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溺愛孩子的嚴重后果,值得父母孩子反思

  

  作為父母,寵溺孩子的心理當然可以了解,自已的孩子誰又能真的狠下心來打罵批評,有時候道理也懂,可人是感性的,涉及到自已的孩子,畢竟是親骨肉怎能做到不寵不溺?不過人也得有理性的一面,為了孩子的將來,作父母的有時還真的必須恨下心來理性一點,適當地寵愛孩子是應該,但不能過度,要把握其中的分寸,毫無原則的過度寵溺,對孩子有百害無一利,對此必須要有充分的認識,不要等到孩子長大不成器了才后悔莫及。父母過度寵溺孩子會有些什么后果?

  父母過度溺愛孩子導致可怕后果

  孩子變得自私自利。

  被過度寵溺的孩子,由于長期被父母的溺愛所包圍,根本不知道為人著想,不會將心比心,不會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又自利。也許有人會說,這個社會就應該自私一點,這樣才不會吃虧,實在是大錯特錯,自私也許能謀一時之利,但自私之人的事業必定遲早會失敗,感情生活也一樣,所以孩子可以學習不夠好,或者不夠聰明,但絕對不能過于自私自利,否則將來后果難以設想。

  孩子性格驕橫乖張。

  孩子被寵溺直接的后果就是驕橫,由于父母一切讓步,也滿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無理要求,其骨子里就養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聽他的,敢于騎在父母頭上說話做事,不懂得讓步,不懂得寬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驕橫目中無人,行為乖張專橫。

  孩子做事懶散無紀律。

  在父母的眼里,他就是老大,誰也管不了他,而且吃喝拉撒行食住行都有父母代辦,什么事也不想做,日益變得懶散,偶爾做一點事也是丟三拉四,更沒有紀律性,在他眼中,他就是紀律,他可以不聽別人的,別人卻必須聽他的,將來在社會上勢必難于立足。

  孩子不懂禮節目無長輩。

  由于父母的過度寵溺,對于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和不禮貌行為也沒有阻止,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禮貌,目無長輩,口無遮攔,更沒有基本的做人禮節,因為他壓根兒不知道禮節禮貌為何物。

  孩子懦弱不能經受困難。

  長期生活在父母的呵護寵溺下,從小不知道什么是困難,因為一切有父母代為解決,一旦遇到困難就會手足無措,性格變得懦弱,根本無法行大器,成不了大事業,經受不了任何一點小小的困難,就像溫室里的花朵,一旦開溫室就必然被暴風雨摧毀。

  孩子人際關系障礙。

  由于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行事專橫無紀律,目中無人,自然無法與人和諧相處,與他人的交流也變得障礙,人際關系是一種互動和互利的交流,而被過度寵溺的孩子總以為自已是皇帝老大,不肯委屈自已,不肯為人著想,總站在不平等的角度來行事,自然沒人愿意和他交往,其人際關系必然一塌糊涂,必然成了孤家寡人,學習就業以及愛情婚姻可能都變得困難。

  孩子健康狀況不良。

  孩子被寵溺過度一個最直接的后果也許就是對孩子身體的損害,要么過于挑食,營養不良,要么就是任性暴飲暴食,過于肥胖,兩者都是健康的大敵;由于懶惰,更不會去鍛煉身體,于是健康狀況越來越差,從小就落下病根子,對今后一輩子的身體狀況都會有影響。 時代、文化和隔代撫養加劇了溺愛廣州白云心理醫院的咨詢師榮偉玲說,至少有三個原因促發了溺愛在中國的流行:時代背景、文化背景和隔代撫養。

  首先是時代背景

  改革前的幾十年時間里,我們一直生活在物質生活條件非常匱乏的條件下,而且每個家庭一般都有多個兄弟姐妹,我們不僅分到的物質關愛很少,就算精神關愛也偏少。這樣一來,我們的很多渴望都沒有得到滿足,而這些沒有被滿足的渴望藏在我們內心中,就成了我們“內在的小孩”的重要內容。現在,我們身為父母了,卻生活在一個物質條件相對非常豐盛的時期,于是我們“內在的小孩”的未被滿足過的愿望被充分喚起。并且,因為現在主要是獨生子女,于是至少父母兩個人的“內在的小孩”被投射到一個獨生子女身上了,這就很容易導致溺愛。現在的父母經常感嘆:“我那個年代,什么都沒得到過,我一定不能讓我的孩子再重復我那種生活。” 這句話里的孩子,不僅是真實的孩子,也是深埋在我們心中的那個“內在的小孩”。我們一股腦地、近乎失去理智地去溺愛孩子,其實是在通過孩子去實現我們過去未曾實現的愿望。

  其次是文化背景

  榮偉玲說,我們的文化是,自愛有罪,應該愛別人。但是,人天性首先是自愛的,我們被教導不自愛,其實是違反了人性。在這種教導下,我們壓抑了自愛,但被壓抑的自愛的需要必須表達出來,而孩子無疑是最適合的表達對象。這樣一來,我們在愛孩子的時候,容易比那些尊重自愛文化中的人失去分寸。

  第三個原因是隔代撫養

  隔代撫養很容易導致溺愛,不少父母表示,自己從小在父母的嚴厲教育下長大,卻從沒有見過他們動過孫輩一個手指頭。并且,隔代撫養仍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撫養方式。上海做的一項調查顯示,隔代撫養在上海家庭中所占比率為16.7%,而中國母親網做的一項網路調查顯示,僅有31%的父母“既不認可隔代教育,又自己帶孩子”,57%的父母是“不認可隔代教育,但因為忙碌所以只能讓老人帶孩子”,12%的父母“既認可隔代教育,又讓老人帶孩子”。

  隔代撫養為什么容易導致溺愛呢?這里面有非常復雜的心理原因。

  (一)責任感的缺位

  榮偉玲認為,責任感的缺位是導致隔代溺愛的一個重要原因。“子不教,父之過”,所以做父母的就算想寵愛孩子,也懂得應有所收斂,否則會慣壞他,而且我們得為此負責。但是,如果我們做了阿公阿么或阿公阿么,那么在寵愛孫輩時就少了這一層顧慮,“從這個角度講,祖父輩的溺愛孫子孫女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案例:一位母親為幫助兒子改掉馬虎的習慣,要求他每天把家庭作業記下來,回家做完后再仔細檢查一遍。可孩子嫌煩,阿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經常瞞著媳婦去學校抄題目,再悄悄幫孫子改正錯題。孩子省心了,可毛病未改,到了期中考試時數學剛及格,結果母親發火、阿么垂淚,家里亂成一團。

  (二)對死亡的恐懼

  在隔代撫養中,做祖父輩的特別怕孫子輩的出什么安全問題,他們特別在意安全,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孩子畢竟不是自己的,一旦照顧中出現安全問題,他們會覺得對不住兒女。 第二、做老人的,開始越來越多地面對死亡問題,很多老人無法面對自己心中的死亡恐懼,于是將這種恐懼投射到孫輩身上,也特別擔心他們出問題。 雖然做父母的也會有這種擔心,但老人們的擔心經常會顯得缺乏理性,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死亡恐懼。實際上,如果做父母的經歷過太多的生死離別,他們也很容易特別在意孩子的安全問題。 案例:7歲的郁兒特別怕黑,一般的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早就一個人睡了,但她一個人的時候就會害怕,就會哭。郁兒的媽媽想培養女兒的獨立習慣,堅持讓女兒一個人睡,但她婆婆經不住孫女的懇求,只要郁兒一提出要求,她就去陪孫女睡。 郁兒的媽媽寫信來說,她覺得自己無法調節這種事情,而她丈夫也不愿意責備自己的媽媽,所以這種事情就一直延續了下來。 顯然,郁兒的媽媽和爸爸都在逃避自己的責任,他們覺得作為晚輩不能責備媽媽,所以希望我能給他們提供靈丹妙藥,從而既不和老人對峙,又可以達到讓女兒一個人睡的目的。但這樣的靈丹妙藥是不存在的,他們如果想讓女兒獨立,就只有去和老人對峙,當然要講究一下對峙的方法。 至于郁兒和阿么,在我看來,其實不是阿么在滿足孫女的需要,而是孫女在滿足阿么的需要。小孩是非常敏感的,他們能敏銳地捕捉到大人的心理需要,并自認為自己可以解決,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在自戀,他們內心深處認為自己應該為大人的難過負責,并會犧牲自己以解決大人的心理需要。 那么,郁兒阿么的心理需要是什么呢?很可能就是對死亡的恐懼,她對死亡的恐懼投射到孫女的頭上,而孫女以“怕黑”的形式表達出來。于是,老人就有了和孫女黏在一起的理由。所以說,孫女和阿么一起睡,滿足的不是孫女的成長需要,而是阿么要逃避死亡恐懼的需要。

  (三)爭寵

  在以前的家庭中,因為孩子多,一般是孩子要競爭長輩的愛。但現在,這種情況顛倒了過來,最新一代的孩子生活在“4+2+1”的家庭中,阿公阿么、阿公阿么和爸爸媽媽6個人的愛都投入到一個孩子身上。并且,為了讓孩子更在乎自己的愛,這6個人不免會出現競爭的格局,大家都爭著向孩子表達愛,甚至唯恐被其他人壓過。父母要負責任,所以會控制自己的爭寵心理,但老人們就容易失去控制。 “這是一種'爭寵’。”袁榮親說,“并且,爭寵的目的是讓孩子高興,而不是讓孩子成長。” 案例:6歲的嘉嘉和爸爸媽媽、阿公阿么生活在一起,每當媽媽對她的錯誤行為進行教育時,阿公阿么總免不了在旁邊插上一些話,譬如“孩子還小,不懂事”,“你小時候我都沒這樣對過你”,“孫女乖,待會兒我給你買不錯吃的,氣死你媽媽”。不僅如此,阿公阿么打電話時,總是先問孫女,爸爸有沒有難為她,有的話,給他們說,他們會給乖孫女出氣。

  (四)“內在的小孩”的投射

  人老了,自己也會變成小孩。這主要是,他們發現,自己說了算的地方越來越少,結果他們容易變得和孩子一樣固執和任性,總需要兒女們的安撫和說服。但同時,他們一樣會覺得自愛有罪,無法坦然地面對自己“內在的小孩”的需要,于是將它投射到真正的小孩———孫輩身上,從而進行無限度的溺愛,一切以孩子的快樂為標準,從不指責孩子的過錯,這其實也是他們內心中渴望的原則。 案例:退休的張婆婆與丈夫對唯一的外孫疼愛有加,6歲的孩子在家里是絕對的“小霸王”,外孫的拳打腳踢、破口大罵,向來被他們笑納為“享受”。外孫上學前班了,從家里到學校只有區區300米的路,老人心疼孩子,卻要用“摩的”接送。

  (五)補償心理

  在教育兒女的時候,老人們曾經苛刻過,因為要負教育的責任。在苛刻的教育中,老人可能埋下了一些內疚心,于是當有了孫輩后,對其特別溺愛,其實內心深處是想借此補償一下兒女,畢竟孫輩是兒女的生命的延續。

  (六)傳宗接代的沖動

  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王登峰說,傳宗接代———也即傳播我們自己的基因———是我們最重要的本能需要。一開始,兒女們負擔著這個責任,所以老人們會溺愛兒女。但當兒女們生兒育女后,他們傳宗接代的任務就完成了,現在該孫輩們承擔這個責任了,所以老人們會對孫輩特別地疼愛有加,讓兒女們經常會產生嫉妒感。 以上這些原因綜合在一起,使得隔代撫養更容易演變成溺愛。并且,因為我們的文化特別講孝道,所以孩子的爸爸媽媽在挑戰老人們失去理性的溺愛時,會感覺到很大的壓力,再加上現在做父母的普遍又比較忙,他們只好放手讓老人去管,這進一步加劇了溺愛的情形。

  家長必讀:溺愛孩子的十類可怕后果

  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如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獨生”,阿公阿么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得買大蛋糕,送禮物……這樣的孩子自感特殊,習慣于高人一等,必然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不會關心他人。

  過分注意

  一家人時刻關照他,陪伴他。過年過節,親戚朋友來了往往嘻笑逗引沒完,有時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圍在中心,一再歡迎孩子表演節目,掌聲不斷。這樣的孩子自認為自己是中心,確實變成“小太陽”了。家里人都要圍著他轉,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寧,注意力極其分散,“人來瘋”也特別嚴重,甚至客人來了鬧得沒法談話。

  輕易滿足

  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有的父母還給幼兒和國小生很多零花錢,孩子的滿足就更輕易了。這種孩子必然養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并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

  生活懶散

  允許孩子飲食起居、玩耍學習沒有規律,要怎樣就怎樣,睡懶覺,不吃飯,白天游游蕩蕩,晚上看電視到深夜等。

  這樣的孩子長大后缺乏上進心、好奇心,做人得過且過,做事心猿意馬,有始無終。

  祈求央告

  例如邊哄邊求孩子吃飯睡覺,答應給孩子講3個故事才把飯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態,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養不出責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喪失殆盡。

  包辦代替

  我曾問一些媽媽,要不要求孩子勞動,有的竟說:“我疼都來不及,還忍心讓孩子勞動?”也有的說:“叫"小東西"做事更麻煩,還不如我幫他做了。”所以三四歲的孩子還要喂飯,還不會穿衣,五六歲的孩子還不做任何家務事,不懂得勞動的愉快和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責任,這樣包辦下去,必然失去一個勤勞、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進的孩子。這決不是聳人聽聞。

  大驚小怪

  本來“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聲不響爬起來繼續玩。后來為什么有的孩子膽小愛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時表現驚慌失措,嬌慣的最終結果是孩子不讓父母離開一步。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剝奪獨立

  為了絕對安全,父母不讓孩子走出家門,也不許他和別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時刻不能離開父母或老人一步,摟抱著睡,偎依著坐,馱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來怕飛走。這樣的孩子會變得膽小無能,喪失自信,養成依賴心理,還往往成為“把門虎”,在家里橫行霸道,到外面膽小如鼠,造成嚴重性格缺陷。

  害怕哭鬧

  由于從小遷就孩子,孩子在不順心時以哭鬧、睡地、不吃飯來要挾父母。溺愛的父母就只好哄騙,投降,依從,遷就。害怕孩子哭鬧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打罵爸媽的孩子會變成無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無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種子。

  當面袒護

  有時爸爸管孩子,媽媽護著:“不要太嚴了,他還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阿么會站出來說話:“你們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會好;你們小的時候,還遠遠沒有他好呢!”這樣的孩子當然是“教不了”啦!因為他全無是非觀念,而且時時有“保護傘”和“避難所”,其后果不僅孩子性格扭曲,有時還會造成家庭不睦。

http://www.haixiaol.com/n2777077.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丢给老人带小孩,后果比你想象得严重
关于隔代教育:这十种老人适合帮你带孩子
第76期: 如何让隔代教育成为更好的教育方式
【话题】:溺爱,隔代抚养跨不过的坎儿?
70岁老人口含孙子的输液管两小时,却不知道竟然害了孙子……
父母再忙也要自己带孩子,不能让老人隔代教育,道理简单一听就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