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家庭教育的学科理论建设(4):家庭教育学科体系的构想
 

  

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一个人自生到死,受到家庭环境、成员、家庭气氛的直接陶冶或间接影响,在情感生活的学习上、伦理观念的养成上、学习方法与习惯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建立上,获得身心的健全发展的指导效益,即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和学会关心是整个家庭成员在彼此的互动之中相传和发展的。这说明,家庭教育更强调“每个人如何在家庭中学习”。从家庭教育的定义看,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家庭世代伦理教育、夫妻婚姻关系教育、现代化生活教育、家庭和社区关系教育、子女教育和亲职教育等。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包含十分复杂的成分,有显性的教育,如父母有意识、有目的的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等,也有隐性的教育,如蕴含于家庭文化、亲子关系、家庭互动等等之中的经验影响。它既涉及宏观的社会文化历史层面,又深人细微复杂的运动着的家庭关系与家庭互动中。美国学者J.罗斯.埃什尔曼在《家庭导论》中提到家庭研究领域涉及的学科有:人类学(变迁社会中的家庭,跨文化的研究,亲族关系),生物学(人类的成长,遗传学,怀孕与生育),婴儿成长学(婴儿成长、学习、个性形成),咨询(家庭治疗、人际关系、职业向导),人口统计学(婚姻、生育、离婚),经济学(家庭财务、消费行为、生活方式),教育学(家庭生活、婚姻准备、儿童发展、性教育),语言学、老年学、历史学、法律学、心理学(人际关系、人类心理的发展、学习)、大众健康学(性病、母亲和婴儿保护、预防药),宗教学、社会工作、社会学等众多学科。这些学科必然与寄托于家庭的家庭教育发生关系。如何梳理这些关系?笔者认为,家庭教育学科正是要在那些最初的众多知识和众家学说、理论基础上,取其精华,摒其糟粕,经过精心的分析、选择、研究和讨论及其实践,而逐步建构与发展起来。但家庭教育的理论基础、内容体系和实用技术,无疑更多地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基础上。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许多理论、方法和具体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建构家庭教育学科所必要的、完善的、系统的素材来源。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任何学科建立需要三要素——理论维度、方法维度、功能维度(价值),家庭教育学也是如此,三者之间的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组合对应了家庭教育学不同分支的领域。理论维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即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规律。这意味着既要从宏观的角度从社会变迁、社会分层等角度研究家庭教育的特色与走向,还要从微观的角度侧重从亲子关系、家庭互动、家庭文化、家庭生态等维度去探究家庭变化、运动中的家庭教育规律,从静态与动态的角度去探索家庭运动与家庭教育的必然联系。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尚存在一定的空白。不过可喜的是,在“十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已经有学者在研究这些问题。相信不久的将来,家庭教育基本理论和规律的研究会有较大的突破。

功能维度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即家庭教育的目标、价值观、内容、走向与趋势等。具体地讲,就是要从历史的视野研究我国与西方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家庭教育的内容与特点,既包括各朝代和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及家庭教育状况(通过比较揭示特定历史时期家庭变化及家教规律),也包括各时期的家范家训内涵的挖掘(通过挖掘、整理这些丰富的资源,创造出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家庭教育文化是我们肩负的重要使命)。同时还要从横向层面进行中外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注重外来理论的引进、移植,用西方的理论、模式研究中国教育问题,不注重在自己民族文化背景下提炼、发展教育理论,使得教育理论研究缺乏个性,本土意识淡薄。家庭教育也存在这种倾向,中国家庭教育史的研究可以为教育理论“本土化”做一有益的尝试。

方法维度回答“怎么做”的间题,即家庭教育的具体教育方法。也就是要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如学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成人等)、不同类型家庭结构(如单亲家庭、复合家庭、再婚重组家庭等)与不同类型的儿童(如独生子女、残疾子女、越轨青少年等)的家庭教育。此外,还包括家庭教育实施、家庭教育评价、家庭教育管理等具体领域的研究。

目前家庭教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后两个方面的研究。但是,众多的研究始终避免不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大多停留于现象的描述与总结。有学者批判家庭教育学科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缺乏严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体系庞杂,内容混乱,专业术语贫乏,理论解释乏力,对未来的预测、对现实的批判比较薄弱,学科结构缺乏应有的理想范型。因此,有必要强调的是:(1)在家庭教育研究中,无论是提出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做实验研究,都应始终保持科学的态度,注意科学性问题,防止主观性。(2)家庭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需要研究人员扎扎实实地立足于家教实践,进行长期跟踪观察,搞个案研究,防止急功近利。(3)家庭教育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科学,应当进行跨学科研究,不仅从教育学、心理学,还要从医学、社会学以及新技术利用上(如多媒体)等各个角度进行研究。(4)开展中外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批判吸取外国的经验,加速经验的积累。

注:摘编自历育纲的《关于我国家庭教育学科体系构建与发展的思考》一文,原文发表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摘编、责编:洪明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供稿)

http://hbxtxl.cn/xtyouth/lwk/nr/?id=8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应强 唐萌:高等教育学到底有什么用
家教知识 | 我国家庭教育研究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招教特岗年年必考的28个第一
教育学发展史简述
认识我国教师教育的本质
从知识的教育学到实践的教育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