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年亲子教育案例集萃

  语言是我们生活中的工具。在儿童教育中的语言为的是让孩子明白我们所说的话,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必须注意孩子的理解力,如果不了解孩子的世界就会造成教育无效。三岁看未来:十年亲子教育案例集萃第五章学会与孩子对话许多家长会说,这孩子没少给他讲道理,就是不听,问题就在于沟通不畅。孩子的语言、理解力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家长们的语言、理解力处于较高的水平,家长却要求孩子与自己具备同样的理解能力,这种理解力上的不对等常常使无辜的孩子承受家长的指责或是打骂。

  下面我们来看看发生在幼儿园课堂中的系列对话:

  使用大人的语言

  在一次活动中我听到小欣的妈妈说:“你别着急,手要这样揉,面团才能变圆,你看你这是干什么?”

  在一次剥豌豆的活动中,我又听到可可妈妈说:“可可干什么呢?这豆子不是玩具!有你这么剥的吗?用两只手一起剥啊,要不怎么剥得开呢?两只眼睛要看准了再剥。”

  使用儿童的语言

  丫丫爸爸对孩子是这样说的:“丫丫别着急,要慢慢地剥,剥开时就要用手接住,要不然豆宝宝就都跑了,你再看看你请来了多少豆宝宝与你一起做游戏啊。”

  使用其他语言

  “你看别的孩子都剥了那么多,你呢,尽捣乱,小心我揍你!”

在教育界中老师们经常会蹲下来与孩子一起看世界,当孩子们敲打桌椅板凳时,老师会说,你把它敲疼了小桌子就不让你在上面吃饭了;当孩子不收拾玩具时,老师会说玩具要回家找它的妈妈了。这样的话在孩子的认知世界里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孩子就会很快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所有的物体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你说桌子疼,他很快就会住手;当你说玩具要回家,他就会迅速地把玩具收拾起来。在亲子园里老师在活动前总会说,小朋友们快快来,请把玩具送回家!孩子们就会跟着老师一起收拾。所以学会使用儿童语言,才能让教育发生在孩子理解的童话世界里。

 

给卖火柴的小女孩买面包

  今天的幼儿园挂上了大横幅——给灾区的小朋友捐一份爱心。操场中央放了一个大大的红纸盒,小班、中班、大班的孩子与家长们纷纷解囊相助。有的孩子把自己攒的零花钱倒入了纸箱,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孩子们若能从小就培养有这样的一颗爱心,对他们的成长无疑是很有益的。

  在园的孩子们捐完了,轮到亲子班的孩子们了。有一位母亲对不满2岁的儿子说,他们穷,他们的爸爸、妈妈没钱,我们去给那些没饭吃的穷孩子捐钱。这时只见人群中走出来一位漂亮的妈妈,牵着女儿的手,孩子手里拿着10元钱。当她们走到纸箱前时,妈妈蹲下来对女儿说,宝贝,还记得妈妈给你讲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吗?天冷了,小女孩没有面包吃、没有衣服穿,她冻得快生病了,我们把这个钱送给她,让她买面包和衣服好吗?女儿随即轻轻地把那10元钱放入了纸箱内,她那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仿佛她已经看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微笑。我相信孩子的爱心已经得到了表达,她同情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她的10元钱决不只是一个大家都放入我也放入的形式,而是一份人之初性本善的表达。

  如果我们从儿童语言的教育效果来评价,这位母亲的语言与前一位母亲的语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买面包达到了最好的教育效果,而“送给穷孩子”是孩子不理解的语言,再说穷带有贬义,给孩子的感觉好像是施舍他人,而不是一个善举和真心的帮助。在生活中每一个家长的用词都能够体现出你的教育价值,你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暗示着孩子将朝什么方向发展,用孩子理解的语言来教育孩子就显得非常重要。

就在整个捐助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突然听见一个男孩在哭泣,我赶紧走过去问母亲,孩子为什么那么伤心。母亲说因为带孩子去打预防针来晚了,老师已经把捐款箱收走了,孩子抱着储钱罐却没捐成,就哭了。我激动地流着眼泪对孩子说,老师把那个纸箱子拿来一定让你把钱放进去,这时有几位家长也在旁边看着这个孩子说,真好,真善良。纸箱拿来了,孩子把一罐子的钱都倒了进去。我问孩子,你想给他们买什么东西?孩子说,玩具、汽车,这时孩子的小脸上绽放出了美丽的笑容。中国有句古话:“施”比“受”更幸福,我想这个孩子从小就体会到了这样的幸福。

 

天冷了,我给小羊穿衣服

  冬天来了,屋外寒风阵阵还飘着雪花,可这个亲子班的孩子们总是来得很准时。因为这个亲子班的老师总是通过小组会和亲子活动告诉家长准时到亲子园的重要性,所以该班孩子总是提前10~20分钟就到了。老师先让孩子们在教室里玩一会儿,这样活动开始后孩子们基本就都能安静地进入状态,不会再对教室里的东西感到好奇而去观察或是把玩。今天老师带给孩子们的是一个动手体验活动,黑板上已经挂出了一幅小羊的图画,老师开始讲故事了。“孩子们看到外面的雪花了吧?冬天来了天气特别冷,小朋友们都穿了什么?”老师拿起自己的棉袄给孩子们看,家长们引导着孩子说,棉袄,老师说:“我们出去玩的时候要穿上棉袄,如果不穿棉袄就会感冒、发烧,还要到医院里去打针,所以小朋友们要记得穿棉袄。那么这只小羊它没有棉袄,我们要给它穿上。”说着老师就在已经画好的小羊身上刷上胶水,老师拿着棉花对孩子说,“这是棉花,它就在我们穿的棉袄里,现在我们要给小羊也穿上”。说着老师就开始粘棉花,不一会儿一只毛茸茸的小羊就出现了,孩子们的两只小眼睛一直盯着看,我想孩子们可能都没见过棉花,这是什么东西?

  母亲1:孩子拿着棉花玩,他觉得挺奇怪的,怎么是软软的?妈妈说,宝贝粘这儿,孩子好像没听见,他用手揪着棉花玩。母亲也没办法只好随孩子去。

  父亲:孩子拿着刷子刷这儿刷那儿,爸爸怎么制止都没有用,显然孩子只对这个刷子感兴趣,而爸爸又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引导。

  母亲2:孩子粘了一点棉花就不再粘了,拿着小刷子到处刷,只有母亲在那里继续粘棉花。

  母亲3:孩子刷不好,母亲在旁边指导,慢慢刷,别着急。当给小羊粘棉花时,孩子粘了一会就不粘了。妈妈说,你看你穿着棉袄多暖和啊,小羊没有穿棉袄,一会就冻病了,你赶快给它穿上好吗?孩子听妈妈这么一说,又开始继续粘。妈妈在旁边只是说,这里还露着那里还露着。孩子为了不让小羊挨冻,粘了许多棉花上去,一只毛茸茸的小羊粘好了。孩子还在仔细地检查哪里还会露着。

如何在活动中有效地指导孩子,这是家长来亲子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可以从老师及其他家长那里学到更多的经验。母亲3就是一位很会使用儿童语言来指导孩子的母亲,她用你冷了小羊也冷了的办法让孩子首先体验到冷,进而引导孩子给小羊穿棉袄,而不是随孩子去或是强迫孩子继续粘。就是那么一句话,非常简单,但效果却大不一样。可是许多家长却不明白,也不重视。当老师在活动后表扬母亲3会用儿童语言指导孩子时,母亲1却不以为然地笑了一下,也许她的内心在说,这算什么呀,这也是教育?可能她认为的教育就是讲大道理。道理要讲,但是要用孩子理解的话语来讲,那样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虾的朋友

  许多亲子园还设置了很受家长们欢迎的半日班,孩子们从早晨八点半到园一直要到吃完中午饭后才离园,并且每年的六月份家长就开始脱离孩子,完全由老师照看半天,为九月份正式入园做准备。许多家长都感到疑惑:孩子在家里不吃饭,怎么到了亲子园就吃饭了?家长们还经常抄写幼儿园的食谱,总之就吃饭这个问题也让我们了解到了各类家庭的种种表现。

  进餐场景:

  按照幼儿园的进餐方式,老师总是会把菜盛到盘子里,把米饭盛到碗里,孩子们洗好小手,坐在桌前,老师把菜和米饭一同拿给孩子们。刚开始来亲子园时,家长是坐在一旁看孩子进餐,过一段时间家长就在屋外等候孩子进餐。这个孩子是刚来不久的,所以家长就坐在旁边看着。当老师把盛有大虾、白菜和素三丁的菜盘拿到强强面前时,爸爸就在旁边说,大虾真好吃!随即看了一眼孩子,接下来在进餐的过程中强强果然不吃菜,只吃大虾。爸爸在旁边说,你别只吃虾,白菜也吃点。孩子根本不听,爸爸又说,这个素三丁也很好吃,你不吃爸爸吃了。孩子还是不听,一个劲地吃大虾,不一会大虾吃完了。强强举手示意老师加餐,老师过来一看强强的餐盘里饭与菜都没有动。爸爸说孩子就爱吃虾,就是不爱吃蔬菜。老师听后,笑着对孩子说,我摸摸你的小肚子里有几个大虾,我摸到了一个、二个、三个,哎呀,大虾怎么不高兴了?老师把耳朵贴到孩子的肚子上好像在听什么似的。一会老师对强强说,你知道吗?大虾对我说,他没有朋友很伤心,你要是吃点白菜、黄瓜、土豆、胡萝卜进去,大虾就有好多朋友与它一起玩了,这样大虾就高兴了。说着老师就舀了一勺素三丁给孩子吃,孩子果然吃了。接着老师说,你赶紧吃点米饭和菜进去与大虾玩,强强就像中了魔法似的,赶紧吃起了米饭和菜。爸爸在旁边看着不解地说:“我家孩子怎么那么幼稚,说这样的话才肯吃。”旁边一位奶奶说:“老师就是有方法,上次我家孩子不吃苹果,我们就只会跟孩子说多吃维生素对身体好,孩子就是不吃。老师说,维生素这个词孩子听不懂,也不理解,要用孩子理解的话说才管用。”

  强强的这餐饭在童话的陪伴下吃完了,他吃了很多蔬菜和米饭,老师表扬了强强。孩子兴奋地走出了进餐室,还高兴地对爸爸说,我吃了白菜、土豆、黄瓜还有米饭,大虾高兴了。

  看到这一幕,我赶紧走过去对强强爸爸小声地说,你要真诚地赞美孩子,平时在家里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吃他不喜欢吃的东西,逐渐让孩子尝到其他食物的味道,增加食欲,你也带头这样做,慢慢地孩子挑食的现象就会消失。强强爸爸乐着说,我还真没想到用这样的语言与孩子交流,不过我今天算是看到了,以后就跟老师学学。

孩子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看成是有生命的,他们会认为大树会说话,鞋子也会说话。安徒生在一篇《笔和墨水壶》中这样写道:“墨水壶说:‘那真是不可想象——我常常这样说!’它对那枝鹅毛笔和桌上其他能听见它的东西说。‘我身上产生出来的东西该是多美妙啊!是的,这几乎叫人不能相信!当人把笔伸进我身体里去的时候,我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步我可以产生出什么东西。我只需拿出我的一滴就可以写半页字,记载一大堆东西。我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一个墨水壶把墨汁说得那么神秘,谁都想去试一试。我想用这样的语言来启发孩子,孩子一定会记载一大堆的东西,这比你把那只干巴巴的笔递给孩子要好得多。

 

油菜太大,兔子吃不了

  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蔬菜,有油菜、扁豆、菜花,这是一节动手体验活动,活动目标是通过三种不同的蔬菜产生三种不同的动手方式,把蔬菜掰小了喂兔子,当然这个兔子只是插在小筐上的一张卡片。

  老师说,我们今天要喂小兔子吃蔬菜,可这些蔬菜太大了,小兔子吃不下去,请小朋友们把蔬菜变小了再喂小兔子,说着老师就动手择豆、掰油菜。有的孩子就想伸手去拿老师筐里的蔬菜,当然家长们知道这时是不能够让孩子去拿的,而是要仔细观看老师的做法。我想孩子们在家里可能从来没有玩过蔬菜,孩子们看到的蔬菜可能都是炒熟了放在盘子里的,可现在的蔬菜成了孩子们的“玩具”了。当老师发给孩子们时,你看他们伸手就抓了过来,一幅食堂师傅们拣菜的场景就出现了。

  母亲1:孩子拿起了一个扁豆,一撅两段,喂小兔子。他反复喂了五六根扁豆。妈妈说,兔子吃撑了,要吃一点油菜,孩子顺手就拿起一颗油菜喂兔子。妈妈说,油菜太大了,兔子吃不动,妈妈就教孩子掰油菜喂兔子。掰了两颗油菜后,妈妈又说,小兔子想吃菜花,孩子就掰菜花喂兔子。整个活动妈妈都是以这样的儿童语言引导孩子。

  母亲2:孩子喂了一会儿兔子就把筐里的菜全倒了出来。妈妈赶紧说,小兔子还饿着呢,你怎么就不喂了?它也想滑滑梯,你不喂它小兔子没有力气去滑滑梯了。孩子一听,迅速把倒在桌上的菜捡到了筐里,继续喂小兔子,并说,兔子吃吧!

  母亲3:孩子把扁豆撅好后喂给小兔子吃,接着他又撅了一根扁豆自己吃。妈妈赶紧说,这是小兔子吃的,你吃了它的,小兔子就没有吃的了,你喂完了小兔子老师就给你吃的。

  我很高兴看到家长们已经开始用儿童的语言去引导孩子,而不是说一些大道理或是强迫孩子完成这个活动。这让我想起曾经组织的一个玩面团的活动,一个孩子拿起面团就吃,妈妈赶紧夺了过来,并说这是生的不能吃。没过一会孩子又拿起一块往嘴里放,妈妈又夺了过来。反复几次后终究没有抢过来,被孩子吃了进去。这位母亲就是不会用孩子的语言与孩子沟通,什么是“生”的?“生”这个词孩子是听不懂的,因为你没有让孩子观察过生与熟是什么样子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由于孩子没有尝试过,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在孩子眼里面团跟馒头差不多,也许能吃。再说抢来抢去的,倒成了孩子眼里的游戏过程了,你越不让他吃,他就非要吃。

  这让我想起在美国的侄子,他上一年级时,大部分的学习都是外出参观,比如去农场看麦子,了解它的生长过程,然后再到面粉加工厂去看麦子是怎么被磨成面粉的,之后再到面包坊去看面包的制作过程,最后才回到课堂写作文。这样是由一个面包的主题引发出若干线索的学习,我想当孩子们看到面包时,就决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面包了,而是包括了面包背后的全部知识。孩子需要了解自己周围的这些事物是怎样形成的,这才是0~3岁孩子最需要的学习。

  对于0~3岁的孩子来说语言和认知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处理过程必须运用基本的认知能力。语言是孩子认知能力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它与孩子在环境中经历过的事情有关,而这些直接经验将被编码到孩子的思维中去,孩子也就在他的认知世界里去理解外界的信息。所以了解孩子、读懂孩子心中的语言是家长们需要用心去做、去观察、去尝试的。

那位母亲回家后让孩子看了从面粉到包子、馒头的全过程,妈妈还让孩子先吃了一口包子和馒头,又尝了一点点生面。孩子体验到了生与熟的关系,尝到了生与熟的味道,当然是熟的好吃了,现在你再给他吃生面他也不会吃了。

 

杨老师心得:生活处处有教育

  教育之于家长,是孩子尚未出生就开始议论的话题,恨不能孩子一出生就学这个学那个。我家孩子会背唐诗、会认字、会数数,这是家长们经常让孩子展示的“本领”。就是从亲子班回家后家长问的第一句话仍然是“今天学到什么了?”来作为衡量孩子有无收获的指标。家长们把婴幼儿的学习界定为学业的学习,而生存能力中的会穿衣、会吃饭、会如厕等等一系列生存能力的培养,认为发展不了孩子的智慧,不属于婴幼儿的学习范畴。导致包办代替、不重视生活能力培养的现象比比皆是,把生活与学习完全割裂开来了。

  三岁看未来:十年亲子教育案例集萃杨老师心得:生活处处有教育“事实上,过分的早期开发和早期教育会妨碍儿童的正常发展。这里所说的‘过分’,有两层含义:一是超前,认为早期开发,越早越好;二是超量,认为早期学习,学得越多越好。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朴素的、机械的、简单化的思想在教育界和社会上仍很有市场”。儿童心理学家Elkind曾指出:过早的正规教育,过于匆忙地催促儿童成长,实际上会将儿童置于短期或长期的危险之中,短期的危险包括对学习的焦虑与恐惧、疲劳、缺乏爱好、效率低,最后导致心理特别是情感失调。长期的危害包括厌学、学习动机降低、无法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干扰自我指导的学习,习得性无助等等。从一个更为广阔的意义上讲,儿童成长得太快,他们的心理过早地结构化、定向化,也就不可能为进一步的发展留下空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睿智地指出:“我们可以设想,儿童的慢速发展也许有利于今后更大的发展。”

  曾经有位父亲告诉我,有一次他儿子推着小推车倒退着过卫生间门口时,被地布绊住总也过不去。儿子着急了,父亲没有伸手帮忙,而是说:“怎么了,小车怎么推不过去了呢?”说着父亲就过去帮儿子分析原因。儿子听后又试了几遍,明白了小车的后面撑子比较低,而地布比较高,如果倒退着走谁都无法把小车推过去,

  后来当他每次退到地布时就先把小车正过来走,再也没有被绊住过。这个来自生活中的学习使得这个两岁多的孩子已经能够学着解决问题了。幼儿常常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其中对于他们来说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如果我们提供问题情景或游戏的方式,就等于提供了幼儿心理上的安全感,他们就会在情景中轻松愉快地学会解决问题。看来成人在处理孩子遇到的问题时不要把它简单地认为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是应该教给他们怎么样观察和处理问题,这样的学习是有生命力的,是鲜活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帮助孩子独立解决生活中发生的问题,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年龄特点以及个体特点。孩子是积极的探索者,他的知识是他参与活动的产物,孩子的这种探索过程与科学家的探索是一样的,要了解孩子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了解孩子们生命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才能通过生活促进孩子生命的成长。生活处处有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懂得生活、热爱生活,进而为生活而创新的人。

  美国近代思想教育家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教育就是孩子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孩子“要是看见人家做事,就要动手,最不愿意旁观——这些天性,做教员的应该利用它进行有益的引导,让它发展起来才对”。在杜威看来,“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我们如果要度量学校教育的价值,要看它能否创造持续不断的生长欲望,能否供给方法,使这种欲望得以生长”。这里所指的“生长”就是指孩子本能发展的各个阶段,不仅包括身体方面,还包括智力和道德方面。所以,我们决不能把亲子教育的内容当作某种固定的和现成的东西,当作在孩子的生活经验之外的动作来训练,而应该结合孩子的天性,帮助他们在教师创设的游戏活动中认识生活。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在其中》)

  在十多年的婴幼儿教学生涯中,我不但作为教学的管理者、研究者参与其中,还作为一名观察者时刻关注着婴幼儿教育的发展和变化。我深深地感到,家长参与亲子园的目的与态度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来亲子园的质量,家长来亲子园究竟干什么?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我把家长参与亲子园的态度归纳为三种不同的形式:

  全参与式的合作关系

  这样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观察比较细致,他们非常了解自己的宝宝,在教育中能够补充不足部分,更好地发展优势部分。他们把活动中的“小事”如搬动小椅子、自己拿杯子喝水、自己吃饭、排队等待、穿鞋子以及孩子的注意力等问题都视为教育的契机,并且在家里也是一样的要求。孩子有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环境,就能健康的成长。如在搬小椅子的过程中,孩子认识了自己与物体的关系,他会感知怎样搬最省力;在穿鞋子的过程中,他们会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会粘上搭扣、穿过小洞、认识左右,了解不同的鞋有不同穿着的方法。同时孩子也会在这样的问题情景中学会建构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生活本身就渗透着无数的教育机会。对0~3岁的孩子而言,不只认字、看书才叫学习,细心的父母会发现行为习惯的培养才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家长如果采取全参与式就会与教师产生良好的互动,也将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孩子就会做事认真、负责,有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做错了事情会勇敢承认,不会寻找其他原因来掩盖自己的错误,不会在个性中形成两面性,面对困难时也会从容地去解决。孩子在活动中也会表现出积极参与的状态。

  半参与式的合作关系

  在亲子活动中有的家长一边打电话处理私人问题一边带孩子,或经常与周围的家长聊与育儿无关的话题,严重影响孩子参与游戏的注意力。这样的家长常常因为心不在焉而曲解老师的教育目标,或是直接替孩子完成动手方面的游戏,或是嫌累不管孩子,随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使得孩子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另外,这些家长对我们给出的一些函授教材和调查问卷常以各种借口不予配合。这种半参与式的状态与教师的关系将会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孩子做事经常心不在焉、半途而废,注意力很难保持集中,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对老师的认识是模糊的,很难与老师产生良好的互动和应答的关系,易形成性格的两面性。我曾看到一位母亲不怎么爱动,坐在地垫上就是不起来,看着孩子跟老师玩。孩子看见母亲坐着,不一会儿孩子也跟着坐下来。长此以往孩子对亲子园的活动就不会认真对待。其实孩子不参加活动有几方面因素,一是心理不成熟,还没有参加集体活动的意识,还不会自我控制,也不会与小朋友相处;二是活动本身不是孩子的兴趣点,家长也缺乏积极的引导;三是教养方式有问题,放任、放纵或是家长懒得引导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所以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参加活动将有直接的影响。

  选择性参与式的合作关系

  这样的家长在教育观念上与我们有分歧,在活动中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地配合教师。如果她的教育观念与教师的一致,那么她就会积极配合,但是观念不一致时,她就会采取不配合的态度。如老师让孩子学会排队,当孩子不排队时她不积极地引导,认为这是小事;当老师让孩子学会等待时,她认为影响孩子个性的发展,应该想要什么就尽快得到什么;当教师要求孩子独立做律动、操作某个材料或者绘画时,她却手把手地教,甚至自己动手制作;当老师让孩子自己吃饭时,她认为只要孩子吃了就好,纵容孩子养成追着喂、玩着吃的不良进餐习惯。这种选择性参与式的状态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可以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特立独行;对生活中的对与错的关系是混淆的,缺乏公共意识;独立性差,经常需要别人的帮助,非常任性……

可见家长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前来参加亲子活动都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养成。对于0~3岁的孩子而言,家庭教育大于机构教育,家庭中父母的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价值观和判断取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长久的也是最深远的,将在孩子成长的记忆中自动播放。

 

第二部分 我与家长面对面

  许多家长认为亲子活动就是教师在教室里组织教学活动和学会操作某个玩具,或是学会了一首儿歌,其实亲子园的工作重点是为家长提供育儿支持,而不是让孩子提前接受幼儿园的教育。“亲子园是带孩子的家长学校”,更注重面向家长的科学育儿指导,亲子园的主要指导对象是家长,亲子园对家长的指导和培训具有现场示范性、具体针对性、双向互动性以及全方位性等特点。指导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包括亲子活动、交流分享、家教讲座、发放家教指导材料等,对家长的指导和支持不只限于孩子的认知发展与教育等方面,而是涉及孩子的饮食起居、科学喂养、生活作息及习惯养成等各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如孩子为什么不吃饭,膳食不宜过烂过细,对学习用杯子喝水、如厕等自理生活能力的培养。帮助家长实现“养中带教,教养结合”的目的,以唤起家长作为“第一任教师”的角色意识和责任,帮助家长提高育儿能力,同时针对家庭保育和教育的内容、针对不同类型(父母、祖辈、保姆等看护人)家长的特点及其育儿中的常见问题与困惑,开展科学育儿指导。亲子园是在一种真实情境下的现场示范指导,它强调活动与指导的融合,也可以称之为参与式培训,教师和家长孩子共同相处,针对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给予具体的指导帮助,真正给孩子一个适宜的教养环境。所以亲子园不是仅仅只靠组织游戏活动来达到改变家庭教养环境,而是多种渠道、多种办法的去影响家庭教育,从而给予婴儿持续的影响使之成为家庭、幼儿园一体化的教育。

在我与家长面对面的许多交流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实际发生的教育场景中所发生的指导更能够帮助家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许这些生活常景的小故事可能就发生在你的身旁,你可以身临其境地去体会这些故事带给你的意义与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的亲子关系,最终还是败在了你的语言暴力上
三条建议,让家长掌握青春期“管”孩子的艺术
绘本阅读的5个关键点(松居直)
做好父母要有好方法
早教帮助宝宝平稳适应幼儿园
父母的嘴,决定孩子以后的路,3种话无论如何也要忍住别对孩子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