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家庭教育免费家长学堂 第十八讲: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的艺术

 

 

中华家庭教育免费家长学堂 第十八讲: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的艺术

编写:郭永文   整理:孙倩

主讲:孙倩

    孩子长到十一二岁,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孩子的生理发育开始成熟,心理发展趋向成熟,他们开始从更多的方面和更深的层次上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逐步实现社会化。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亲身体验到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巨大变化,错综复杂的内外矛盾困扰着他们的身心。这些矛盾是:
1)生理成熟前倾,心理成熟滞后,二者发展不同步的矛盾。
2)过高的自我评价与客观的社会评价不一致的矛盾。
3)要求独立自主的愿望与经济上的不能自立,生活上不能摆脱对家长的依赖的矛盾。
4)对他人的过高要求与过低的自我要求的矛盾。
5)要求尊重的成人感与社会经验的缺乏,行为模式幼稚的矛盾。
6)心理上的闭锁性与渴望理解和关心的矛盾。
   上述矛盾反映了孩子从父母的监护下摆脱出来,形成独立人格的痛苦过程。有的父母不理解孩子内心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对孩子反抗父母的情绪困惑不解,看到孩子表现无礼,以为孩子学坏了,用粗暴的态度企图压服孩子,这样做是极端有害的。要知道,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的个体是生物学意义的第一次解放。然而,他还不能彻底脱离父母的监护,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要求自立于社会,产生到外部世界抗争的动机,这是第二次解放,它比第一次解放有更重要的意义,如果这种抗争被家长的强制所压服,孩子未能从青春期开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那么,孩子的心理成熟和社会成熟将受到阻碍,适应社会和自立于社会的能力将得不到适当的发展,有的甚至因心理冲突和心理挫折长期得不到调整而发展成为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许多患精神疾病的成年人,究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青春期受到的不良教育和不良刺激。
    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其心理状态是矛盾的又是脆弱的,他们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尽管他们有要求独立的愿望,却又渴望父母的理解与关怀,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创造健康的家庭生活的心理气氛,对完善青少年的人格,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日本学者对这种家庭生活的心理气氛归纳为五个条件:

    1)从家庭的支配中获得适度的解放,父母和子女关系适应孩子的发育情况而变更,在心理上应近似于朋友关系。
    2)父母应适应社会。面对现代社会,父母应更好地适应。在生活态度方面,父母与子女间的世代差异不能过大。父母与子女在心理上的背反,感情上的对立,虽然由于年龄不同是不可避免的,但父母方面应尽量缩短这种距离。
    3)父母应当成为孩子的楷模。青少年虽然要求从家庭中独立出来,但在无意识中,仍受父母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而且,他们依照父母的夫妻生活的实际情况,描绘着自己将来的结婚生活和家庭生活蓝图,并形成了异性观和结婚观。父母幸福的夫妻生活,是使青少年形成理想状态的基本条件。
    4)家庭要有稳定感。如果家庭没有稳定感,青少年的感情生活就会受到根本性的损害。他们在家庭以外的活动中陷入情绪上的不稳定时,希望家庭是他的安息所。
    5)能使青少年产生适度的自信。他们由于对自己家庭的自卑感,不愿意把朋友带回家中。另外,家庭的生活态度和成员的态度,应以不使青少年产生过度的自卑感为好。(《大众文化与青少年教育》第29页)
    许多中年家长,面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当他们的权威第一次受到十一二岁的孩子挑战时,他们无论如何不愿意相信,那些不中听的话会从他们一向视若宝贝的儿女嘴里说出来,当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这种挑战时,他们的愤怒便本能地表现出来,打骂压服的事便经常发生了。同时,他们与子女的关系也紧张起来。为了使困惑得到合理的解释,多数家长是愿意接受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的建议的。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孩子也是一样,人们的个体差异是巨大的,然而,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只要把握住这个时期孩子最突出的心理矛盾,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还是可以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的。如果把千差万别的种种方法加以概括和提炼,那就是了解、理解、尊重、信任和宽容。具体说来,就是了解孩子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难言的烦恼;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用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孩子,避免无端的强迫、命令、压服和打骂;信任孩子的言行,信任孩子能独立自主地做出正确判断;宽容孩子因幼稚、不成熟缺乏经验,缺乏毅力和自制力而犯错误,做错事,或者把可以办好的事办砸了。
    斯普兰格在《青年心理学》卷首写道:“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象青年时期那样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他说:“没有任何人会象青年那样深陷于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象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必须善于与他们进行心理沟通,没有沟通,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而沟通的前提条件是互相尊重,家长处于主导地位,应当主动创造与子女进行心理沟通的氛围。如果家长能有这样的意识,即把自己当作领导者,把孩子当作受自己领导的下级,把自己平时在工作单位对上级领导要尊重和信任下级干部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对自己的自我要求,那么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一定会调整好的,一定会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孩子有什么话都敢与你说,都敢对你讲,你就取得了教育孩子的主动权。有一位教育青春期孩子颇有成效的家长在介绍自己的心得体会时打了一个比方,我认为是非常恰当的。他说:“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如同放风筝,没有绳子或绳子太短,风筝没有一定的活动自由,风筝是放不起来的,风筝绳子必须有一定的长度,风筝在一定的限度内可以自由飘动,风筝才会放得有声有色。然而,放风筝的人决不可以大撒手,一旦撒手,失去控制,风筝就会随风飘去,最后必将跌落下来,摔个粉身碎骨。”这位家长的寓意深刻的比喻,值得每一位初中生家长深思。
    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是很多父母最为头疼的事情,也是一个家庭在教育上的最大困惑,如果掌握不好,会给家庭、父母、孩子带来无尽的痛苦。
    因此,我们的家长学员要格外的重视对孩子的青春期教育。以下是为家长学员提供了《青春期孩子的心声》及《家长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应做到的六点》两个资料做进一步的学习。

请看一段“青春期:成长的烦恼”(视频资料)

青春期孩子心声
    1条:如果你们能放下架子,成为我朋友的话,我们可以更好地沟通;
    2条:我恳请你们多一些建议,少一些命令和指挥;
    3条:请不要第101次告诉我,某件事应该怎么做;
    4条:我需要你们的帮助,同时也需要独立的思考;
    5条:我会充分尊重你们的意见,但不要强迫我按照你们要求、模式生活;
    6条:包容我的错误吧,让我在穿越错误中获得更大的成长;
    7条:请关注我的尊严和信心,那真的很重要;
    8条:别为我找那么多榜样和英雄,我自己可以确定前进的目标;
    9条:你们就是我的榜样啊,所以你们的表现真的很重要;
    10条:给我一些机会,让我学习怎样关心你们,爱你们;
    11条:不要偷看我的日记或者抽屉好吗,其实里面没有什么让你们紧张的;
    12条:请允许我按自己的想法选择朋友,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13条:你们之间的和谐,对我心情的影响,比你们估计的要严重;
    14条:请给我一些时间发呆,也许我正在思考呢;
    15条:如果我是梅花,千万别让我在夏天开花;
    16条:给我一些机会,自己思考,自己选择,我需要亲自成长。

家长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应做到:

    1、家长要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树立新的亲子观,不要以家长的身份训斥孩子。
    2、掌握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家长的教育方法对青春期逆反心理的产生起决定作用,家长应避免唠叨。
    3、建立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教育孩子的观点一致,共同引导,家长以明朗、乐观、坦诚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感染培养孩子。
    4、正确处理严与爱、尊重与权威的关系。
    5、家长和孩子交流控制情绪,学会制怒,孩子的逆反有时就是家长盛怒激辞造成的,要以乐观的情绪满怀信心的教育引导孩子。
    6、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避免心理偏差。

http://www.zhjtjyw.com/kcms/blog/vblog?b_id=158060&u_id=45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隔代育儿出现分歧时,如何与老人好好沟通?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措施
孩子的焦虑抑郁障碍, 大多和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脱不了干系~
6-12岁孩子自杀率排名第二,学习压力和家庭矛盾已成最大内因
慧教育家长学堂有约——不做焦虑的家长
#心理 很多父母认为自己不教育孩子,孩子就会走偏,其实那是家长自己的焦虑! #家庭教育 #焦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