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智慧型家长

 

    今天熬夜不睡,在自己空间说说家庭关系的建设,希望为学生和家长以及将来自己的家庭建设积累智慧的火花。 

    今天说说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智慧型家长。 

    708090后成长的家庭中,父母和子女间的关系是一种固定模式的循环。 

    1,子女在幼年过分依赖家长的庇佑,对父母言听计从,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子女看待父母时的心情是“仰视”“服从”“崇拜”。由于长期生活在父母隐蔽下的家庭小环境中,所以在走出家庭后,比如进入学校后,一些儿童在人际交往上存在巨大问题,要么自我为中心,仍将自己在家庭中备受宠爱的感觉延续到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中,表现过于自私霸道,不能经受挫折,对批评和建议有抵触情绪。一些儿童在父母的压制下,性格走向怀疑和自卑,有怯懦心理,不能正常与人交流和勇敢表达自己的意志想法,在学校里常常默默无闻,能够服从学校安排,但常内心苦闷。 

    2,子女在青少年期开始树立独立的人格意识,对待家长的管理和约束既感到受到了压制和约束又保留着以来的心理,所以亲子关系摆动不定,子女偶尔挑战或怀疑家长的权威,有摩擦,子女在学校中接受的知识和阅历也开始超越父母。这一时期的亲子关系,常常会影响到子女的学业和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由于青少年情绪的不稳定性,一些少年在反抗家长权威的过程中将亲子关系推向了极端,一些少年在强势父母的压制下延续了幼儿期的家庭关系,在成年后也比较懦弱。 

    3,子女在成年期时或是自主或是社会生活的推动开始走向自我与独立发展阶段,基本摆脱了父母的控制,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下降,家庭势力分割重新调整,父母更加依赖子女。一些亲子关系长期稳定良好的家庭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家庭关系良性循环。而那些在幼年时被过分宠爱而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在成年后会更加忽略父母,不能尽孝,那些在父母高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则失去了独立的机会,懒散懦弱,成为人们俗称的“啃老族”。 

 

    新时期的家长应该树立两种意识“民主”+“楷模” 

    中国5000年的传统文化中,父母的权威形象过于沉重,很多父母将“申斥”“暴力”作为管理儿女的主要方法。“棒下出孝子”被一些家长拿来做掩护自己“教育无能”的挡箭牌。我想,这个家长该有多么无能,才不得不求助于棒子? 

    幼年的子女和父母在体力和智力上相比都是弱者。用暴力来教育子女,无形中在子女心里树立了“恃强凌弱”的潜意识。在粗暴教育的对待下,一些子女人格转弯,用绝对服从或口头服从来躲避惩罚,说谎、怯懦、无原则、无自我主见等不良性格因素逐渐形成。有些少年则在进入青春期后采取以暴制暴的形式,在体力与脑力都能与父母抗衡之后,在语言和行为上都与父母发生激烈冲突。有些父母常抱怨孩子难管,自己束手无策。这是必然的,暴戾恣睢的孩子就是当初自己的翻版,孩子对父母那一套已经了如指掌,家长就像是自己和自己做斗争,哪还有胜算?

    社会民主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家庭民主关系应该提上日程。

    父母应该认识到幼年子女与自己的力量悬殊,不要在孩子幼年时凭借成年人的力量“欺负”孩子,如果孩子犯错,可以从语言上给与提醒或纠正,也可以通过行为的潜移默化来教化子女。幼儿在三岁前是十分容易接受家长影响的。很多问题通过沟通都可以解决。

    昨天是愚人节,逛街的时候我看见一哇哇大哭的孩子,原因很简单,孩子想要的东西父母没给买,一对年轻的爸爸妈妈买了一个宠物老鼠,孩子害怕的哭起来。还有一些孩子拼命想要玩具或零食,父母死活不给买,结果当街哭闹起来。

     其实,这种哭闹就是亲子间的早期战争。

    首先,父母应该尽量不挑起战争,如果带孩子逛街,那么就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儿童是很容易满足的,玩具或零食,只要手中得到一样就不会提出更非分的要求,如果什么都得不到,孩子才会哭闹着胡乱要东西。设身处地的为幼儿想一想,他们逛街的时候把目光锁定在哪呢?难道要他们不厌其烦的陪年轻父母看家电商品看时装欣赏美景么?这太过分了!所以,为了让孩子心情愉快的陪大人游玩,必须给以物质上的保障,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重视的,有的吃有的玩。家长主动询问孩子的要求,并给与满足,这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万一孩子提出一些超过家长经济实力的要求,而且表现恶劣,那么家长应在第一次发生此类问题时就严肃对待,首先,要用正常的语气与孩子沟通,告诉他,什么可以买,为什么不买。即便是孩子因此哭闹,也不妥协,人类是高级动物,幼儿在哭闹后并未得到满足就会自然停止,但,如果家长仅仅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妥协,那么,千万别愚蠢的对孩子说“下次不许这样了!”孩子一旦得逞就会积累经验,既然哭闹有用,下次一定非这样不可。如果遇到孩子蛮横不听从管教时,应在问题发生早期给与适当惩罚,不暴力不等于不惩罚,幼儿早期的小惩罚比孩子长大后拳脚相加的效果要好的多。

    有一个成功妈妈的经验就是,“定时沉默”,有一次她的宝宝犯了错误,她就告诉孩子,你这样做妈妈很生气,半小时内妈妈不会为你做任何事情。她真是严格旅行了自己的决定。

    还有一位父亲的经验就是,在出门购物的路上便与孩子聊天,问孩子今天想买什么,而且在进入商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孩子买东西,他与孩子达成的默许协议就是,购物,爸爸一定会给他买好东西,但,必须是事前说好的,只一件,只要向爸爸申请,愿望就能达成,只要无礼哭闹那就得不到任何东西,还要受批评。

    民主,是一种习惯。在培养家庭民主氛围时,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使用第一人称的语言习惯。家长要主动引导孩子用语言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从简单的“我要”“我想”开始。教育家们发现,那些提早掌握简单会话的孩子看起来更乖巧,脾气更随和。但儿童发现,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述比哭闹更能快速的满足个人愿望时,孩子无礼哭闹的现象自然就减少了。

    在文学和道德领域,父母,是神圣的。不孝,是子女的罪孽。但子女的不孝与父母自我形象的树立有着直接的关系。子女的不孝,是一个家庭的失败,而不仅仅是子女个人的。

    父母当然希望孩子尊敬自己并听从自己的意见。我想,每个父母都这样希望,但这个希望的大前提是,父母是值得尊重的、父母的意见被认为是科学正确的。

    这里强调的是父母“楷模形象”的树立。

    人们常常把孩子比喻成小天使。的确,孩子就是上帝的眼睛,他们围绕在你身边,常常,以至不被察觉,他们记录着父母的言行举止并默默的模仿。如果父母还不会正确的评价自己,那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去看看自己的孩子,那就是自己的翻版。

    想让3岁的孩子听话很容易,想让30岁的孩子仍然尊敬爱戴自己,父母就要做好功课,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刹那就做好准备。

    1.改掉自己的恶习,我们有什么恶习么?犯罪、偷盗、吸毒?不。

   恶习是很小很小的事情。

   不在子女面钱撒谎,哪怕是为了推脱一个同事间不必要的聚会应酬,也请回避子女。

   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实事求是,不知道的事情不要随意回答。不要以为孩子记不住这些。等将来孩子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与您当初随意回答的答案不一样时,你的权威和形象就动摇了。

    不要说脏话,并在孩子说脏话时及时纠正,很多家长,尤其是父亲习惯拿脏话当口头禅,孩子在家庭沾染的恶习常常会延续一生,当着孩子说脏话,将来就一定收获一个满嘴粗话的孩子,而且,千万别期待着他与父母说话的时候文明礼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自己伴侣或双方父母的坏话。在孩子面前诋毁了自己爱人的形象,无疑就是告诉孩子,以后你不用再服从那个人的管教了,我自己也很蠢,没找到好伴侣,你不再尊重我们了!是的,家长随意辱骂自己爱人的话在孩子心里就是这样翻译的。别拿自己的伴侣但方面教材,那是很愚蠢的做法。此外,或许你的婆媳关系很差,或者很憎恶自己的小舅子、小姑或岳父。但,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这中情绪。因为,你一定希望孩子将来对自己孝顺,那么?他该向谁学呢?

     至于夫妻关系,那就更重要了。很多问题少年都来自夫妻关系紧张的家庭,如果孩子从小就开始被迫思考一个问题:“他们俩离了我该跟谁过呢?”那么,别妄想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和幸福的婚姻。别拿孩子但夫妻间斗争的筹码。

    对于大多数正常的家庭来说,孩子的学习问题,是需要父母长期关注和努力的焦点。

    我常常对我还在上高中的学生们说,大家今天的学习习惯就是将来自己子女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也是需要学习的。一些家长根本没有读书看报的习惯,兴趣低俗,人生观不明确。我想,为了工作进职称,为了考在职学位,我们还常常读一点书,那么,孩子中比这些更重要吧?现在育儿方面的书籍很多,年轻的父母们千万要读一读,人都不是天生就会当父母的。养育一个子女,不仅仅是把他们喂饱这么简单。这绝对是个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事业!

    人们常说“望子成龙”。

    那么,要从“自己成龙”做起,因为子女的生理遗传因素几乎都来自与父母双方,父母能做到的,子女才有可能做到。家长博学、阳光、宽厚的形象对子女的成长大有裨益。

    熬夜,写这么多,是我作为一个“资深”子女以及一名教师的深刻体会,我想,写下来,等我不是称职合格父母时,把自己的文章找出来,可以自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0ec32d500100chaj.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展飞——《浅谈家庭教育》
朋友(815)亲子沟通一亲子沟通的艺术!
改善亲子关系,从母亲做起
家庭教育中需要温和而坚定的父母|家教心主张
家庭教育与情绪调控 - 家庭教育/情绪调控 - 育儿网
家教不难 每天问四句话改变孩子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