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独立发展孩子健康的人格?

 

 

  有时候孩子不听话,是其独立自主要求的体现。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去做。早晨起床帮孩子叠被,上学前帮孩子准备学习用具,有时经常还被孩子埋怨忘了帮他准备某些学习用具。

 

要知道,孩子并不是生来就是这样依赖父母的,他们的依赖性一般来说都和父母的包办代替有关。父母包办,代替得越多,孩子的依赖性就越强。反之,如果父母不插手孩子可以做的事,没有了依鞍,孩子就会自己动手开始做了。
  
  马俊峰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母都是公司总经理。在家里,马俊峰这根独苗简直成了“小皇帝”,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父母处处惟命是从,真是“顶在头上怕摔了,含在口中怕化掉”。
  
  娇生惯养,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小皇帝”一天天长大,却什么事都要依赖父母,已经上四年级了,还让父母背着走。这时候,父母才觉察到了溺爱孩子的害处,这样下去,不用说马俊峰成才,就连生活自理都成问题。
  
  夫妇决定改变一下爱孩子的方式,以使孩子得到正常发展。应当说,夫妇俩教子观念的转变并不为迟。可是,他们却不该由溺爱的极端走上严加限制的极端。
  
  有一天下午,“小皇帝”要买一只汽枪,父母没答应。又一天,马俊峰捂着肚子,硬要钱去买哈蜜瓜吃,得到的却是两只白眼。再有一次马俊峰要玩遥控飞机,伸手去爸爸口袋里掏钱,没想到竟挨了一巴掌……
  
  夫妇俩严格地“控制”着儿子,连一些正当的要求也不肯满足他,这巨大的反差,使儿子产生强烈的不满和怨恨。有一天,他趁父母不在,撬开大立柜,摸出10张“大团结”,就到街上吃喝玩乐去了。
  
  夫妇俩并没有察觉到儿子的异常行为,反而为儿子不再像从前那样伸手了而感到很满意:还是严点儿好,这孩子还懂得父母心。夫妇俩哪里知道,儿子自从第一次偷拿钱以后,便变得毫无顾忌了。
  
  他由偷拿几十元钱发展到偷拿上百元钱。甚至把大立柜里一张3000元钱的活期存折都拿走了。夫妇俩终于发现了儿子的“秘密”,顿时火冒三丈——父亲抡起了巴掌,沉稳的母亲也动了拳脚,直打得独生子哭天叫地,好不悲凉。
  
  饱尝了皮肉之苦的“小皇帝”开始对父母疏远了,常常饿着肚子也不回家吃饭。这时,一帮小哥们围上了他,他们给他饭吃,给他钱花,并引诱他偷窃掏包。
  
  马俊峰被人当场抓住手腕三次,只是被偷者见他年纪小,没忍心对他大动干戈罢了。马俊峰并未引以为戒,痛加改悔,反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先后4次进了收容所。
  
  上述案例是一个过于控制孩子酿造的悲剧。假如因为这样制造出了不听话的孩子,那么责任应该谁来负呢?自然是父母。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一天父母会发现,喂饭时,孩子把头躲开,并伸手抢你手中的筷子或勺子。孩子的动作告诉我们什么呢?那就是他要自己吃饭。
  
  如果父母不理会孩子的动作,还是一贯地给孩子喂饭,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也没有兴趣自己学着吃饭了。而智慧型的父母从孩子的动作中觉察到孩子的需要,并为孩子做好了自己吃的准备。
  
  如准备好了不怕掉坏的碗、适合孩子使用的筷子和勺子、适合孩子坐的椅子。当孩子再吃饭时,父母就不喂了,而是让孩子自己拿着勺子或筷子吃饭。尽管孩子的动作显得十分笨拙,但每一个动作都是很认真的。当他把第一勺饭放到嘴里时,他会体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快乐体验。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其实,父母们只要肯放开手,就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能做许多在父母看起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要想让孩子具有自主性,要想孩子减少不听话行为,父母应该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事情。至于父母应该具体如何做,教育专家给了如下建议:
  
  1、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孩子当然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有这样一位母亲,孩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送他上学还要费力地背着他走,直到离学校几十米远的地方,因为怕老师看见,才不情愿地把孩子放下来……
  
  如此被母亲呵护长大的孩子,他的自主性从何谈起呢?作父母的,应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扩大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如鼓励他自己找朋友玩,让他在这个空间里自己当主人。
  
  2、给孩子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培养孩子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肯定是要失败的,但采取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3、给孩子困难,让他自己去战胜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在穷困家庭的孩子,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父母应多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让孩子去解决;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难,也要求他自己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应对未来的能力和意志。
  
  4、给孩子冲突,让他自己去解决
  
  和成年人一样,孩子在一起也难免有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当孩子向父母诉说自己遇到的诸如人际交往之间的矛盾时,父母应鼓励孩子去面对它,指导孩子自己去解决,而不是回避它,更不宜由父母代替孩子解决问题。
  
  5、给孩子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选择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但不少父母怕孩子选择错误,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不可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父母应主动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并告诉孩子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6、给孩子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创造是自主性的最高层次的表现。孩子的创造性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同样需要父母的积极引导和巧妙激发。有一个孩子特别爱玩泥,而且能捏出一些花样来。
  
  于是父母主动给孩子买了各种各样的泥塑和橡皮泥,对孩子说:“你要玩就好好学、好好捏、好好练,要有新点子。”在父母的鼓励下,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初中毕业时,已经能轻松捏出栩栩如生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并以此特长考上了工艺美术学校。
http://www.zhibeidy.com/2015/0430/28753_4.php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好三点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华裔夫妇杀死并腌制5岁女儿:妈妈,我不想死...…
孩子不听话,“打击教育”不可取,3个关键点让孩子听话又有主见
做母亲,杨澜重视培养孩子健康人格和思维方式
为什么你的孩子总是长不大?值得父母深思!
如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