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为学生“减负”

 

       最近,教育部颁发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引发了社会热议。我觉得,这十条规定总体上看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我提出一些问题,与大家一块儿探讨:

       1、为什么只提小学生减负?给人的感觉是中学生是不用减负的。其实,中学生的实际负担更重,因为中学生面临中考、高考,竞争激烈,压力非常大。也许还要出台“中学生减负”的专门规定;也许小学生减负好做一些,先从小学生抓起。但是,这缺乏整体布局,小学生单学段行为,很难有效。

       2、为什么作出“不留家庭作业”这样一刀切的规定?这是社会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其实,学生的负担分为“心理负担”和“学业负担”两种,“家庭作业”与学生负担并不是必然和全相关的关系。我们要懂得:任何学习都是有负担的,从逻辑上讲,负担与质量之间是一种必要条件判断的关系。那就是说,没有负担,就不会有学习质量;有了负担(如果负担过重,或负担不科学),却未必有学习质量。负担与质量之间不是正相关的关系。所以,留不留家庭作业,不是“减负”的有效手段。精选、适量、高质的作业会给学生很多的收获,而不会是负担。

       3、为什么把“不考试、减少考试”作为减负的重要手段?现在升学(中考、高考等)都要考试,社会(公务员、干部、各种执业证)都需要考试,说明考试有存在的意义。其实,考试是检测人的学习质量、能力的重要手段,关键是要解决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考试具有检测学生学业完成度,向上一级学校选拔输送学生的双重功能。现在还不能取消考试,学生还必须面对考试。因此,我们不能回避考试,教师还要科学地研究考试,把学生参加考试当成学生接受社会检查的一次实践考验,当成学生发展能力的一次检验。我们要把“对学生的考试负责与对学生终生发展负责”有机地统一起来。

       4、为什么社会一些人认为“学校减负会增加家庭负担”?  现在升学的门槛没有变,导致原来的校内竞争变成了校外的竞争。减负可能只减了学校、教师的负担,却增加了孩子和家长的负担。其实,现在学生的负担不仅来自学校,更来自家庭和社会。当今社会各种培训班十分火爆,许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把孩子送去课外培训,晚上和双休天都被占。而这种培训是商业行为,教学辅导良莠不齐,孩子们很难获得真正的收获。学校减负,会促使家长为孩子参加社会培训辅导的更多选择,学生的辅导还会加重。

       5、为什么有人提出“学校减负,对富人有利”?学校减负后,孩子的社会培训辅导会随之加强,这样,有钱人更有条件选择优质的培训辅导,享受更好的教育。农村(打工族)孩子、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可能没有条件选择高费的学习辅导。其实,这里既有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 ,还有一个学校怎样真正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学生“减负”要求教师具有科学施教的能力。 社会上有这样几种说法:①学生负担重,教师负担也重,恶性循环,抑制学生的发展;②学生负担重,教师负担轻,教师素质低,教学效果肯定不好;③学生负担轻,教师负担也轻,社会、家长担心这会误了一代人;④只有教师的负担上去了,学生的负担才会轻,这样教学效果才会好。我认为,“减负”的关键点在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效率,让校外辅导成为多余。用学校高效率、高质量的教育来“减负”,这才是我们追求的根本。

 

 附 :我在10年前写的一篇文章

                                   学生“减负”与教师素质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基础教育的一个顽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说了很多年,但实际收效甚微。这既有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社会注重用分数、升学率来评价教育质量等;也有内部因素的影响,如教育部门主要用分数来评价学校,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到位,教育方法陈旧等。面对各种因素对教育的影响,面对社会对学生“减负”的呼声,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做好教育自己的事。我认为,在教育管理者切实端正办学思想的前提下,提高教师素质是学生“减负”的关键。

 一、学生“减负”要求教师具有高起点的认识

对“减负”的认识,实质上是一个育人方向的问题。教师素质的高低,首先表现在教师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否能自觉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我们要站在为祖国未来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减负”工作,否则,“减负”就会走过场,甚至付出牺牲真正的教育质量的代价。

1、认识“减负”的目的

“减负”这一要求,是在我们跨入新的世纪,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挑战的国际大背景下提出的。“减负”的实施,关系到未来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显然,给中小学生“减负”不是一个简单的学多学少的问题,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祖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要认识到,“减负”首先要减去学生的身心负担。由于我们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有些不当,过重的、不科学的课业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尽管也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但付出的代价是很重的。那种过重的压力,压出了一批“差生”,压出了一批自卑者,压出了一批厌学者,压出了一批身体上的弱者。这样的教育不可能培养出能迎接现代社会挑战的人才。

我们要认识到,“减负”不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减少学习时间,减少学习内容,而是重在解决怎样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怎样科学地安排时间学习和怎样使学生“减负增效”的的问题。“减负”需要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更需要教师更新教育方法,使学生从单一的书本教育走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用新世纪的人才标准来衡量我们教育的成败。

我们要认识到,“减负”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一段时间里,我们对“高分低能”的研究比较多,而对“高分低体”、“高分低德”现象比较忽视。我们常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残品,德育不好出废品,德、智、体全面发展出优质品。其实,每一育的偏废,都是学生成长的畸形,尤其是“高分低德”对学生自身、对社会的危害更大。一位老教师说得好:园丁要均匀地给幼苗培土,一边重一边轻,幼苗在风雨中就会向一边倒下。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往往占据了他们全面发展的时空,容易造成学生畸型发展。“减负”的同时,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工作。给所有的幼苗都培上均匀的土壤,使学生能够经得起风雨而茁壮成长,这是我们教育者的神圣职责。

2、明确学生负担与教育质量的关系

任何学习都是有负担的,从逻辑上讲,负担与质量之间是一种必要条件判断的关系。那就是说,没有负担,就不会有学习质量;有了负担(如果负担过重,或负担不科学),却未必有学习质量。不难看出,负担与质量之间不是正相关的关系(不是负担越重、质量就越高),这好比射箭一样,弓没有弦,箭射不出去,弓的弦绷得紧,箭能够射得远,但弦绷得过紧,弦会绷断,这时箭就无法射了。学生学习需要一定的负担,但过重的负担,反而会阻碍学生的发展。

我们要认识到,“减负”要坚定不移地减去阻碍学生发展的那部分负担。一位教师开始经常批评学生作业完不成,上课没精神,于是她作了这样的尝试:她把一次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自己也按要求做了一遍。她发现,那重复的抄写,机械般的计算,枯燥无味的答问,两个多小时坐着不动的疲倦,使人产生心理的烦燥。从此,她改变了题海战术的作法,作业少而精、上课精讲多练,师生关系和谐了,教与学的积极性都提高了,教学效果更好了。

我们要认识到,“减负”要减去学生无效劳动的负担。“有负担,未必有质量”,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教师的不科学施教使学生的有些负担是无效劳动,并不能产生教育效能。例如,一次考试过后,教师要求全班同学不论做错做对、把考试题目再做一遍。也许这一负担并不重,但是,这一教学的安排对多数同学来说是无效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负担的有效性,否则我们的教育会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我们要认识到,“减负”不能忽视学生刻苦学习精神的培养。教师在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负担中,注意发挥教育的整合作用,用激励来激活学生自信和自尊。同时,也要用适当的劝戒来磨炼学生的耐挫力。培养学生具有勤奋好学的品质和顽强进取毅力,鼓励学生去执着地追求新知。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负担与质量的统一,使“减负”能够“增效”。

 

二、学生“减负”要求教师具有科学施教的能力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是为了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的重要举措。教师能否摒弃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用能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思路,新方法来改革教育工作,来科学施教,这是教师高位素质的表现。

1、增加教学的含金量

没有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只是形式上的减多少作业,控制多少学习时间,这样的“减负”实质上是无效的。社会上有这样几种说法:①学生负担重,教师负担也重,恶性循环,抑制学生的发展;②学生负担重,教师负担轻,教师素质低,教学效果肯定不好;③学生负担轻,教师负担也轻,社会、家长担心这会误了一代人;④只有教师的负担上去了,学生的负担才会轻,这样教学效果才会好。这些说法,从表面看,有一定的道理。但只要仔细一分析,却有些偏颇。这些说法只是形式上的判断,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用高效率、高质量的教育来“减负”,这才是我们追求的根本。

那么,是不是教师的负担重了,学生的负担就会轻了呢?这关键要看教师负担的含金量有多高。如果教师还只是用陈旧的教育模式来自我加压,对学生学习只是内容、时间上的减少。其结果要么是降低教育质量,要么是变相加重学生负担。真正的“减负”要落实在教师科学施教和学生自主生动学习上(其实教师也需要减负)。因此,“减负”要求教师具备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科学施教能力,以增加教学的含金量。

科学施教是教师素质的重要内涵,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转变中:

①教师要把单一的书本知识传授,转变为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体现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促使学生精神世界丰富、纯洁的过程;

②教师要把教学中对已有知识的复制,转变为对知识的生产、加工、包装,刷新,使之成为学生便于接受、乐于接受(并终生受用)的学习过程;

③教师要把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转变为学生学会知识检索、探求新知和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

④教师要把对学生进行单一的基础性学力的教学,转变为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教学过程;

⑤教师要把教育中的“师道尊严”,转变为师生之间和谐相融的独特生活体验的过程。

能实现这些转变,必然增加教师教学的含金量,师生“负担”会更有价值。师生关系融洽,教育内容的精当,教学方法的独当,学生负担自然会减轻,教育效果也会更好。

2、增强教师教育工作的吸引力

教师教育工作对学生吸引力的高低,也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的吸引力与学生负担的感受程度呈反相关趋势。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的吸引程度越高,学生的负担感受程度会越低。

我们发现,学生看动画片,能够集中注意力看很长时间;学生对哪一位教师有好感,就特别认真听她的课,哪怕作业多一点,也能无怨按时完成。这是为什么呢?显然,学生感兴趣的事,他们不会感到是负担(特别是心理上没有负担),学生不感兴趣、特别是强迫去做的事,哪怕再轻、再少,不是负担也会感到是“负担”。我们不能把负担看成是绝对的数量和难度的问题。教师应具备运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渊博学识和授业技巧来吸引学生、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力。这同样可以达到“减负”的目的。

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首先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师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决定于师生关系的好坏。例如,一位教师经常批评、抱怨班上一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个学生总觉得这名老师的作业多,负担重,从此怕见这名教师,不认真听这名教师的课,不做这名教师布置的作业,学习越来越差。另一位教师班上转来一名学习差的学生,第一次数学考试只得了20分,老师对他说:“不要紧,我们一起努力,下次争取得40分好吗?”这个学生答应了。他接受了老师的很多的单独辅导,比其他同学多做了很多作业,一个多月后的又一次数学考试,这个学生得了56分。老师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祝贺,宣布他是班上学习进步最快的学生。这个学生并没有感觉负担重,从此爱上数学学习,喜欢上这位老师,数学成绩不断提升,后来一直保持80多分。这两名教师的差别不只在教育方式的不同上,而在教育思想和个人素质的差异上,于是产生了教师对学生的吸引程度的不同,给学生的负担感受就不同,教育效果也不同。

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是减负增效的另一重要手段。有的教师有时习惯于用强迫的、照本宣科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这在短时间也许有一定效果),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一些校园流传着这样话:“不学不厌,不厌不学,越学越厌,越厌越学,学学厌厌,厌厌学学,何时学了不厌,何时厌了不学”。这种说法从一个侧面提出了“厌”是造成学生负担的问题。我们要努力改进教育工作,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激活知识,激活学生这一学习主体,使教师的工作更具有吸引力,这是我们实现高质量低负担的重要途径。

 

三、学生“减负”要求教师能运用先进的教育手段

一位英国科学家作过考证: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8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期是每10年增加一倍,目前则是每3年增加一倍。面对这迅猛发展社会,那种陈旧的教育手段已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教师能运用现代的先进教育手段来做好教育工作,是现代教师素质的重要标志。教师这一素质的具备,必将为“减负”注入活力。

 1、发挥教育评价手段的先进功能

学生的“负担”很大程度来自因教育不当所产生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大多表现在评价手段运用的不科学上。例如,我们以分数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这就造成了对学生分数歧视现象的出现。分数低的就是差生(其他方面也许并不差),使“差生”处于“陪读”的地位,他们不得不自卑、厌学。这是教育评价手段运用失误所至。

我到一所中学,看到学校制定的学生培养目标“八个一”的评价标准:“一颗博爱的心 ;一付强健的体魄 ;一身文明的习惯  ;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一手漂亮的中国字 ;一口流利的外国语  ;一份各科优良的成绩单 ;一项课外的特长。”我对其中“一份各科优良的成绩单”这一标准提出异议。学生成长目标应该对全体学生有效,学校每一名学生都能拿到“各科优良的成绩单”吗?这一评价标准显然只是对少数学生的。其结果只能“造”出越来越多的“差生”。后来,学校将这一条改为“一份有进步的成绩单”。这就非常好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每一名学生不断进步,这样的评价标准就会评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学生的心理负担会越来越轻。

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激励作用,教师要相信每一名学生都会成功。先进的评价标准是:能否评出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学生在压抑中,不是负担也是负担,在被动的负担中是不可能获得学习质量的。

 基础教育不是选优教育,教师要不受外界干扰,彻底转变观念,遵循基础教育全体性、全面性、合格性的原则,科学地发挥教育评价功能的作用。受管理部门偏颇评价的束缚,一些教师对教育评价的选择功能、淘汰功能运用得比较多。例如,在一次考前动员会上,教师号召学生人人都要争第一,这也许对学生是一种鼓励。但是,这只是选优标准所支配的作法。“第一”只可能有一个,不可能人人得第一,其实这对绝大多数同学并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如果教师换一种说法:看班上哪位同学进步大,以进步幅度论英雄,这样评价的激励会对每一名学生起作用。

2、有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教育的革命和学习的革命。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现代化手段来学习。这必将改变学生原来那些低效的学习方式,优化学习时空,使学习的“低负高效”成为可能.

 为教育的高效率提供了物质条件。现代化手段在教育工作中的运用,正在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同时,也正在给教育创造效率,这也对减负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根教鞭、一讲到底,教学以知识的记忆和复现为目标,以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性为评价依据,这样的教学最容易使学生产生过重的负担。现在计算机进入教学领域,人脑知识记忆的优势,遇到了知识外储化(电脑储存)的挑战;传统的精彩串讲,受到计算机程序演示的“嘲笑”。于是,有人提出“人脑与电脑分工”的设想;有人提出“人脑必须用新的方式来接受信息和组织信息”的论点;有人提出“计算机学科能够在教育领域一切学科发挥作用”的预言。其实,这一切已经在逐步变为现实。教师能够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来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够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来学习,不但能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而且能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

作为现代教师,我们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手段,并有效地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不仅自己具备这一能力,而且能够指导训练学生运用先进的 现代化手段来学习。这必将改变学生原来那些低效的学习方式,优化学习时空,使学习的“低负高效”成为可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师:不要指望再会有谁来拯救你
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调查报告
忻州市七一路小学开展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学研讨会
为中小学生减负、大学生增压叫好!
“减负”之蕴含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几点尝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