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

南平市关工委阳光心理服务团  李丽华

 

现在的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样样事情都由长辈包办代替。所以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独立性比较差,意志力薄弱的现象。

  教育家蒙台梭利也十分重视幼儿的独立性的培养,她认为,儿童自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

一、认识人的独立性

每个人相对于其他人,都是独立的。具体表现多种多样。

首先,人的肉体是相互独立的、不可替代的。身体的不可侵犯。

其次,人的认识、思维、实践是相互独立的、不可替代的。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世界的多样性,每个人的个性、成长环境互不相同,决定了人与人思想观念的差异。每个人有着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对客观现象的理解认识、思维见解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行为反应也会不同。这是人的独立性的集中表现。  

人的独立性表明人自由的一面,人的社会性则表明人不自由的一面,表明人受他人、社会限制的一面(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环境)。每个人在自己多种社会关系中,承担多种社会责任,同时享受对应权利。受到多种约束,构成个人完整社会性生活。

二、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

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十月怀胎,母亲跟孩子有过一段奇妙的共生经历。怀孕时,和孩子是共生的、同在的。把孩子生出母体,是第一次的剥离,然后慢慢地抚养他长大,让他成为不信赖自己而能在世界上生活的人,成为他自己,是第二次的剥离,这对母亲来讲,可能也是一种丧失,是不容易面对的。另外,在我们中国文化中,孩子作为个体的价值很少被珍惜和重视,很多来中国做家庭治疗的外国人很有感触,说西方家庭过于疏离,中国的家庭过于紧密、黏连,界限不清楚。这是父母不容易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的文化因素。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正是把安德烈当作一个独立于自己的人,允许他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平等地和他交流。

放手比爱更艰难,母爱是本能,放手却是难题,父母与孩子的冲突,是要磨合的,核心就是如何放手,在哪儿放手。母亲放心不下孩子,孩子却需要自己试错的窨,这是个需要智慧的家庭难题。就像书中所写,龙应台根本无法接受安德烈抽烟,但在心里呐喊的同时,没有动用父母的权威干涉,最终让儿子自己自己去感受和决定。其实,孩子的“拒绝”也并不代表“不爱”,每个孩子都想完整地体验自己的生命过程,无论对错。其实,不能过高期望孩子。孩子是另外一个鲜活的个体,父母的期望并不能代表孩子的愿望,彼此的交流只能是共同探讨而非强加。父母应告诉孩子说“只要你做最好的自己”,诚实地告诉孩子自己的弱点,让孩子知道父母并不是样样都强,让孩子帮助自己,这会让孩子更有自信。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父母要学会放手,孩子要学会尊重。

所谓真爱,就是把孩子当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

三、您认为您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自信    自卑    尊重     强势     懦弱     孤僻    乐群   上进      逆反     温顺积极乐观       消极悲观 ……

您的哪些言行成就了孩子成为这样的人

四、独立性差对孩子的影响?

形成对他人的依赖(行为、情感、思维),躺在父母的怀抱里生活、适应社会能力较低、抗挫折能力差、不够自信。

五、你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       平等尊重

?       自信

?       自我管理能力强

?       有思想有个性(学会思考)——引导孩子如何思考而非直接告诉其答案

?       积极向上

?       对生活有目标、有理想

六、如何培养孩子成为独立的人

1、平等、尊重的对待他/

   平等地对待孩子是尊重孩子的首要条件。家长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家庭气氛,要学会做孩子的朋友。平时多参与孩子的活动,成为孩子的伙伴。另外,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感受,经常与孩子保持同一视平线谈话,避免居高临下式的说教与孩子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同时孩子只有在平等与尊重中学会平等,学会尊重他人。

尊重孩子的自由需求并不等于放任孩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自由与规范相结合的教育才能真正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给孩子自由时,一定要有相应的规则约束。3-6岁是建立规则的关键时期,例如,在家里,要让孩子知道各种用品、玩具都有固定的位置,使用后应物归原处;每日饮食起居也要有一定的规律,按时就寝,按时起床。在外面,要告诉孩子有关的公共秩序和文明规范,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在自己的带领和示范下自觉遵守。

2、他/她是与众不同的

   家长常用“好孩子”的标准要求孩子,把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孩子比较。

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请不要强迫我按照您的模式去生活。”这是许多孩子的心声。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大脑结构,不同的气质性格,不同的天分和才能,不同的成长方式。孩子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他的指纹一般独一无二,反映了他的特点、资质、能力和发展。特别是在学习方面,更是没有统一的、正确的、或错误的学习方式,那只是人们彼此不同的一种学习表现形式。研究表明:当孩子在最适合其成长的环境中,发挥他们的能力时,他们将获得最大的成功。

不把他们死板地归入某类,记住他独特的优势和弱点,在他成长过程中,尽可能地根据他个人的特点帮助他克服弱点,发展优势。当我们真正发现和充分利用孩子的天分、优势时,往往可以弥补他的弱点,使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功。

“以特长促成长,以纵向激励促成功”

3、变问题取向为资源取向

木桶理论:也称“短板理论”,一个木桶能放水的高度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根,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根。“水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水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水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人要有很大的成就就要减少缺点,家长的教育总是在强调缺点,不断的提醒孩子改正缺点。这就形成了家庭教育的问题取向。

这样教育下的孩子,不够自信,忽视自己的优点。

所以要建立资源取向,对孩子积极关注,发现孩子的强项。

4、支持鼓励:

不要贬低孩子。一旦你意识到这点的重要性,你与孩子的关系便有了良好的开端。

家长的替代在孩子的感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贬低自己,不信任自己。

5           满足他/她的探知欲望,丰富他/她的生活体验

每一个孩子都有其自身成长的规律。只有尊重这一规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才能调动孩子内在的发展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家庭中,只要无碍孩子的健康、安全和他人利益的活动,都可以让孩子尽情探索、自主选择、自由创造。也许他们会把篮子塞进冰箱,试验篮子里是否会开出美丽的冰花;会把泥土盛进纸箱里,试验小草是否会在纸箱中破土而出。也许这样做,有可能弄脏家里洁净的地面,弄坏新的玩具材料,或给家长添上许多麻烦,但比起孩子的发展,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孩子通过这些操作,不仅增加了探索的乐趣,而且又能学到不少知识,真可谓一举多得。

不同的活动给孩子体验是不同的,让孩子多去尝试不同的活动,在不同体验中了解自己、学会生活,并获得成长。

6           引导他/她学会思考,学会选择

培养孩子逐步思考的能力,让孩子自己提出自己可以理解事情的主意与意见。实际上培养孩子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远比他装多少知识重要得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就应该让他自己去想。

我们有的家长经常说孩子太有主意不好,应该听大人的,实际上孩子有主意是件好事,他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认识,应该给孩子创造机会培养他自己拿主意。

7           享受该有的权利、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这个社会里除了享受其应有的权利外,还应承担一定的责任。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它是一种重要的在个体成长上不可或缺的人格、个性品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对孩子的成长及将来的发展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何让孩子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界的的主流意识。根据心理学上的分析,4岁以后的幼儿的思维的概括性和心理活动有意性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年龄层的幼儿对于自己所担负的任务已经出现了最初的责任感。我们的家长就不要错过这一培养孩子的好时机。人本主义学派罗杰斯也说过:人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在趋势。当孩子还处于幼儿阶段所表现出来各种主动尝试的愿望,这正是一种责任感的萌芽,也是教育的良机。

人的一生做错事是难免的,大人是如此,何况小孩呢?关键是做错事后如何正确对待。家长不应麻木地为孩子承担责任,替孩子做得越多、照顾得越周到,就会使孩子长期生活在逃避自我责任的环境中,反而会使孩子变得自私、冷淡,对家庭、社会缺乏责任感。这样是不利于孩子成长及将来发展的,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知道做错事是自己的责任,而且必须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代价,这样的代价是很有价值的,是终身受益的,是利于孩子将来发展的。

8           认识自我、增强自信

   古希腊神庙上写着:人啊,认识自己吧! 
哲人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毛泽东说;" 人贵有自知之明。"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诗里说:" 不识庐上真面目,是缘身在此山中。"  
这些话讲了三方面的东西: 
    1 、知到自己重要。 
    2 、知道自己难。 
    3 、知道自己难的原因是因为是自己。

     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了解自己需要、兴趣、爱好,认识自己的能力价值,欣赏自己的优点,并接纳自己的缺点,生活中扬长补短,不断的努力,使自己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增强。

 http://www.npsggw.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借鉴美国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周岁幼儿的依赖性与独立性并存
【家长课堂】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性?
如何对待幼儿的任性行为
情商是什么?如何培养情商?
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