少唠叨,没有适度地放手,没有掌握必要的教育方式方法;如果孩子不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没有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没有增强学习的信念,那么,不但其成绩不能得到提升,反而母女间的矛盾还会不断升级。事实上,“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首先,我先找到孩子,跟她聊天,让她先认可我这个新老师,把我当成一个朋友。同时告诉她,成绩并不意味着什么。不管考得怎么样,每次的成绩都要如实地告诉老师,如果考得好,那么我们要再接再厉,如果考得不好,那我们就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这样就消除了孩子的疑虑,积极地肯定她的付出,关注她的学习过程,而不是以成绩压倒一切。慢慢地,我和这个孩子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她认可了我这个老师,而且,有心里话都会向我诉说。在学习上,她很听我的话,每次布置的任务和作业都会按时完成,而且效率也一步一步地提高。因为,这些任务和作业都是我和她商量之后而布置的,前提是她能够完成,而且是自愿想去学习。所以,完成起来感觉很轻松。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过了很多的磨合,很多的交流,最后才找到了适合她的学习计划和方法。其次,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和其母亲进行交流,而且我们的交流次数很频繁。对于母亲的付出,我深表理解。但是毕竟教育孩子,不能急于求成!可以说,我们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都是原生态的。严格意义上来讲,家长也是一种职业,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需要掌握方式方法的。孩子正值青春期,有时出现逆反心理是很正常的,作为家长,我们有必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喜欢追求自由,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喜欢追求新颖和刺激,而且比较容易冲动等等。而成年人由于有一定得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做事往往会循规蹈矩,在很多事情上,喜欢以家长的身份自居。所以,当青春期遇到更年期时,各种矛盾就会接二连三地出现。所以,给其母亲的建议是:第一,要降低对孩子的高要求,不要总以自己对事物的好恶标准来评价孩子,要让孩子学会自信,先成人再成才;第二,不要给孩子过分的爱,要适度的放手,不要事事过问,给孩子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第三,适度惩罚,保持家长的威信,刚柔结合;第四,经常和孩子沟通,虽然不期待代沟会被完全填平,但至少我们可以增强与孩子之间的感情;第五,由于未成年人的动力系统、认知系统以及情感系统等发展得并不完善,可塑性很强,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家长担负着正确引导孩子行为的职责。

    通过交流,母亲后来的态度和观念改变了很多。在孩子学习问题上,她会尽量听取老师的意见,而且学会了适当地表扬孩子。每天的家长签字本上,我看到的更多是母亲对女儿的赞赏之词!于是,我就趁热打铁,把学生和家长叫到一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母女俩都各自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如实地说出来。这样的交流方式,让大家都乐于接受。当孩子了解到母亲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后,心里很是愧疚。而母亲也觉得应该还给女儿更多的自我空间。

    心理的包袱慢慢地放下来了,孩子觉得,她不但是为自己而学,而更多的是为父母而学。有了这种坚定地信念,她比以往更加刻苦地学习,同时,也在一点一滴的进步。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成绩进步了20多名。本学期期中考试时,又持续进步了10多名。我想,这其中的功劳也得算母亲的一半!

    在这个成功的案例背后,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中等生的基础知识是比较牢固的,他们的提升空间也很大,但往往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他们的成绩好像总是停滞不前或是有下滑的趋势。很多父母在这个问题上,往往也是伤透了脑筋,但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许成绩的问题,并不单纯是学习上的问题,很可能是孩子心理上的问题。所以,要提高孩子的成绩,不能治标不治本,一定要找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出现在哪里,这才能对症下药。在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是需要得到尊重的和肯定的。一个人的信念越强,往往他的成功机率也是越大的。同时,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在10岁以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20岁以前,是孩子对父母的轻视期;30岁以前,是对父母的理解期;而30岁以后,则是对父母的深爱期。我们可以看到:1020岁这个阶段,是很容易与父母发生冲突的时期。所以,作为家长或者是老师,我们都应该了解有关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便我们更好地去引导孩子。(黄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突破学习“瓶颈”期
晚上和孩子吵完架,家长比孩子更脆弱
今年高考2位母亲火爆全网,一个头发花白,一个姿态优雅
青岛15岁女孩弑母真相曝光,心理学家:原生家庭破灭致心理创伤
一顿饭我果断拆散了女儿初恋,9年后女儿:妈!我逃过了一场灾难
不同高考生 如何突破瓶颈快速提高英语成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