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16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系列之十六:的背后 
对于汉语中""字,人们有一个形象的释义,即为"架在心上的一把刀"。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 "",实质上就是精神自虐,也是对于社会的不负责任。
  中国传统中,一方面有许多劝导人们要" "的训诫,古训中就有"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的说法。另一方面,又总是希冀"青天大老爷"的出现,来为自己伸冤。 
在很多时候,忍实质上是对不公正、不道德的姑息、纵容,对于自我权力的放逐,对于自我诉求的放逐。李的妖言惑众,打出""的旗号,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一性格弱点。
  忍,可以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以"吃小亏,占大便宜"。可见,忍不是一种道德境界,而是一种处世伎俩。""常常发生在这样一些情况下:当受到不公正对待,而对方的势力过于强大时,"胳膊拧不过大腿",于是"";当自己受到非法侵犯时,自己暂时处于劣势,便只好企望"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当侵犯自身利益的对方惯常采用卑劣手段时,便采用"不与小人为仇,小人自有仇人"的自我安慰。我们不难从这几种情形中窥见到,""作为一种伎俩,常常与欺软怕硬的处世态度相联系,而欺软怕硬就很接近于流氓作风了。
  忍,实质上是缺乏公正的观念的表现。其目的是希冀以自己当下的忍来换取来日的好处,忍的结果是长久的自我压抑,并导致人格的扭曲,导致"外饰虚情,内恒愤忌;以君子始,以小人终"(陈独秀)的普遍的社会虚伪。当"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后,更加尖酸刻薄地对待比自己资历、地位低的人。""导致的,一方面是对于强权、暴行的屈服,另一方面是对于弱势群体的漠视。当强权、暴政发展到忍无可忍时,便采取一种极端的、破坏性极强的方式来发泄。中国历史上"一治一乱"的循环,与无原则的""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与民主的精神,服膺真理的态度相去甚远,甚至是大相径庭。""也无助于社会的和谐与安宁,更无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与可持续的发展。
  记得台湾作家龙应台写过一篇文章,标题是《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鲁迅先生对于旧时代的国民也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叹。一个""字当头的人,慢慢地怕也就变得麻木了,对不公正、不合理的事情见怪不怪了,你还能指望他疾恶如仇?那就更不可能指望他具有拍案而起、仗义执言、铁肩担道义的铮铮铁骨了。
  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对思想的钳制、对个性的压抑、对道义的践踏,使得人们人格萎缩了,主体性丧失了。今天,我们要建立一个民主与法制的国家,就必须大力倡导社会公正的观念,公正地对待所有的人,一切都应纳入法制的轨道,给人们更多的申诉冤屈、宣泄愤懑的合法渠道。
  在这里剖析和昭示""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其目的在于唤起人们对于"公正"作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的重要性和人们去自觉维护的必要性,以便使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公正,少一些冤屈;多一些清明,少一些阴暗;使神州大地成为朗朗乾坤,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而在这里,对""提出质疑,当然不是要人们斤斤计较、睚眦必报,而是要让公正的观念深入人心,并学会自由交流、平等对话、有效沟通,学会珍视建设性、创造性的冲突,要建立一套人们可自由表达意志的民主程序,建立起公正、合理的社会规范。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系列之十七:教师成长的策略 
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这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道理很简单,教师本身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如何有效的促进教师成长呢?我概括为如下四点:
一是大量阅读,仔细咀嚼。现在教师的阅读量大多太少,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工作量太大,没有时间也没有心境去阅读。但缺乏阅读习惯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也可以说是我们的教育存在的一个缺憾: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品质。
阅读什么呢?我认为中小学生教科书就是很好的读物。尽管我们的中小学教科书编排的还不很理想,但对教师来说仍是最好的读物。因为在中小学教科书中凝聚了人类的基本经验,那些内容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是构建我们精神大厦最主要的元素。中小学教科书上内容我们过去都学过,但今天我们的眼界发生了变化,我们的经验背景发生了变化,去阅读那些我们熟悉的材料,会有新的感怀和收获。温古而知新。对于教师,阅读各科教科书,还有一个重要价值便是,你可以在自己所教的课程中经常得提及别的课程内容。这样,就能更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学习内容,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世界的完整的理解。
除了阅读教科书,阅读一些优秀的教育刊物也是十分必要的。办得好的教育刊物上的文章,比较及时地反映了教育界同行们对于教育最前沿的思考,回推动你的思考和探索。
另外,要阅读一些滋养心灵、温润生命的书,特别是文学作品和思想随笔。那些文质兼美的作品,会使我们的内心变得丰富、细腻、鲜活和磊落。
如何阅读呢?我个人的经验是仔细咀嚼,再三玩味,反复推敲,需要掩卷沉思,一些经典的篇章和段落要熟读成诵。泛泛的阅读当然也必要,但如果没有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就容易流于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没有一定量的可以了如指掌、可以娓娓道来的篇章打底,就会缺乏根基,缺乏底气。
二是深入探索,自觉反思。在实际工作者,你总会发现一些问题,一些现象,你可以有意识地去作一些探索;自觉地实践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并不断地自我反思。有改变才会有成长,你总是试图要去改变一些做法,一些想法,而不是自我封闭,故步自封。比如,什么样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写作能力比较强?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写作能力是不是一定就强?语文的学习成绩与其它学科的学习成绩有多大的相关度?
三是及时总结,着力提升。要养成及时总结的习惯,收集、整理我们听到的、看到的、读到的有价值的现象和表达。古人讲,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万丈高楼平地起。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及时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我们就获得了成长。没有经过理性加工的经验(经历和体验)就可能是混沌的、模糊的,所以,经验的概念化是智慧发展非常关键一个环节。从感性到理性,这个认识过程不是一次就完结了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修正和深化的过程。教师成长的策略可以说是我个人经验的一个总结,这个总结不是一天形成的,它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也远未完成。
四是团队合作,真诚交流。一个学校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的精诚合作,互相真诚的分享和交流,对于彼此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巨大的价值。团队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使我们成长,因为在团队中我们形成了一种精神的氛围,一个心理的场域。有言道:湿柴在烈火中也会燃烧。
真诚的交流所导致的思想的碰撞和交锋,会使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会使一些主题和思想在我们的心中深深的扎根。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理论上深刻地揭示了交流、分享、讨论和对话在知识建构中的重要意义。比如说,一个学校的老师共同读一本书,每周有固定的时间来交流和分享,这样就有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思想交集的空间。老师们会自觉意识到:为了能在分享交流的时候有所贡献,就理所当然地要提高阅读的品质。通过在团队中的分享和交流,我们的认识深化了,我们的内心丰富了。有分享和交流内在需要,是教育力量的重要源泉,因为分享和交流的需要的反面是内心的麻木和枯竭,这也是教育的倦怠感产生的真正根源。
广泛阅读,仔细咀嚼;深入探索,自觉反思;及时总结,着力提升;团队合作,真诚交流,这是最经济、最有效,也是最可行的促进教师成长的策略。长沙的麓山实验小学、浙江金华附属小学、哈尔滨南岗区的复华小学、济南的解放路小学、杭州的胜利小学、北京的十四中、北方交大附中等学校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系列之十八: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 
上期回放重新审视教材的功能(517日郭晓明)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我的解释框架中,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而合作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竞争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则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
一、自主学习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儿个方面的恃征:学习者参与确切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带领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所谓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只有在如下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王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研究表明,如果学校强调的是合作、而非竞争,既不按智力水平分班、又不采取体罚的措施,那么这种学校就不太会发生以大欺小、打架斗殴以及违法犯罪等事件,同时也不会因为强调竞争而降低学习成绩。事实证明,要提高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有效的办法是促进他的情感和社会意识方面的发育,而不是单纯集中力量猛抓他的学习.
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共同工作来实践其社会技能。在合作式的小组学习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系列之十九:教育与启蒙 
启蒙是个有着多种含义的词,狭义的启蒙者通常是指从17世纪洛克开始,再18世纪康德、黑格尔达到顶峰的启蒙运动。而近代启蒙运动的核心则是弘扬理性、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与蒙昧、强调的崇高地位。在这一时期,一批知识界精英表现出对理性力量的最大信任,力图对欧洲的制度和信仰作出理性分析。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年)称启蒙运动为让光明照亮人类思想的黑暗角落、驱除无知和迷信的运动。在这里,康德道出了启蒙运动的一个核心方面,即强调个人应该独立地进行理性思维,而不依附于任何学派。教会和学院权威。  
启蒙哲学家们表达了对科学和理性的信仰,他们拥护人道注意,为宗教自由、思想自由和人身自由而斗争。他们强调个人的潜在价值,坚信个人能够通过理性之光完善自身和社会。启蒙哲学家将这些价值观念同非宗教倾向和对人类进步的信仰结合起来,为现代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可以肯定地说,启蒙运动是任何一个摆脱封建生活方式地国家在其文化发展中所必经地一个阶段。  
从最广博的意义上讲,启蒙的历程即是人从动物界不断提升的过程,是文明战胜野蛮的思想历程。因此,启蒙是一个随着历史的视界的拓展而需要不断解读的主题。所以,在后现代思想家看来,自近代以来,人失却单一的原始含义,不再是人类只是提出的最古老的问题,人分裂为语言、经济、生物的存在,成为科学知识的对象,成为理性的奴隶和近代文明的异化物。譬如法国思想家福柯一生所作的努力世纪上是在向西方理性与科学的不可一世的统治宣战。
如果说,在近代,启蒙是社会精英分子对广大民众的教化,而在今天,启蒙就有了自我唤醒、凸现个人独特性的新的内涵。启蒙的异议就在于重新审视和反思那些被压抑、被隐没的问题,去除权威话语和谎言对于人的蒙蔽和欺骗。不断地去蔽,不断地求得内心地敞亮于澄明,这正是从个人的意义上说的启蒙之含义。  
启蒙所照亮的教育当是对各种形式的霸权的消解——对理性霸权、科学霸权、知识霸权、话语霸权的消解。知识不再是对人体经验的强暴性的压抑力量,而成为一种解放人的力量。
当教育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批判地审视我们与真理地关系、叩问我们现实存在地景况,并审慎地规划我们行动地方向时,教育便获得了启蒙的意义,并真正有助于具有完整人性的人的生成。  
当我们的教育中不再有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我们的教育不再为流行的时尚所污染,不再有强求一律的评价标准,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品格和不断更新的内源性动力时,教育与启蒙才有可能真正联手去创造理想的人生和理想的社会。


引文来源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_教育读书笔记吧_贴吧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生的学习动力从哪里来?
教师文化(6)----教育人生
教师的六大素养
四好教师
​争做“四有教师” 做新时代引路人
理性对待困境,做快乐的教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