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
 

——南平市关工委家长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课件稿)

范阳善

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早上好!欢迎各位参与我们的学习和讨论。我们今天将学习讨论如何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幼儿期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家庭教育要点,儿童焦虑症和儿童多动症的调适。

(一)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讨论今天心理健康课程的第一个话题:如何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

什么是观察和观察力?观察力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观察力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观察力的基础是什么?如何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让我们一一来学习讨论。

一、什么是观察、观察力及观察力的评判标准?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感知活动,是感知的特殊形式和高级形态。

观察力是全面、正确、深入地观察事物的能力,是感知能力发展的精髓。

观察力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意义。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理论的概括和创造性的思维。观察能力的高低反映了孩子感知能力的高低,也是孩子思维能力发展高低的表现。

观察力的评判标准。良好的观察力应具备的品质或衡量观察力高低的标准:

1、目的性。观察是有明确目的的感知活动。  

2、条理性。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观察。  

3、理解性。观察是思维参与的知觉。  

4、敏锐性。善于发现“同中异、异中同”。

5、复杂性。特别留心那些意外的情况。  

6、精确性。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观察的事物。

二、观察力的基础是感觉和知觉

没有感觉和知觉,人就丧失了观察力。

人类之所以能够充分感受多姿多彩的外部世界,并能对瞬息万变的周围环境及时地作出适当的反应,首先要归功于我们有能够接受、识别、贮存和加工来自环境信息的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是认识过程的起点,研究感知觉的发展,增强感知觉的效果,发展观察力,对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和提高孩子的认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什么是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什么是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由于客观事物的整体与属性是不能分割的,因此感觉和知觉二者也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2、感觉和知觉的种类及其作用

人类的感觉共有11种:其中外部感觉有8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温觉、冷觉、触觉、痛觉。内部感觉有3种:平衡觉、动力觉、机体觉。

知觉的种类:依据分析器在知觉中的主导作用,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知觉等。依据知觉所反映事物的存在形式,可以把知觉分成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此外知觉还有一种特殊形态——错觉。

感知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开端,是一切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感知也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身的知识来源。离开感知,认识就不能深化,人类也就谈不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感知与观察的关系及其联系规律

感知与观察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间有哪些联系规律呢?

一是强度规律。感官接受的刺激强度是否适宜会影响观察效果。  

二是差异规律。感知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区别会影响观察效果。

三是活动规律。感知对象是否处于活动状态会影响观察效果。

四是组合规律。时空上接近或相似的刺激所组成的感知对象会影响观察效果。  

五是理解规律。言语指导下的理解作用会影响观察效果。  

六是协同规律。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可以增强观察效果。  

三、帮助孩子提高观察力的方式方法

1)通过培养兴趣,引发观察。

2)通过提出问题,诱发观察。

3)通过激发好奇心,引导观察。

4)通过鼓励表达,促进观察。

5)通过发挥想象,加深观察。

6)通过验证所学知识,跟踪观察。

7)通过纠正毛病,培养观察。

8)通过明确目的,提升观察。

(二) 
      现在学习讨论今天心理健康课程第二个话题: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及家庭教育要点。

我们讲的幼儿期主要是指3-67岁的儿童。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快速发展时期,具体表现在:儿童的身高、体重、大脑、神经、动作技能等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大肌肉的发展已能保证儿童从事各种简单活动;儿童直觉行动思维相当熟练,并逐渐掌握具体形象思维;儿童词汇量迅速增长,基本掌握各种语法结构;儿童开始表现出一定兴趣、爱好、脾气等个性倾向以及与同伴一起玩耍的倾向。

1、幼儿期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1)幼儿情感的发展:

一是幼儿的情感不断丰富且深刻。

二是幼儿情感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三是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得到较大发展。

2)幼儿个性的发展:

一是个性倾向性初步显现。

二是个性心理特征开始形成。

三是自我意识得到发展。

四是经历人生的第一、二叛逆期。

2、幼儿期儿童的家庭教育要点

1)重视儿童基本品德教育。

2)加强儿童营养保健和体育锻炼。

3)抓好安全教育,减少儿童意外伤害。

4)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5)增强社会适应性,培养儿童抗挫能力。

6)丰富儿童感性知识,激发早期智能。

7)掌握应对儿童叛逆行为的方式方法。  

应对儿童叛逆行为的方式方法:

一是弄清原因。叛逆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独立性增强的表现;发脾气是孩子与大人交流。

二是学会包容与尊重。不能以暴制暴;家长要做控制自己情绪的榜样,让孩子慢慢从父母身上学会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是转移注意缓解叛逆情绪。适时转移孩子注意力;用选择题代替指挥命令;让孩子多参与一些活动 

四是制订规则提出要求。关爱但不溺爱;对孩子不合理要求,要清楚表达避免含糊不清。

                                  (三)       
        现在学习讨论今天的第三个话题:儿童焦虑症和儿童多动症的调适。

关于儿童焦虑症

1、什么是儿童焦虑症及其表现。

儿童焦虑症是在无明显原因下发生的发作性紧张、莫名恐惧与不安,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是一种较常见的情绪障碍。据一些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发病率在3-8%左右,女孩多于男孩。

患有焦虑症的儿童往往过分敏感,自我评价低,做事优柔寡断等,容易引发儿童退缩、过度顺从、暴怒、恐惧等行为的发生。长期过度焦虑会影响儿童正常的人格、智力和身体发展。

儿童焦虑产生的临床表现:

婴儿早期的儿童焦虑症多表现为烦躁、好哭泣或吵闹,难以安抚和照料,不易抚养,气质上多属于“难养育型”。

婴儿晚期以后易表现为害怕、恐惧、或有大祸临头的不祥感觉。行为上表现为胆小,不愿离开父母,纠缠母亲。

上幼儿园时显得辗转不宁,惶恐不安,哭泣。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胃肠功能紊乱,时有呕吐、腹泻,或营养不良的容貌。晚间入睡困难、夜眠不安、易惊醒、多恶梦等。

入学后有发作性紧张、恐惧,担心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焦虑不安、诚惶诚恐、对家庭不满、报怨或发脾气,同时拒绝上学,常有旷课、逃学现象发生。即使勉强到校也很少与同学老师交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学习成绩偏差。易与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和冲突而被斥责,常伴有恐怖症状、强迫症状。

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如呼吸急促、胸闷、心慌、头晕、头痛、出汗、恶心、呕吐、腹痛、口干、四肢发冷、腹泻、便秘、尿急、尿频、失眠、多梦等。

2、儿童焦虑症的原因

遗传因素:有家族性高发病率,大约20%的焦虑症患儿一级亲属中有焦虑症状。

社会心理因素:儿童早期社会化过程的人格形成与塑造极受父母影响,尤其受母亲的情绪与教养态度之影响。持续的压力可使儿童产生所谓"广泛性焦虑"和恐惧。

教育因素:有的对孩子过于苟求,有的对孩子过于溺爱,有的对孩子教育方法不当 

神经机能因素:本能欲望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得到满足而被压抑在无意识内,就会引起内在的冲突;大脑兴奋和抑制过程过度紧张 ,使已形成的条件反射消失,出现紧张不安等高级神经活动失调的征象。

3、儿童焦虑症的类型

素质性焦虑:这类儿童的神经系统往往发育不健全,对外界细微的变化过于敏感。

分离性焦虑:当孩子与亲属特别是父母分离时,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

期待性焦虑: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怕达不到家长预期的要求,担心受到父母责备而焦虑不安。

环境性焦虑:有的家庭由于大人感情不和,矛盾冲突多,使孩子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环境中,产生胆小、孤僻、不合群、易紧张等焦虑现象。有些则是父母自己的焦虑感,使孩子沉溺于低谷情绪中不得解脱,逐步恶化。

社交性焦虑:有的儿童每当与人接触或谈话时会紧张、

害怕、局促不安、烦躁焦虑,并企图回避。

境遇性焦虑:遭遇突发性灾难事件,儿童的心理难以承受,整天担心灾害再次降临头上,惶惶不可终日。

4、儿童焦虑症的治疗

1)心理治疗。查明发病原因,解除诱发焦虑的心理应激因素;采用支持、认知的心理治疗,将焦虑思维重新调整到正确的结构;消除家庭环境或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因素,克服父母自身弱点或神经质的倾向。

2)生物反馈疗法。帮助儿童进行自我全身的放松训练,使用生物反馈治疗仪更好。对年幼的儿童配合游戏或音乐疗法进行练习,效果也很好。

3)药物治疗。慢性焦虑反应,以心理治疗最为适宜。急性焦虑反应发作并较严重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焦虑药物。  

关于儿童多动症

1、什么是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疾病,心理学上称“脑功能轻微失调”,医学上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学习或游戏时缺乏一定的精神努力的持续力,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扰,有多动或冲动行为,严重的有健忘、攻击、破坏等行为障碍,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5-10%,男女比例约21

2、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1)注意力不集中。无论做什么,都丢三落四,做事情总是半途而废。

2)活动过度。活动过度、过分且往往杂乱无章,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最明显的特点是儿童无法控制自己的活动。

3)冲动任性。性格倔强、固执,情绪很不稳定,一旦受到挫折或不如意时则脾气暴躁,经常在学校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

3、儿童多动症的原因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多种多样。

内因:包括遗传的作用,学者们发现患儿的亲属中患多动症的人要比其它家庭的人多。还有些孩子在出生时或母亲怀孕时出现过宫内感染、缺氧,出生时的窒息等,可能造成了大脑的损害。

外因:外因也很多:父母关系不好,孩子学习困难、或学习压力过重等都可减弱脑的调节功能,促使多动症的发生和持续。还有剖腹产的孩子容易出现多动症,出生后营养过度也会导致多动症,其他还有铅中毒等原因。多动症的具体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4、儿童多动症的调适和治疗

1)心理调适。主要有支持性心理调适、行为治疗等:一是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二是充实孩子的生活内容;三是多鼓励孩子,减少孩子压力;四是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五是避免食用含铅食物。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当前治疗多动症较为有效的方法,但必须谨慎,应在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3)一般地说,6岁以下的孩子不能轻易确定为多动症孩子。千万不要把好动顽皮的孩子都视为多动症儿童。注意好动顽皮的孩子与儿童多动症的区别 

孩子顽皮与儿童多动症的区别:

一是顽皮儿童可以对其感兴趣的事情专心至志;但多动症儿童难以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即使是他最感兴趣的事也不行。

二是顽皮儿童在新环境中能够暂时约束自己;但多动症儿童却做不到。

三是顽皮儿童好动,有一定的原因和目的;但多动症儿童的好动却缺乏明确的目的,与当时环境不协调。

四是顽皮儿童作双手快速翻转轮换动作时,表现得灵活自如;而多动症儿童却多数显得笨拙。

五是顽皮儿童服用中枢神经兴奋药后,越发兴奋;而多动症儿童服药后却能较快地表现安静,多动减少。

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讨论如何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家庭教育要点。并学习讨论如何调适儿童攻击性行为和儿童学习能力障碍问题。欢迎家长朋友们参与学习讨论。

谢谢各位!

http://www.npsggw.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83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疫情之下学生心理健康防护教育
6招让孩子观察力倍增
孩子升小学前该做哪些准备?
学龄期儿童的几个方面特点
2015教师《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3.1小学生注意与感知的发展
如何培养观察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