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一)家庭成员要加深相互了解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了解是教育的基础,家庭成员在这方面的优势在于,不是知根知底,就是朝夕相处。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平时多交流,在相互教育中,增强教育效果。

    了解孩子更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和前提。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和当前的思想实际,提出教育要求,确定教育内容,选用教育方法。要避免家庭教育中“成人化”和“一般化”。家庭成员在了解过程中,要做到客观、全面和深入,防止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的出现。特别是父母要按照孩子的本来面貌对待他,防止、减少和消除“成见效应”。

    父母根据孩子的特性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能够弥补学校教育面对集体授课、个别对待不足的缺陷,因人而异地对子女施以教育、训练,就能为子女的健康成长查漏补缺,促进其全面发展。如果不按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只从家长的主观意愿出发,盲目地对孩子实施教育和训练,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导致家庭教育工作的失败。现在有的家长喜欢把十四、五岁的学生当成四、五岁的孩子去娇惯,当然会妨碍孩子的成长。反过来,想让+四、五岁的孩子能像四、五十岁的人那样成熟,那样自律,于是便严加要求,拔苗助长,动不动就着急、上火、生气,显然也会妨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一定要利用血缘亲情的特殊关系,多同孩子交往、沟通,不仅了解他们的物质需求,更要知晓他们的内心渴望,再根据他们的性格、智能、爱好等等特征,在家庭教育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为孩子的成才拓展一片天空。

    (二)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实施教育

    个性是指一个人经常出现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和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和性格等两大成分。父母要注意培养和尊重孩子的独立个性。独立个性主要是指成为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所应该具有的某些基本品质、情操和个性特点。

    在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中,需要各行各业的专家和人才,正如俗语所说:行行出状元。而各行业对人才在个性特征、基本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是不相同的,如:科学家,应该具有探索新问题、敢于求索未知事物的基本个性特征;发明家,应该具有善于独立思考、敢想敢干、不怕挫折和失败的基本个性特征;优秀运动员,应该具有不怕吃苦、刻苦锻炼、勇于攀登高峰的基本个性特征;企业家,应该具有开拓进取、善于社交、忙中不乱、善于筹划经营的基本个性特征;政治家,应该具有深谋远虑、智勇双全、胸怀开阔、博学多才、意志坚定、联系群众、严守法度、机智善变、临危不惧等基本个性特征等等。家庭教育可以有意识培养孩子成为某一方面的人才,这就要求父母要善于学习,具备或深知某方面人才应具备的基本个性特征,根据子女的独立个性,严格要求孩子朝着这一方向发展,为培养优秀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则企图通过孩子圆自己未实现的梦,当然,当自己的梦和孩子的兴趣以及素质相统一的时候,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人类社会就是在下一代圆上一代人的梦,下一代不断超越着先辈中进步的、发展的。宋代苏轼、苏辙超越了父亲苏洵的文学成就,近代梅兰芳的孩子梅葆玖、梅葆玥同样在京剧艺术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当自己的梦和孩子的兴趣、爱好、素质、特长不一致的时候,家庭教育就可能出现偏差。一些父母认为自己是长辈,是家庭中的领导者,强迫孩子服从自己,扼杀了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如有的孩子嗓音好,表演素质好,自幼想当演员,可是他的爸爸做的是书法家的梦,就是瞧不起演员,说那些卖艺的、唱戏的都属于下九流,宁肯让孩子扫大街,也不去做戏子,于是硬逼着儿子练书法。有一部分人的某方面天赋和才华,就是小时候便被父母扼杀掉了的。因此,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依照孩子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这不是老子、儿子谁服从谁的问题,而是老子、儿子都要顺应自然,遵循规律,都得服从真理。孩子无论在哪一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都是一代人超过了一代人,同样是圆了比自己更有作为的梦,都是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

    父母培养孩子独立个性的主要方法是:创造一定的环境和教育条件,鼓励孩子勇于实践;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和耐心的训练工作;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以家长个人的兴趣、爱好、意志为标准来培养孩子的个性。马厩中培养不出千里马,要驯出千里马,就需要让马自马驹时起就到应到的大草原中去驯练;要把孩子培养成才,就要放手让孩子到他能施展才华的场所去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形成独立个性。

    (三)特殊孩子要进行特殊培养

    对特殊人才要特殊培养,这是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

    根据心理学工作者的调查表明,智力是按正态曲线的方式分布的,两头尖而少,中间广而多。智力超常者约占千分之三,智力特别低的也占千分之三。有意思的是,这一现代心理学的科学形态的研究,竟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夫子对智力差异的论述不谋而合。为此,我们就必须考虑两头的这部分人的教育问题,特别是这部分孩子的教育,要根据他们的特点、特殊性实施教育,才能发挥他们的特长,为国家培养人才。家庭教育面对的是独立的个体,更有利于对这部分人实施特别的教育。

    对于弱智儿童有专门学校,通过接受特殊教育使他们得到发展;对于残疾儿童也有一些专门学校,如聋哑学校等,家庭教育就要配合这一工作,在家庭的环境中对他们实施爱的教育、有针对性的训练,帮助他们尽可能地健康成长。同样,对于智力超常儿童,也应该让他们进入专门学校,接受超常教育,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自从1 978年3月8日,21位少年被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为我国首届少年班大学生,到1995年,中国科技大学已招收18期共631名少年大学生。班主任老师介绍说:已毕业的前13期465名少年大学生,在校时考取国内外研究生的占71%,加上离校后考取的,达到90%左右,其中80%以上都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在这个优秀的群体中,出现了我国年龄最小的11岁大学本科生,1 5岁的研究生,16岁的留洋博士生,24岁的副教授,28岁的正教授。少年班办学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于这一部分孩子家庭教育也不能忽视,应该说,正是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些孩子的智力才得到了早期开发,并显示了智力上的优势,家庭教育更要注重这部分孩子的品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生活能力培养,这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所在,是能否使这些智力优秀的孩子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的关键所在。

    总之,只有在家庭教育中认真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坚持向子女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科学育人的成效。

http://jiguang.ci123.com/blog/truyuym/entry/45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人是这样教育出来的
黄怀宁:家庭教育中的八个大于号3
良好的性格怎样培养
家庭教育的8大注意事项
家庭文化氛围影响儿童智力
名人教子: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及缺失现状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