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一、家庭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就是父母、长辈对未成年孩子所实施的综合性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和特点。
    1.先导性。家庭是个体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父母对孩子所实施的教育具有先导性。一般说来,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哺乳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到6岁是学龄前期,亦即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都是在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如果将一个人在17岁时的智力发展水平视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可见,孩子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如果父母能把握住这一关键时期,对孩子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就会为其日后成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连续性。家庭教育的第二个特点是连续性。一个人自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与父母朝夕相处,共同生活,无时不在接受着父母的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不像学校教育那样具有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但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随时随地地教育和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不管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都将对子女的生活习惯、思想品德、谈吐举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影响将伴随着人的一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些教育家又将父母称为终身教师,将家庭教育称为终身教育。
3.
亲和性与权威性。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护和教育,与子女逐步形成了血缘伦理的亲情关系,这是其他教育者难以达到的。同时,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的依赖性以及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权威性。因此,子女对父母的话比较相信,对他们的教育感到亲切,于是,父母的教育就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亲和性和权威性。父母若能合理地把握这一特点,对子女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很有益处的。
  二、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误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为家庭教育创造广阔天空的同时,也使家庭教育面临严重挑战,甚至使家庭教育步入不少误区,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重物质关心、轻精神关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物质财富日益丰富,家庭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刺激人们的物质欲望的同时,也引起了某种物质主义的泛滥。在这种潮流中,有的父母盲目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而忽略对其精神成长的积极引导,误认为能让孩子最大限度地享受物质生活就是尽父母最大的责任,殊不知这种片面的关怀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障碍,从而导致末成年人精神世界的空虚,道德理性的缺失。
    2.重智育、轻德育。目前,绝大多数家长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为了孩子的前途,不惜倾其所有,请家教、购书籍、买钢琴、参加各类补习班、特长班、培优班,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精疲力竭。但结果怎么样呢?不少家长反映家庭矛盾不断,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出现自私、任性、撒谎、懒惰、不尊敬师长、不关心他人和集体等等不良思想道德行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家庭教育中只重智力开发,轻视或忽视思想道德教化不无联系。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确实在能力、技术等方面给个人越来越大的压力,因而不少父母认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教会孩子保护自己,提高竞争的技巧和能力最为重要,道德不道德是社会的事情,与家庭教育无关。“小孩子小偷小摸不算什么,长大了会改的;学习不好可不行,将来要吃大亏。”这种“以分为本”,重智轻德的观念如今似乎很普遍,应该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3.重言传、轻身教。所谓言传,是指父母、长辈借助语言活动,用说理的方式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进行的传导和影响;身教是父母、长辈用自己的行为对孩子实施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不仅要用说理的办法,同时也要以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出榜样,也就是既重言传,又重身教。但在家庭教育实践中,不少父母却将言传和身教割裂开来,教给孩子的是一套道理,而自己的行为却与该道理相悖。例如,有的父母教育孩子要诚实,可自己在生活中却对别人说谎,那么孩子对父母的教导就难以信服。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仅要重视对孩子的说理教育,更要重视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为孩子树立榜样。
  三、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的对策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家庭教育如何走出误区,充分发挥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这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1.提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意见》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家庭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把家庭教育提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著名的德国教育学家福禄培尔曾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的手中。这话很富哲理性,深刻地说明了家长在子女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和肩负的重要使命。作为父母,首先要明确家庭教育的方向与国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则,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同时我们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成人与成才,做人与做学问,孰先孰后,孰重孰轻,本来毋庸置疑,然而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却普遍存在同样的偏差——重物质生活、轻精神生活,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考不起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什么也白搭。”这种几乎一致的观念被家长自觉不自觉地传达灌输给孩子,根植其心里,造成许多孩子只知道学习,不懂如何做人。要彻底转变这种观念,把颠倒的观念颠倒过来,各级各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价时,要加大思想品德素质的权重,在评优选好和升学时,对思想道德素质低劣的学生实行一票否决制;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使家长和孩子充分认识到:德是人才的灵魂,是立身之本,学习成绩的高低对一个人的一生固然有一定影响,但思想道德的好坏则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2.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不仅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还必须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艺术。方法得当、艺术高明,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来源于家庭教育的实践,必须遵循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家长应根据子女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心理特征等情况,选择科学的方法,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为此,父母一方面应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掌握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学习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和方法,要改变传统的“我说你听,我训你忍,我打你挨”的说教式的、以规范约束为主的家庭教育方式,代之以开放式的教育,指导子女通过接触社会,通过各类传媒,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环境中领悟传统道德的精华,学习新的具有生命力的社会道德规范,以提高其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的能力;另一方面,父母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将言传和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为孩子树立榜样。
    3.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意见》中指出:要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传统的“自己的孩子自己教”的封闭的单打一的家庭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应代之以家庭、学校和社会密切配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大教育格局。首先,三种教育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因为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方面以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形式占据了孩子的整个生活,无论哪一方面出现空白,都将使孩子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放任自流,从而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就有可能乘虚而人。其次,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在学校受到的思想道德教育,会被家长或朋友的几句话冲得一干二净,而孩子在家中受到的思想熏陶,会被社会上的某些不健康的东西弄得昏头转向,给他们的思想造成极大的混乱。第三,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仅在时空上有所不同,而且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和效果上也各有特点,因此,三者的协调配合,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作用的互补,从而加强对孩子教育的有效性。与家庭教育比较起来,学校教育具有更强的计划性、统一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它有利于孩子较为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教育在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实用性、补偿性的特点,其教育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有利于孩子了解自然和社会,发展不同的兴趣爱好,培育健康的人格。
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基础地位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其规律和特点,深刻反思当代中国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误区,努力开展科学研究,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http://hi.baidu.com/q531228363/item/863e1eceb4eeb20b0bd93a70

 

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庭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如何教育孩子
心泉大哥的空间 [http://496891542.qzone.qq.com]
论孝道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家庭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社区家长学校教学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