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转)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转载)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这是一个老话题,但在新的环境下,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90后中学生的独特个性,网络社交的兴起,家长工作压力的增加等,都将给这一特殊时期的家庭生活带来新的挑战。


    青春期与更年期都是生命过程中充满剧烈情绪波动的阶段,是心理危机的高发期。很多家庭矛盾会在这一阶段集中地展现出来,甚至很多家庭悲剧就发生在这一敏感时期。那么,“两期”如何顺利度过,解决这“多事之春”与“多事之秋”的冲突,让“遭遇”变成“机遇”呢?现在我们将您一起聊聊青春期与更年期的那些事儿。
    
    知识殿堂:青春期与更年期


    青春期年龄:一般指人在十三四岁到十七八岁这个阶段,心理学上又称青年初期,主要表现于中学阶段。  
    生理特点: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是人的个体的性机能从还没有成熟到成熟的阶段,主要是以生理上的性成熟为标准而划分出来的一个阶段。
    心理特点: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因为身体迅速发育而强烈要求独立,又因为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而保持儿童似的依赖性。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是逆反心理(青春期心理断乳)。他们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通过反复尝试、碰撞、回视,慢慢走向成熟。


    更年期年龄:女性一般在45~55岁;男性一般在50~60岁。
    生理特点:以女性为例,指卵巢功能从旺盛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包括绝经期和绝经后的一段时间。
    心理特点: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注意力不集中,办事缺乏信心,工作能力、记忆力与应变力均减弱,处理事情优柔寡断,陷于悲伤、焦虑、猜疑、偏执、烦恼状态中,自觉体力不支,容易烦躁。


   “两期”碰撞,针锋相对
    在大多数中国家庭中,当孩子年龄进入青春期(初、高中)的时候,一般也是家长年龄逐渐进入更年期的时候。青春期碰上更年期,几乎是个必然。在这个阶段,孩子朝气蓬勃,青春阳光,而父母则是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巨大;在这个阶段,孩子带着儿童般的依赖心理却又极具独立意识,处处表现出逆反心理,但在父母眼里恐怕“心理尚未断奶”或者“乳臭未干”;在这个阶段,父母因年龄渐渐老去,信心不足,能力下降,却还要硬撑,焦虑、偏执和无端烦恼又必然引来孩子的反抗。这个阶段注定无法回避,必然矛盾重重!


    案例展示:初中生与高中生
    案例1:进入初三,小亦妈妈买了辆电动车每天接送小亦上下学。一天傍晚五点多,小亦上完课匆匆下楼等在校门口,风很大,有点冷,很久才出现妈妈的身影。“你不会打个电话给我或到门卫室等我吗?”妈妈语出惊人,小亦愣了一下,跨上电动车,默默承受这无缘由的责怪。明明是妈妈自己晚了,凭什么责怪我?其实小亦妈妈不止一次莫名地焦躁,无名地语出伤人。还有一次,小亦妈妈查看小亦的作业时看到一个答错的题目,无端地说:“怎么可以这么回答呢?”小亦觉得莫名其妙,不屑地说:“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回答?”妈妈说:“这样写,说明你的理解有问题。”“我的理解哪里有问题了?”小亦很不耐烦地 “刨根问底”。“你会向你的老师这么穷追不舍吗?”妈妈很不耐烦。“那我下次什么也不说,也不问,光听着就好了!”小亦激动地争辩,哭着躲进房间。而一旁的爸爸却哑口无言。


    案例2:45岁的夏女士有一个正在念高中的儿子。她说自己越来越不了解儿子了,原因是有一天发现儿子剪了一个怪异的发型。她当时非常生气,质问儿子为什么剪这么个头型,儿子非但没有好好回答,反而和她顶嘴。她火气上来,举手就给了儿子一巴掌,这一打不要紧,儿子转身就跑,离家出走了一个月。回来后,儿子成天闷在家里,不再去学校,除了吃饭睡觉,其它时间都在上网,也不和妈妈说一句话。而爸爸则因工作忙,经常出差很少与儿子碰面。这样过了半个月,妈妈实在是憋不住了,准备找儿子好好谈谈。可儿子根本不领情,谈着谈着又吵了起来,最后儿子再次夺门而逃,还扬言要与妈妈断绝母子关系,夏女士气得火冒三丈,摔掉手里的杯子,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眼睛湿润。
    
    原因分析:五种因素促理解
    结合青春期与更年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其实不难理解以上事例中所出现的情况。但是深入探究,我们又将会发现一些更值得关注的因素,而正是这些新的因素加剧了原本就很紧张的青春期与更年期的关系,有的甚至就是“两期冲突”的直接导火索。


    1.家长的传统权威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父母拥有着强烈的家庭权威感,遭到孩子的挑战自然心有不甘。很多妈妈到了更年期之后会患得患失,出现猜忌心理,一直以来都将全部的爱倾注在孩子身上,看着儿子越来越不听话,便会产生莫名的失落感;而如今的90后特立独行,很难规矩地服从什么传统权威,他们甚至被称为传统的“反叛者”,一旦遇到“命令式”父母的要求或训斥大多会选择抵抗。


    2.情感教育的缺失
    人是环境的产物,孩子需要良好的情感环境,而情感上需要练的是“童子功”。很多90后孩子小时候都由爷爷奶奶带大,上学后更少有与父母情感交流的机会,尤其是父亲的情感教育。另一方面则是性教育的掖藏,孩子只好通过一些不正当渠道去接受性教育,导致90后孩子们在面对情感波动时,不是把性当做书包里的玫瑰,就是把性拿到桌面上谈。此时,更年期的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早恋”,妈妈(爸爸)就会像儿子(女儿)的“前世情人”一样进行抵抗,或是进行“马后炮”式的情感弥补教育,其实为时已晚,这样反而会增强孩子的逆反心理。


    3.家庭结构的改变
    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这个问题到今天依然严重。人有三情:亲情、友情、爱情,缺了一个情我们就遗憾,缺了两个情就会痛苦,要是缺了三个情就虽生犹死。而挫折感、成就感、规则感,包括羞耻感等重要心理感受多是从小在游戏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小的时候往往被宠爱,养成了娇惯的个性,到了青春期便会出现“井喷式”失控状态,一发不可收拾。再遇到更年期的父母,一点即燃。


    4.现代传媒的影响
    以前孩子的电子娱乐方式无非是电视机、随身听之类的。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电脑成了娱乐时代的代表,同时也成了中学生最流行的娱乐方式。如今中国网民已经达到两亿多,网络上充斥着各种电子游戏,自制能力薄弱的孩子尤其容易上瘾,不可自拔。而新的网络社交也正在悄然流行,“开心农场”“博客论坛”“在线交友”等成为了90后中学生网络生活的新宠儿,导致孩子变得越来越“宅”。这在谈“网”色变的更年期父母面前,都可能是一种焦虑,甚至恐慌。


    5.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正趋于单一化、“金钱化”,一切向结果看。孩子的学习只注重结果——学习成绩好坏,能否考上好的大学。父母们常常迫于经济上的压力,疲于奔命,房子、车子、孩子给他们带来了巨大压力。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超女”、“快女”一夜成名的现象正在诱导着他们;快餐文化的冲击,让他们迷失;奢侈消费也正在向他们渗透,信誉下降、彼此戒备、天天过“愚人节”。而父母们跟进的步伐永远赶不上孩子,与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对立、冲突愈演愈烈。
    
    专家评说:换一种角度理解
    胡邓(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博士):也许大家认为,孩子青春期到了,或者家长更年期来了,对任何一方都意味着灾难在某种程度上的降临。其实,我们不妨换种思路看问题。青春期的孩子,本能地和父母或者家庭中其他最亲密的人发生冲突,从中获得在未来社会的竞争力,这是他们人生获得竞争力的第一场演习,也是最安全的演习,因为对手是最亲近的人。在这场演练中,如果遇到正值更年期的家长,孩子的对手非常强悍,要是在这场战斗中赢了,孩子获得的成长也许更多。
    孙占新(心理咨询师):更年期的家长和青春期的孩子相遇,是一件幸事。孩子的不再听话和“一反常态”,给了家长强烈的刺激,让家长意识到,孩子是“小大人” 了,不再是父母的附属品了。孩子的叛逆,促使家长必须洗刷掉陈旧的观念,学会重新审视孩子,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人来尊重,赋予孩子话语权。这对家长是一次磨砺,帮助家长在家庭中形成民主和平等意识。
    
    建议措施:让“遭遇”变“机遇”
    青春期与更年期的独特遭遇是“多事之春”与“多事之秋”的正面交锋,再加上客观环境的“雨雪风霜”,必定错综复杂。处理好这一时期的亲子关系,是一项任务,更是一门学问。处理得好,这场如期的“遭遇”即可变“机遇”。那么如何才能处理好这一时期的种种冲突,把“遭遇”变“机遇”呢?


    1.“事儿妈”先搞定自己
    首先,进行生理调节,处于更年期的父母需要对自己的情绪反应迅速作出直面的认识,可以考虑咨询医生,服用一些调节内分泌的药物,以降低更年期反应。
    其次,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长大。对孩子需求、喜好的把握要与时俱进,不能用一种养育年幼孩子的心态或者以一种独断者和批判者的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放弃这个面具,换来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资本。
    再次,妈妈要注重对自己和孩子的修养教育。在孩子面前展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家长,引导孩子成为有人格魅力的人,做孩子的榜样,同时也教育孩子道德涵养的重要性。还有,妈妈可以适当地告诉孩子一些关于更年期的反应,或者自己的压力何在等等,这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不妨将家务合理分工,让孩子也加入到处理家务的行列中来,不仅可以缓解自己内心的愤怒和不满,而且可以起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2.青春期学作主
    首先,孩子要承认自己的社会经验不足,在寻求独立的过程中保持和父母沟通,充分听取父母的建议,不要让家长有太大的失控感和失落感。学习好沟通和社交的技巧,耐心地感化家长。同时在认为自己长大了,要求权利的同时,意识到自己要尽的义务,多照顾更年期的妈妈,理解她的不稳定脾气。其次,做事时学会三思而后行,在学习生活上与父母发生冲突后,要多换位思考,体谅父母的苦心,遇事多和父母商量。不要因为家长的几句批评就记恨在心,与父母疏远。须知生养不容易,有话好好说,不要一味地跟父母的尊严“较劲儿”。还可以做一些让妈妈感动的事,在节日里给妈妈送上鲜花和祝福,主动给爸妈烧顿饭,这些都能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可以为他们分担了。


    3.“冷静爸”应做好“情感外交官”
    通常在孩子青春期,妈妈更年期的时候,爸爸的更年期还没有到来,而且相对而言,爸爸的更年期反应也不是很强烈,所以在孩子与妈妈产生强烈冲突时,爸爸是最好的沟通桥梁。爸爸必须要做一些积极的干预,做孩子与妈妈的“情感传声筒”,而不要沉默应对,当然更不能火上浇油。此外,一家人要经常沟通,一起聊聊天,一起到户外活动,同时进行心理调节,提前做好应对各种矛盾冲突的心理准备。即使冲突出现也要少争执,多商量;不发怒,多体谅;不计较,多体贴,最终实现青春期与更年期的和谐过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娃12年,我才知道:孩子到了青春期,你命由娃不由天……
青春叛逆期,其实是孩子留给父母的最后机会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孩子心理问题频发的“初二现象”?
宝宝总故意憋大便?准是肛欲期到了,家长学会3招,帮他顺利度过
中小学生厌学常见心理原因解读
《少年派》暴露青春期教育真相: 除了训斥孩子,我们还能做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