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要学那棵松
 

彭敦运

   ——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站相怎样来的?为什么有人站着就有一种气度?为什么有的人站着就有一种威慑力?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教育孩子会站、能站,站得有气度?

三丫头进入大学的头一个月,学校军训。一接到这消息,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因为她从小理想中就有军人的威武,钢枪的神秘,迷彩服的斑斓,领章和帽徽的趣味。她一天几个电话,向妈妈报喜:我们过两天就要军训了。可是,神秘没有持续多久,麻烦来了,每天立正、稍息,向右转,向左转……长时间枯燥的队列训练,使孩子单调而疲惫。她受不了了。在坚持了20天以后,趁休整的时间,赶回了家。

“妈妈,我不读了,坚决不读了。”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前两天还神秘兮兮的她,竟然伤心地痛哭着,坚决不愿再到大学去了。

望着又黑又瘦的孩子,妈妈心也疼极了。我站在旁边,显得有些无奈。大学学生,要进行一个月的军训,老实说,我打心眼里是赞成的。如今的孩子,长期从食堂到教室,从教师到寝室,脱离社会,脱离工农,是应该接受一点意志的磨练,接受一点体力的训练,不然,他们怎么挑得起未来的负担啊,一个个长得像豆芽!

“累吗,孩子?”我走近她,关切地问。

“太累了,鬼大学。”她擦着眼泪埋怨着。

“每天训练多长时间?”

“五、六个小时,人都站不住了。”

“全班都站不住?”

“大部分都站不得了。”

“还是有少数人站住了?”

“他们体质好些。”

“那么说,你是属于站不住中的人?”

“那肯定啦,我拼不赢他们。”

“这好象不是你的性格哩,你不是从来不服输的吗?”

……她语塞了,转身离去。

第二天,没有谁动员,天一亮,孩子一跛一跛地拖着疲劳,悄悄地乘车上学去了。

这要强的孩子,她在大学里,一定不会差!

我把三姐军训的故事讲给儿子听,儿子不以为然地说,我肯定行,只是反复地问我:“她们有枪吗?她们打靶吗?”

看来,这小子眼里的军训,满是军人、枪与打靶,他哪里知道,军训的目的和训练的痛苦!

 

 “爸爸,我考考您。”

“考我什么?”

“立正。”

“立正?”

“我问您,立正时应该怎样?”小家伙脸上挂着汗滴,显然是放学后,离家最后的100来米冲回的原因,现在挺着小肚子,神气极了,大概是今天学习了关于立正的知识吧。

“站好就是了,是这样吧?”我故意也挺起肚子,高耸着肩。

“不对,大人还不会立正,真是!”他搬来一只板凳,站在上面,将我的肩头望下按,把我的肚子往里面推。“两脚靠拢,脚尖向外;腿挺直;收腹,挺胸,连这也不知道,您怎么学的?”满口大人的腔调。是不是听惯了老师抑或是家长的训斥,也学到了这般口气?

“哟,哪里是腹部啊?”

“腹部就是肚子。”我在他的指导下,纠正着自己的姿势。

“爸爸,您真棒,表扬您。”他鼓起掌。今天的小老师酝足了味。

我看着他想,你懂站,会站,能坚持这样站吗?怎么将学校学到的东西,化为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呢?说实在的,我一时间还真拿不出办法。

 

满天繁星,我与几个同事在门前聊天,这真是少有的恬静闲适。孩子依偎在旁边,听从福州回家探亲的军官,讲部队里的逸闻趣事。

“那时候,我们的哨兵一动不动,两眼直视前方,手里紧握冲锋枪,像铁铸成的一样,硬就是将几个印度兵吓倒了。”他说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印边境战争中,印度兵侵略到中国一侧,企图挑衅,面对着中国边防战士的坚定,被吓趴的故事。

“人呀,就是要有精神,就是要有气度。”小刘老师赞叹说。

“伯伯,打枪了吗?”儿子冷不丁插了一句。

“没有,小宝贝,用不着打枪,敌人就已经腿软了,倒下了。”

“真的?”

“我们中国军人,就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哩。”

“爸爸,伯伯说什么呀?”

他当然不懂什么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他才6岁哩。但是,他却要你解释什么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且记住了“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故事。

记住了这一故事的他,知道即使是站,也要站出个男子汉的风度,站出一个人的气质。后来上了中学,就是因为立正姿势好,成了护旗手。这也成了他的骄傲与动力。

好多年以后,我看到了他当年记录的一则日记,他从体育老师——他的舅舅那里学到了关于站立的姿势要求。

立正:

两脚跟靠拢,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中指贴于裤缝;头正,颈直,口闭,下颌微收,两眼平视前方。 

稍息:

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三分之二,两腿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以自行换脚。

胯立:

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说实在的,我也不懂什么是胯立。

再后来,他又长大了一些,对弟弟说,人的气质,在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中自己显露出来,站好需要毅力。站应该有站相,坐应该有坐相……站时,就要像门前山边的那棵松。

我突然想起,在我少年时期,不是听过这样一句京剧唱词:“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毅力傲苍穹……”

http://blog.163.com/pengdy2011@126/blog/static/5115940920128287232263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体肌肉锻炼大全(图)
散打基本拳法和摔法
25岁之前长高的方法
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
练习易筋经、健身如意操、健骨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