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堡藏寨与桃坪羌寨

     在毕棚沟口的最后一夜,我们都睡的很晚。一是白天游玩儿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二来都忙着相互传照片。过半夜十二点了,我的微信还响个不停。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赶上了酒店最后的早餐。收拾行囊满意而归,相约有时间还会再来。米亚罗地区的每条沟都有自己的特色,值得分次深度游玩。返回成都的路上,看到不少成都的小车向着米亚罗方向奔驰。天气预报说,还有一天晴天,大家都想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去观赏深秋景色。
     途经理县县城,再走8公里就到了甘堡藏寨。寨子就在317国道边,地处理县至马尔康“百里藏羌文化走廊”的中心地带。这是一个典型的嘉绒藏族聚居的大寨子。它依山傍河而建,故得名“甘堡”,藏语意为“坡上的村落”。甘堡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村寨,不论从建筑风格还是文化习俗上,都体现出了汉、藏、羌族传统的结合,是很多学者感兴趣的地方。可惜的是,十年前的5.12大地震,让古寨毁于一旦。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在原址上重建的。那句“湘理乡亲”提示我们,理县是由湖南援建的。震后一个省援建一个县,举全国之力,两年时间灾区就大变样儿。四年前经过时没做停留,这次不能再错过了。

     站在公路边遥望甘堡。最抢眼的是覆盖了半山的经幡,五颜六色随风飘动。那个白色符号是六字箴言中的一个(特意询问了当地人),保佑藏寨和过往的人们平安。

寨口的雕塑

藏族人聚居的地方都会有转经筒。





按照藏族习俗转经


寨子中的巨幅壁画。从画的寓意上看,应该是诸神保佑寨子。


     嘉绒藏寨中的标志性建筑——碉楼。过去它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建造的军事防御设施,后逐渐变成了民居的伴生建筑。民居用来住人,碉楼则用来存储粮食、柴草、农具之类。


清澈的小溪穿过藏寨,汇入大河。

  嘉绒藏族的服饰与我们熟悉的藏族不同。这位七十多岁大姐向我介
绍寨子的情况,我在她的摊位上买了半斤干松茸,价格不算贵,能接受。

     甘堡藏寨不要门票,只收十元停车费。藏民们在固定场所经营一些土特产,以蘑菇、草药等干货为主。还有一些经营民族特色纪念品的,价格也不贵。租一套藏族服装才五元,而且是不受时间限制,穿上随便去玩。我有些不可置信。在很多地方,穿服装照张相片都要你五元钱。我问要不要交些押金?摊主回答:不用!穿上去玩吧,回来再给钱。并坦言,现在的人素质都好,不担心衣服被拿走。我真有些感动了......


     于是寨子里出现了两个身着节日盛装的藏族大妈。两位随行男士背着花包,忙前跑后的拍照。摆拍、抓拍,开始了快乐的藏寨游。













 



      寨子至高点建有白塔。在这里遇到一位藏族妇女,她一边维护平台上的卫生,一边卖些香火和印有经文的纸片(藏语称为龙达)。


整个甘堡藏寨尽收眼底。


     山谷中的公路就是317国道,是成都通往阿坝及西藏昌都地区的咽喉要道。与公路并行的是岷江支流杂谷脑河,远方的雪山终年不化,被藏民称为”万年山“。


眼前就是我们在山下看到的大片经幡。


在白塔下,向着雪山抛洒“龙达”,祈求众神保佑大家平安健康。

跟着藏族同胞学跳舞。

     巩固学习成果,在碉楼下表演。两位观众挺给力,硬是用手机抓拍到步调一致的舞姿。


话剧《欢迎客人进藏寨》。演着演着客人就跑题了,居然对着主人指手划脚。


在欢笑声中谢幕。汉藏一家亲!


寨子中特意保存了一部分地震遗址,让人们记住那场灾难。


重建后的寨子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居住的舒适性和抗灾能力。


时间仿佛静止,发呆的日子是多么美好。


     寨口广场上正在安装舞台。几天后的红叶节,将拉开为时一周的欢乐时光。藏民说到时都会盛装参与,载歌载舞,日夜不停......要不是已定好了返程机票,真想在寨子里住上几天。


寨子里即有原始的碳烤玉米、石板烧烤,也有特色餐馆。


愿灾难远离这片土地!祝藏族同胞生活更加美满幸福!

     告别了甘堡藏寨,沿着317国道走三十多公里,就到了桃坪羌寨。桃平羌寨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且还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的建筑群,被中外学者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神秘的东方古堡”。由于事先没有做功课,只是遵循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原则,就进寨子转转。
     羌寨与藏寨相同点都是震后重建的,不同的是,桃坪羌寨还保留了老寨子。这座古寨有着两千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居民们大多搬迁到旁边的新寨子居住,老寨子做为旅游景点,进去参观要收60元门票钱。单从建筑外观来看,羌族的房子更接近碉楼形状,都有几层楼高。新寨子里的居民几乎家家都开旅馆、做生意,游人也明显多于甘堡藏寨。我听一位陪客人游览的成都人说,一到节假日,寨子里车水马龙,热闹的很。还有一些成都人会选择夏天来避暑。

新建的寨子很漂亮。

碉楼式民居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祖先曾居住在西北地区,为躲避战乱迁徙到川西。那首著名的古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就有羌人的影子。


家庭式旅馆的小庭院,设计的很有情调。


新寨子家家都安装有空调,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桃坪新羌寨

桃坪新羌寨


桃坪新羌寨


桃坪新羌寨

商品比甘堡藏寨丰富一些,也是以土特产为主。

桃坪最有名的是糖心苹果,多汁脆甜。

     桃坪古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是西汉时期广柔县的隘口和军事重地,这也许就是震后做保护性修复的重要原因。我们在新寨子里闲逛,老苏先进古寨侦查一番,说好了如有看点,手机通知我们。结果老苏进去没二十分钟就出来了,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给我们看。说里面挺大,阴暗暗的,像迷宫一样。游人不多,搞不好会迷路的。


     做为曾经的军事设施,古寨中碉楼的功能集居住和防御为一体。从高山上引来的泉水经暗沟通入每家每户,即方便生活,又利于消防。道路四通八达,便于战时联络和逃生。


桃坪羌寨


桃坪羌寨


桃坪羌寨

估计老苏是跟着人家才走出古寨的。


     甘堡藏寨和桃坪羌寨都地处317国道边,08年5.12大地震前不为大家所知。震后重建的原则是即要让灾民重返家园,又要为他们今后的生活找到好的出路。这两个寨子都具有本民族特色,搞旅游是一条不错的发展思路。317国道是进入九寨、黄龙及米亚罗、马尔康的必经之路,座落在公路边的两个寨子要利用好这个优势,吸引更多游客停下脚步进寨观光。我们在两个寨子都购买了一些土特产,因为看到都是当地居民在做些小生意。与他们交谈中得知,卖掉土特产是他们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从官方报道上看,这一带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已发生了巨变。他们种植的水果、蔬菜可直接销往成都。而正在建设中的高速公路,会带给当地更大的发展机会。
      我还会再去米亚罗,到时还会进寨子里转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碉楼屹立古羌寨
【今日话题
四川阿坝州:神秘的东方古堡 探秘桃坪羌寨
【阅读悦读丨散文】 周永珩《沐浴在青片古老而新鲜的时光里》
神秘而独特的藏羌风情
东方古堡 桃坪羌寨 (旅游览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