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棣花镇   平凹笔下商於古风犹活现




   棣花古镇,那是贾平凹笔下一缕故乡清风,失落在商於古道上一颗沧海遗珠,这是“丹凤朝阳”的美丽地方。诗画山水,曾感动过古今多少诗人,留下了“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的这般名句。秦岭深处,一则则有异质的记忆,正从历史的沉闷中走来。演绎成大师笔尖上,流淌的一段段佳话,怎也读不完的“丹凤故事”......。                                                          












   走进棣花古镇,难免要陷入贾平凹笔下的情景里。这一幕幕原汁原味的风貌,每一轮,都镌刻着历史沧桑的痕迹。每一处,亦沉淀了千载光阴的底色。

棣花镇,位于丹凤县城西15公里,曾是“秦头楚尾”之要冲,历史上“割商让金”的宋金边城。这里曾出演过秦楚厮杀的激荡,此处也上映了宋金鏖战的恢弘。在村边的古“二郎庙”前,兴许还能寻觅到曾经的蛛丝马迹......古道西风,玉垒浮云变古今。这冷寂了太久的古镇,该是活现起来的时候了。

   棣花,实际上并不曾太久远离过辉煌。这个偏远的山区小村,古树开花,一茬茬有过枝繁叶茂,能人辈出的荣耀。因为不能忘舍的情怀,像个金钟埋在土里,只要一升到空中就会发出声响......。





 
 
 
 
    这里的老街,便是《秦腔》里“清风街”的源地。土生土长的风物,依然能从中找回曾经的繁华。街旁的荷塘,似曾当年的丹江码头,帆樯点点。尘土飞扬的古道上,仿佛看到商队络绎。

   虽然至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清风街”上喧嚣无比的热闹场景,已渐渐地消失在视野中。但“耕读传家”的遗风,并不曾被忘弃。从骨子里酷爱的秦腔,即便随时也能随兴来上几句。在村头庄尾转转,会发现许多的“刘高兴”们,依然用朴实方式,守望着自己文化的传承.......。

   如今的棣花,这个六百里古商於道上的清风驿站。以贾平凹的一连串小说情结,装缀了坡上,这个裹满故事的村子。坡下,菡萏香销,留得荷塘残趣听雨。细霏飘飞中,蓦然一瞥,便看出这是盛产鲜活文学的宝地。 












   穿过刚刚兴建的仿古宋金街,转入村里走走。这里看不到文人粉饰的秦风楚韵,也听不见“八千里路云和月,忍听羌笛吹梅花”的雅吟清唱。混在《秦腔》的乡里乡亲中,那些拙朴鲜亮的习俗,那些古道热肠的笑容,似一帧帧朴素的乡土画。虽有些土里土气,迸发出的灵感,却是文采笔韵河流奔腾跌宕,这般壮美旖旎.......。

   漫不经心地转悠在青砖黑瓦的屋檐下,瞧瞧那斑驳的黄褐土墙上,瞅瞅那蚀剥的乌黑窗棂里。好像一个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即可素描出陕南农村的原生原态。清风徐来,且听“高兴”的故事,浅浅的暖意,瞬即从方寸之间漫溢了出来。

   站在平凹老宅前,看着丑石。轻轻地品读着课文《丑石》:“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渐渐地,大师笔下的情景就活灵活现起来了......。

                 2015.3.30     游后随写于陕西商洛市丹凤县丹江酒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界】郑江涛:商於古道棣花开 ——再访棣花纪行
李晓伟:平凹老家行记|中原作家
清风拂过棣花驿
贾平凹观展3贾平凹老家棣化镇贾平凹文学艺术馆
刘高兴主题征文推送:蝉鸣声中品高兴
商於古道:秦岭深处的中国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