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生厌学表现及成因探析
 

作者:王松亮

  厌学一直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严重问题,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显然,探索学生厌学的表现及成因是研究这一课题的基础,许多学者和专家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对小学低、中、高不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和个别访谈调查,从中归纳出小学生厌学的几种表现和来自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几个原因,并重点考察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家庭收入学生厌学的表现及成因差异,现分析如下。 
  一、小学生厌学情况严重向基础教育提出严峻挑战 
  调查发现,49.6%的小学生存在厌学倾向,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厌学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男学生厌学率远远高于女生,而女生虽然在低年级厌学者较少,但到了中高年级呈急剧上升趋势。首先,学生的大面积厌学现象,显示出大部分学生陷入一种伤病学习状态,学生上学本应搞好学习,但由于出现学习与需要间的不平衡,使他们产生不想学而又不得不学的矛盾心理,所以陷入被迫学习的伤病学习状态。这种学习状态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导致厌学、流失,从而危及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厌学随着年级升高比例逐渐增大,说明小学教育尤其是学校存在某种危机。近几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面对读书无用,面对种种不良风气的冲击,学校教育显得无能为力,无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无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展示个性的机会,而一味地搞应试教育。学生入学后,不是越来越喜欢学校的生活,而是越来越厌烦学校学习生活,这不能不说学校教育是有弊端的。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学校生活越来越受到学生欢迎,这将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一项十分迫切而又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性别不同,小学生厌学的表现及原因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男生厌学较多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目标迷茫,对自己要求不高,学习马虎应付和学习毅力不够;女生厌学更多表现为学习情绪不安,人际关系不良,对学校学习生活不适应。从家庭原因看,家长忙于赚钱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是学生厌学共同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男生厌学主要原因在于家长对孩子管教不严过分溺爱,而女生厌学还与家长对孩子期望不高有密切关系。从学生自身原因看,男生厌学较多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不强及学习意志力差三个方面,而女生则更多是因为人际关系不良、学习焦虑、心理负担重所致。从学校原因看,男生厌学更多因为学校管理过严和只抓智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两个方面,女生更多是因为作业太多,课余负担太重及一些教师教学方法、水平欠佳,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两个方面。从社会原因看,男生厌学更多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而女生更多是受社会上读书无用思想的影响。 
  综上所述,男女学生厌学的这种差异一方面是由于本身的差异造成的,如男孩子比较好动,自制力、坚持性较差,而女孩子比较内向,适应性较差,这就造成男生学习自觉性不够,并对学校过严的管理不满,而对来自外界的新奇刺激又很容易受其影响并接受(追求时髦、追求享受),而女孩子往往不太适应学校生活,特别是人际关系紧张、学习焦虑比较突出。这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了解学生在心理上的性别差异,正确引导学生对待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厌学的性别差异,也是由家庭和社会的偏见造成的,中国有重男轻女的传统,家长往往对男孩子更喜欢,造成对孩子管教不严,过于溺爱,而对女孩子却期望不高,缺乏指导,从而影响其学习。因此,转变传统观念,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应引起广大家长的重视。 
  三、年级不同,学生厌学的表现及成因也有显著差异 
  低年级学生较多表现为学习情绪不安和意志力薄弱,中年级则表现为学习目标迷茫,而高年级更多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认真。从学生自身原因看,低年级学生因为不适应学校生活,人际关系不良和意志力较差,抗诱惑能力较弱引起厌学,中年级多因为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态度不端正。从家庭方面看,低年级学生厌学多倾向于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和对孩子期望不高两个方面,中、高年级学生厌学更多是因为家长忙于赚钱,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及父母不能辅导学习两个方面。从学校方面原因看,低、中年级学生厌学较多是因为作业太多,负担过重和不满于学校管理过严,而高年级学生更多是因学校只抓智育,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一些教师教学水平低,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社会环境影响看,低年级学生更多受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而高年级学生则受社会不良风气及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较严重。 
  1.小学期间,随着学生自身的发展,学生在学习意志、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方面会不断发展变化,而且对学校生活也逐渐适应,从而使得因年级不同,学生厌学的表现及原因也有所不同。教师应根据这些特点,对症下药,加强引导,如低年级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使其感到教师和蔼可亲,开展健康的班集体活动,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并加强学习意志的训练。中年级应加强理想教育,高年级则应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 

 2.在小学阶段,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态度、管理方式等往往也会因孩子年级升高而有所改变,因而造成学生厌学出现年级的差异。对待低年级的孩子,家长应尽量改变那种娇惯溺爱的态度,对高年级孩子,由于孩子在学习中会遇到更多的问题,作为家长应多关心,过问孩子的学习,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3.低年级学生由于认识模糊,往往会被事物表象所迷惑,对学习容易产生错误或不清晰的认识。因此,应加强是非观念的教育,从小培养远大理想,而高年级学生精力充沛,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受外界的影响较大,外面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有巨大的吸引力,加之此时缺乏足够的判断力,便容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而产生错误的思想。所以应加强正确的引导,把他们充沛的精力引导到用功学习上来。 
  四、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 
  从学生厌学的表现来看,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厌学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和学习意志力薄弱,而低收入家庭则更多表现为学习情绪不安。从学生自身原因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高,学生因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不强及学习意志薄弱而导致厌学比例增高,因不适应学校生活、人际关系不良而造成厌学的比例减少,对于中等收入家庭学生来说,因心理负担过重,过于焦虑而导致厌学的比例较大。从家庭原因看,高收入家庭因对孩子管教不严,过分溺爱而导致学生厌学,中、低家庭收入学生厌学更多因为家长忙于赚钱,少过问孩子的学习而造成厌学。从学校原因看,家庭收入高低与学生厌学没有显著差异,从社会环境影响看,中、低收入家庭学生厌学倾向于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高收入家庭倾向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 
  1.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在生活、学习条件上相对较差,相对而言,他们不愿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不太适应学校生活,导致人际关系不良,心理负担过重而厌学。老师应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参与到班集体活动中,通过谈心交流,解除其心理负担。高收入家庭学生因生活条件优越没有把学习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学习动机不强,怕苦怕累而厌学,因而应加强对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2.在家庭方面,低收入家庭学生因家长忙于赚钱,少过问他们的学习而致厌学,而家庭收入高的,尽管物质生活条件、学习条件相对较高,但家长容易犯对孩子管教不严、过分溺爱的错误,使孩子娇生惯养,任性蛮横,放纵自己,不能认真对待学习从而产生厌学,因此,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改进认真对待孩子的成才问题。 
  3.社会环境方面,高收入家庭因经济富裕而在当今社会上办事容易,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了钱、权的重要作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渐渐滋生,从而导致厌学。中、低收入家庭学生却看不到学习对个人的作用,而认为读书无用,从而产生厌学。所以,必须净化环境的影响,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http://www.zhonghualunwen.com/article/sort04/sort065/info-73578_2.html

 

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生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
小学阅读理解,低年级培养习惯,中年级培养积累,高年级培养什么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哪些特点
代转公考试《教育教学基础》答案整理1
吼孩子学习,不如按年龄特点来教养~
一中国孩子在日本上小学的真实感受丨日本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