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调查问卷看家庭教育
 

北京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紫金杯奖获得者

政治教师赵明云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培养人才的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长期发挥作用的重要因 素。它对人才的成长对四化大业的成功,对民族未来的兴盛,都有深远的影 响。特别是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大军的异军突起,家庭更担负着重要的教育任务。
  九三年四月份,我在高二年级学生中搞了“关于家庭教育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对家庭教育的反映。下面谈两个大问题。

一、调查的内容及结果

在这次调查中,有 228 人参加,其中,有效收回 159 人的问卷。统计的 结果如下:
1.
家长对学校各项活动的态度:
A
、支持的占 56.6 B、不管,不闻的占 30.18 C、怕影响学习的占13.2
2
、家庭教育情况:
1)父母教育情况 A、父母意见基本上一致的占 89.18 B、父母意见不一致的占10.93
2)家庭教育的任务:
A
、家长只抓学习的占 16.38 B、在思想品德方面谈得少的占 31.03 C、在思想品德方面谈得多的占 52.59
3
、父母与子女的交谈情况:
A
、经常谈心的占 11.94 B、无话不说的占 9.4 C、有时谈心的占 59.30
D
、不想谈,婆婆妈妈不想谈,烦人占 18.86
4
、对家庭教育的评价: A、认为很好的占 25.16 B、还可以的占 64.15 C、不好的占 5.66 D、感到烦恼的占 5%左右

   
二、调查问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保持一致

从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态度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积极支持的可称为“顺教育家庭”,占 56%;二是不管,不闻不问的可称之为“无教育家 庭”,占 30.18%。三是怕影响学习的,不愿意让孩子参加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及其它活动的,如学雷锋,文体等活动,称之为“反教育家庭”,占 13.26%。
  所谓“顺教育型家庭”,即家长对其子女高标准严要求,积极引导,千 方百计帮助孩子出色完成老师和集体交给的各项任务。对学校的教育工作和 教育活动给予全力支持与配合。他们与老师就象同一战壕里的战友。
  所谓“无教育型家庭”,必须做具体分析,不能笼统而言。其中有的家 长在事业上很能干,但由于忙于事业,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与表现,然 而,他们与老师的心是相通的;也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他们愿为孩子包办代替,生怕孩子累着,不愿严格要求孩子,主张“听其自然”“树大自直”; 还有的管教无章法,举着双手认输,孩子比其父母还厉害,以至父子双方的 地位颠倒了:甚至还有极少数家长,他们只顾自己玩得潇洒、开心,而对孩子无暇顾及,忘记了自己做父母的责任。
  所谓“反教育型家庭”,从整体上说这部分家长是极少数,其中一部分 家长他们的主观愿望是好的,对子女寄予厚望,但是只知抓学习,而对学校 的政治思想教育不感兴趣;其中的另一部分就很不好说了。

据有关部门分析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时指出:青少年犯罪做为一种社会问题,其“病因植根于家庭,病象呈现于学校,病状恶化于社会”。其犯罪者绝大多数是来自“无教育家庭”和“反教育家庭”的孩子。这种观点把青 少年犯罪的原因完全是归结于家庭教育,是不全面的,也未必恰当,但是它 强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一致性的重要,无疑是有价值的。这说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在教育的实践中常常感到“无教 育家庭”和“反教育家庭”的孩子为我们的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给集体带 来了消积影响。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家长与学校紧密配合,教育思想保持一致性和一贯性,即各方面的道德期望和要求方向相同,前后统一,那么, 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就积极主动,能自觉接受教育,成长比较快,良好的道德 信念,习惯和作风就比较容易形成。由此可见,家庭教三、鼓励——激发上进的手段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以鼓励为主,鼓励意味着给孩子以勇气,希望和 信心。特别是对那些由于屡次失败而失去了信心,经常受到批评的孩子,更要注意捕捉他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大多数家长都很注重用鼓励的 手段来激发孩子上进,但在鼓励的方式,方法上却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之而来的

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生活逐渐富裕起来的父母们往往容易从单纯的 物质奖励代替应有的关心,教育。如:给孩子定个分数标准,考到多少分可得到多少奖金。或许诺考到一定分数就买什么物品等等。”所以许多孩子都 有一笔数目不少的财富。当然,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手中是要有一些零花钱 的,而且家长应该有计划地定期发给孩子。培养孩子计划用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但不能用物质激发代替思想教育,不能让孩子手中有太多的零花钱, 更不能无形中助长孩子“拜金”主义的不良思想。我们一些家长往往不太注 意与学校老师配合。孩子在学习上到底有什么问题不清楚,只是单纯从孩子拿回卷子的分数上推测他们的学习状况。在学生中出现过的偷改分数现象, 不能说与家长单纯的物质奖励无关。这样做往往会使孩子对物质的要求越来 越高,而学习目的却越来越模糊。在他们眼中,心目中,分数是与父母讨价还价的砝码。这次没达到目的,还可以用其它方法让父母掏腰包,孩子把他 们手中的钱随便花掉,有的买来很多港台明星的贴画,图片,忍不往在课堂 上欣赏,几个要好的同学还会在课堂上偷偷传递,交换,还有的孩子买来各种各样的零食,上课时老师在上面讲,他就在底下偷偷地吃,不但自己学不好,而且干扰周围同学上课。从学生的总体看,花钱大手大脚的学生,不管 其成绩如何,单从对他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看,都 是十分不利的。可见用物质刺激来鼓励孩子上进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当孩子取得一定成绩时,家长要教育他们再接再厉;当孩子生活中遇到 挫折时,家长要鼓励他奋发努力。家长的支持,信任会促使孩子自觉争取上 进。当然父母也可以对孩子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适当的,有效的奖励是对孩子品德,学习的肯定。它能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信心。但要特别 注意物质奖励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而不能当做唯一方法。

在进行鼓励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奖励要同思想教育相结合

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家长应及时给予表扬,夸奖,也可以买些吃穿用的 物品以资鼓励。但同时要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期望,使孩子意识到利用好的条件,取得好的成绩是他的责任。让孩子把“奖品”看成是对他的努力的 评价和鞭策。从而产生一种荣誉感,并为珍惜,保持其荣誉而进一步努力拼 搏。

2.物质奖励的形式多样化

物质奖励的形式要丰富,多样,更好地达到教育、激励的目的。如果不 论孩子取得什么成绩都统统用大量的物质奖励来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体会不到劳动创造的乐趣,会认为得到所需要的东西并不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努力拼搏的精神,起不到鼓励的作用。
  综上所述,父母应在家庭教育中从“亲切的交谈,宽容的态度”以及“适 时、适度的鼓励”等教育方法让子女在潜移默化的关怀中体会到父母的期望, 使家庭教育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不当的家教,深深的教训

海淀区学科带头人数学教研组长 吕娴序 中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在家庭,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他们有较强的、深远的影响。正面的家庭教育能使学生养成许多优秀品质,如果家庭教育产生偏差,也会明显的造成孩子某方面的严重缺陷。苏联教育家马卡 连柯是这样论述家庭教育的意义的:“你们应当记得:你们生养和教育子女, 不仅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在你们的家庭里,在你们的领导下,成长着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未来的战士。如果你们处理无方,教育不出好的人 来,那么由此所得的苦痛,不仅仅是你们的,而且是许多人的,是整个国家 的”。他的话浅显易懂,但确是引人深思的。
  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不仅仅有方法问题,有认识问题,还有家长的 修养问题,而后者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之一。

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李×可算是个特别的学生,同学们对他的评价是“没 有一句可让人相信的话。”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与关心。

李×学习不好,一次期中考试快到了,我打电话给李×的妈妈,告诉他 李×有两门功课没有学好,希望家长帮助、督促孩子认真复习,争取考试及格。期中考试李×勉强过了关,而期末考试时,又有三科不及格,我又请家 长来校对李×学习问题交换意见。这次李×和他父亲一起来了。父亲开见山 地对我说:“李×妈妈有严重的心脏病,期中您给她打电话后,她大病了一场。从来我不敢让她知道李×的学习情况,成绩册都要经过涂改才让她看。 您以后有事找我,别给他妈妈打电话了。”我一下子明白了许多。

当妈妈有病,知道自己的独生子学习成绩不好时就要犯病,面临这种情况,做父亲的应怎么办呢?这位父亲是采取与儿子一起涂改成绩册的办法,蒙混过去了之。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呢?我认为他应该借此状况督促孩子 努力学习,应该启发儿子把母亲的健康、欢悦变为自己的学习动力。他还应 该说服自己的妻子正确对待儿子的学习问题,和妻子共同做儿子的工作。

这位家长的不当的家庭教育,无形中使李×对学习更不感兴趣,他从家庭方面没有获得一点点动力,反而使李×养成了撒谎弄虚做假的毛病。一次,李×家长谈到他发现了一位女同学写给李×的信。这时的李×多么需要家的正面指导啊。如果家长能讲清道理,让李×正确对待,这样对李×、对那位女同学都是及时雨啊。而遗憾的是,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非常随便的得意的说了一句:“哈哈,咱儿子要个头有个头儿,要脸蛋有脸 蛋儿,不愁没有女同学追呀!”家长的这种态度,不但丧失了进行正面教育 的良机,而且一番话,使李×竟然自豪起来,认为能接到女同学的信是他的能耐。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样的家教,怎能帮助孩子进步与成长呢?

不当的家庭教育,在孩子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养成了许多恶习。李×常在考试时作弊,而且在事实面前拒不认错,编造种种谎言,欺骗老师和同学。他无心学习,是全班最后一名。李×自由散漫,不想入团,不求进步。 李×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脱离大多数同学,却和几个女同学频繁来往。他的家 庭环境极为舒适,经济十分宽裕,他追求吃得好,穿得好,不干活。李×初中毕业时,家长把他送到长期在国外定居的爷爷那里,想让他在国外继续读 书,但是爷爷不喜欢、看不惯这个身上有很多毛病的孙子,不得已,李×又回来了。 李×身上的毛病不是先大就有的,产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不当的家庭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有时由于某些特殊情况,像李×这样,母亲有心脏病,一生气着急就要发作。这种情况下处理问题时,需要采取迂回战术,暂时回避一些东西是完 全可以理解的,而私自涂改成绩,欺骗,是绝对不应该的。李×家长在孩子面前所做的一切,给他心灵深处打下了烙印。他不知道好的学习成绩是踏踏 实实、长时间刻苦努力得来的,而是通过涂改轻易获得的。作为家长,应该 让孩子明白事理。一个懂事的孩子,会把努力学习看作是对母亲的真正的敬爱,而作父亲的和孩子一起随意涂改成绩应付母亲,这实在是一种不可理喻 的行为,甚至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唆表现。
  诚实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的内容。李×的不诚实,对老师、对同学说 过不少谎话,使得大家对他的内心世界都不十分了解,他失去的是老师、同 学、学校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教育,他失去了学习、造就自己的机会,他失去了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他失去的太多了。
  李×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完全脱节,使李×与严格要求他的老师格格 不入,与积极要求进步的同学合不来,他远离那些耐心帮助过他的共青团员 及团员干部们。
父母和子女之间有天然的血缘关系,父母和子女之情是和其他任何人之间的感情都不能比拟的。父母有巨大的感染性,父母反对什么,支持什么, 讨厌什么,喜欢什么,子女最能体察入微,直接决定子女的行止。这种作用是无形的,强烈的,是任何别人难以替代的。李×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 脱节大大削弱了学校教育的效果。

学生是老师的教育对象,孩子是父母的亲骨肉。老师和家长的教育目标应该也必须是完全一致的,谁也不应该把学生、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去任意塑造,而应该按照祖国事业的需要,按照做人的标准去造就。只有当老 师、家长密切配合,在孩子身上产生共振效益时,才有利于孩子的进步与发 展。李×的事例,给广大家长的启发应该是深刻的。

要教育好子女,家长自身的素质是十分重要的。家长要有一定的思想文

化水平,善于观察,分析问题入情入理。有端正、明确的教育子女的宗旨, 善于抓住施教的时机,又讲求教育的艺术和方法。这样的家长教育出的子女没有不好的。

家庭教育是人类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家庭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未来发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的关键是家长。只有把科学教养的种子播种在父母的心田,才会在孩子成长方面开花结果。家长必须努力学习,不 断提高自身素质,创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言传身教,不渎天职。

 

帮助孩子缓解学习上的压力

高中年级组长化学教师 吕志初 作为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名中学生的家长,我深感现在的中学生,尤其是重点中学的学生,学习压力确实很重。这其中最主要的,当然是升学的压力,一分之差往往决定人一生的命运,这是多年来尽人皆知的事实,也是 近期内未必能根本扭转的现象。

对于这个问题,社会各界多年来议论纷纷,矛头所向,或是谴责学校和 教师一味追求升学率,或是批评家长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甚至在流行歌曲中为中学生鸣冤叫屈。处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生负担越压越重,这 一矛盾夹缝中的家长是否就一筹莫展了呢?我认为事实也并非如此。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观察到,同样的负担压在不同的学生身上,结 果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放松的心境对待学习,把这当作适应未来竞争的一种考验和准备:有的却苦不堪言,完全失去学习的兴趣 和勇气。这中间,固然有学生自身智力,体力各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但心理 因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而这正是家长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更具体他说,在孩子在学校学习负担已经很重而又难以改变的前题下,是帮助孩子缓解这种压力,还是雪上加霜,使孩子原来就很紧张的神经绷得更紧,这是目前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一、关心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

  目前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不少偏差,其中在重点中学的知识分子家长中最常见的,就是家庭教育的兴奋点,只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对孩子的学习, 比对自己的事业还投入,打探消息,搞参考书,茶余饭后,谈的不是××× 的外语如何出色,就是××的数学如何吃力,哪种教科书写得有特色,哪个教师又怎样了,等等,他们未必逼迫孩子坐在那里读书,未必不准孩子唱歌 或者打球(至少在口头上),但他们对孩于学习之外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家 中除学习之外,父母和孩子之间很难找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这样的家长中也有人大道理都明白,所以并不在口头上对孩子施加压力,但孩子成绩好了, 他仍喜形于色,逢人便说,成绩差了,便哭丧着脸,唉声叹气。考试之前夫 妇两个便如临大敌,又买好吃的,又不让孩子动手干活,给孩子造成无形压力,这甚至比直接说出来更令人感到压抑。这种家长令孩子觉得生活中除了 学习,再没有别的内容,所以顺利时犹可,一旦遇到挫折,心情沮丧的时候, 便会因情绪无处发泄,无法转移而感到委屈、恼怒、或无端地发脾气,久而久之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所以家长应关心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而不是仅仅关心孩子的学习。在这 里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是极其主要的,要倾听孩子的讲话,哪怕是成年人毫不 感兴趣的,甚至认为是无聊的话。因为讲话本身,就是放松情绪,减少心理压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校有位学生家长,坚持每天晚饭后和孩子一起散 步,在散步过程中,他倾听孩子讲述这一天遇到的事,讲老师同学,也讲自 己的想法,就这样无论多忙多累,刮风下雪,一直坚持了数年。还有一位家长,每天晚饭后与孩子聊天 15 分钟,长年累月几乎成了家中的一项制度。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孩子却是很有意义的。上述第一位家长的孩子,发展很全面,高三毕业时获得了徐特立奖学金;后一个孩子天分并不聪明,但 自理能力强,不仅顺利考上大学,后来工作时也很受同事夸奖,这位家长单 位的人问他教子有方的决窍,他说,就是得与孩子交流,得听孩子说话,这能取得事半功信的效果。这里的问题是,有些心急的家长,每天也不少与孩 子说话,但基本上是他的“一言堂”,往往孩子讲不了几句就被家长打断, 接下来就是家长的长篇议论,搞得孩子索然无味甚至十分反感,于是每天的散步、“交流”又转化为一场训斥。这种谈话,倒不如不谈。本来,自以为 是,不愿听别人讲话而只顾自己说,就是一般中年人的通病,在家里没有顾 忌,这毛病就更显突出,尤其在孩子面前。控制这毛病的最好方法,我认为就是在谈话前,不要抱着“通过谈话了解孩子的问题以便更好地进行教育” 这类动机,而完全将其看成是让孩子发泄情绪、表达感受或者锻炼口才的手 段,家长所要做的,只是抱着专注的,同情的尤其是松驰的态度倾听,这会使孩子感到父母的温暖,对他心理的调节,无疑是有益的。

 

二、帮助孩子摆正在自己生活中的位置

  在有的家庭中,父母的事情再大也是小事,孩子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孩子学习一遇挫折,父母就好象是到了世界的未日,这很容易使孩子椎我为 中心,夸大自己的困难和委屈,变得自私而懦弱。家长应该让孩子感到,世 界是很广阔的,生活也是丰富多采的,不仅仅是他所身处的学校和学习生活那一点点,应该告诉他,不仅仅是他才会受委屈、遭挫折,而是人人都可能 遇到。所以家庭中的话题,最好不要只围着孩子打转、家长尽可以比较随意 地给孩子谈谈自己的工作、甚至自己遇到的苦恼、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夫妻之间也不妨当着孩子谈些大人感兴趣的事和自己工作中,生活中的压力 和困难。不必过于理会孩子,这样让他感到,他只是家庭中的一部分而不是 全部,他所在意的事,未必别人也在意,他的苦恼也未必就是别人的苦恼,这样做,有时反而会对他的情绪,起一种转移和缓解作用。总之,帮助孩子 摆正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正确而不夸大地对待自己所遇到的学习上的压 力,是家长应该注意的问题,而这绝不是靠一两次谈话所能解决的,而是靠家庭中长期养成的习惯。

 

三、培养孩子的生活情趣

我这里所说的,并不是、或者说并不完全是所谓的“爱好”。因为现在 一些家长把“爱好”看得太功利了,逼孩子练琴,学画还有别的什么,把本来应该愉悦身心的活动搞得比正课学习还枯燥乏味。生活情趣,指的是热爱 生活,能够自己从生活中寻找乐趣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对于压力的承受 显然是不一样的,而这种能力,尤其是要靠家长耳濡目染,这个要求对家长来说,也许是太高了,因为很多家长,人到中年,万事缠身,终日忙忙碌碌, 怨气冲天,还奢谈什么情趣!但我想任何一位家长也会希望将来自己的孩子 不再这样。我教过一个很活泼好动的学生,学习成绩在班里从不是拨尖的,每日最喜欢的是戴个耳机听音乐,并随着音乐打拍子、扭动。这是让很多家 长深恶痛绝的事,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并不是这样,她与孩子一起听英语歌曲,帮她选购磁带,时间一长,这个孩子竟培养出了语感,学习外语越来越不感觉枯燥和吃力,上大学一年级就通过了四级,外语过关就有更多的余力 攻读别的功课。她在大学竟拨了尖,还参加了学校文艺社团。这个孩子的特 点,是对任何事都感兴趣,都能用玩一样的轻松心情来对待,实际上,这正是学好功课的一种最有益的心境,而这与她母亲平日鼓励熏陶,是密切相关 的。

目前的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基本上以学习为主,已经相当单调,学校领 导和教师虽然也在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但毕竟条件有限,做家长的,为了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就该尽力为学校教育的不足作些弥补,作些必要的补 充,帮助孩子在心理上进行调适,而千万不要在已经很沉重的压力上,再为 孩子增加更多的压力,损有余而补不足,在家庭教育上也是个适用的道理。

 

四、注意孩子的承受力
  有一种家长,对孩子因学习紧张,功课繁重所发出的抱怨,采取不理解、不同情的态度、或是简单的斥责孩子怕吃苦:“如今的孩子就是娇气,我们 当年??”,或是搪塞一句:“那怎么办?想上大学不这样怎么办?又不是你一个人苦。”使得孩子一听到家长们的“忆苦思甜”就十分反感,逐渐地 再不愿和家长废话,而学习中遇到的真实困难,本应该让家长拉上一把的地 方就这样被掩盖起来。

有些孩子对学习负担过重的抱怨,不仅仅是心理承受问题,家长应进行具体分析。一种情况是孩子在某一门课程、某一个阶段遇到难以跨跃的“坎儿”,从而感到沮丧,推而广之对整个学业都丧失信心,这时家长不应泛泛 地责备他怕吃苦、不用功,也不应满足一般性的鼓励,而应帮助他分析问题 的症结所在,帮他越过这道“坎儿”。但也有一种情况是孩子经常抱怨吃不消,又找不到什么明确的难点,这时的家长,也应该冷静地分析,是否是自 己或者孩子确有期望值过高的问题,譬如平时数学成绩不错,或是从小学起 就上数学奥校,就觉得自己就“应该”在竞赛中获奖,结果耗费大量心力,却未必比看似不太用功的学生成绩更优异;又譬如听说如果总成绩能挤入年 级前多少名,考重点大学的可能性就提高多少,于是拼死拼活,搞得疲惫不 堪,等等。这时的家长,应该有勇气承认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行,有勇气接受失败,也鼓励孩子这样对待自己,为自己提出一个客观可行的标准来, 以客观现实的心境正确地对待自己。思想压力的消除往往能更好的发挥自己 真实的水平。92 年一高三学生,在高考前摸拟,两次成绩均不满 400 分,化 学成绩只有 37 分,心情焦虑不知如何是好,但经家长老师引导其认识现实,解除负担,一点一滴解决最基本的问题,以平静地心情对待高考,成绩下来 以总分 503 分,化学成绩 73 分,而考入北方交通大学。
  须知在奥林匹克竞赛中拿不到奖的未必就是没有能力的孩子,在生物方 面有出色表现的学生与在数学方面表现出色具有同样的价值,家长应该超越 世俗一些莫名其妙的误解,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孩子,而不要因孩子还不错就“决马加鞭”,孩子不如别人,就一味要他拼搏。因为谁都有不如他人之处, 而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要发现、发挥孩子的特点, 鼓励他、帮助他、在社会中,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和位置,愿孩子们健康、幸福地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共10篇)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家长
学生累,老师累,家长累,现在的教育怎么了?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农村小学校长在家长会上的讲话
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