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绍兴游蕺山书院

(蕺山)

前面多次提到蕺山和山上的文笔塔,接下来一起登上蕺山看看。

蕺山是绍兴的主要历史名山,为古城内三座主要小山之一,其余两座为府山、塔山,后面也有专集。

蕺山,又名王家山,源于山脚下有王羲之故宅(戒珠禅寺)。山上曾有众多的建筑,随着历史的变迁,山中的古迹大多被毁。近一、二十年,为再现蕺山昔日辉煌,绍兴市政府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

现在,山上已经修复的主要建筑物有蕺山书院、文笔塔、蕺山亭。以下几集,将逐一道来。

-

蕺山书院”位于蕺山南侧的半山腰,重建的规模仅仅是历史上最鼎盛时期的一部分。


-

追根溯源,蕺山有书院,那是八百多年前的南宋乾道年间。因最早在这里办学的是从相州(今河南安阳一带)南渡居越的韩家,后人称之为“相韩旧塾”;

而之后名气大了起来,是因为明代儒学大师刘宗周别号念台1578~1645年)曾在院中讲学,并且是刘宗周为首、他的学生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为中坚的著名蕺山学派的发祥地。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蕺山书院曾改为山阴县学堂。期间,辛亥革命党人徐锡麟在此教过书,历史学家范文澜、数学家陈建功、作家许钦文等曾先后在此就读。

-

蕺山书院门口左右两侧山墙上嵌“慎独、诚意”二词。慎独、诚意,是刘宗周的学说宗旨,历经500多年,至今仍振聋发聩。


-

从“慎独”的不懈努力,达到“诚意”境界,刘宗周认为大体上可分为四个步骤,即知过、记过、讼过和改过。

知过,时时检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记过,将自己的过错,认真地、一丝不苟地记载下来;讼过,对自己的过错,主动地进行自我剖析和自我批判;改过,改正错误,“慎独”的最终目的。

这么看来,即使在今天,“慎独、诚意”仍然是提升每个人道德情操的法宝之一。




-

门外右侧墙外还嵌有“浙学渊源”四个大字。


-
   浙学”,作为一种极富活力的地域文化形态,是浙江的学术思想与人文精神传统,缘于浙东,经宋元明清而绵延至当代的,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院内,北有两层仿古建筑。




-

二层横匾“相韩旧塾”,有落款“清儒全祖望署蕺山旧额 岁次甲申正月马世晓重书”。


-

底层设“刘念台先生讲堂”。




-

两侧抱柱联:“兹山即刘子讲学坛,望诸君立雪坐风追踪往哲;此地是越王采蕺处,愿吾侪卧薪尝胆励志前修”。因反光,拍得不甚清楚,不知有误否?


-

讲堂中部,上悬横匾“明德至善”;下挂刘宗周画像,两侧对联:“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




-

有两副抱柱联。

其一,“喜书院于今重建,黎元有幸识鸿儒;叹先生何早骑箕,孺子无缘聆謦”;


-

其二,“源溯阳明,一代宗师流圣泽;道崇东浙,千秋正学耀文光”。

-

环墙悬木匾,上镌刘宗周简介以及“刘子语录”。


-

院南为“学子馆”。



门上悬匾“蕺山薪火”。


-

中部木制线刻“蕺山书院图”,不知绘是何年代的书院?看起来,规模也不大。



-

图前的雕塑很有特色。石块上镌“蕺山书院”简介:“蕺山文风向甲越中……”,右侧铜塑一捆书札、一把茶壶、两只茶杯,感觉特有创意。


-

周围,陈列十七位成就卓著的蕺山学子事迹,或线刻,或单纯文字。除了上面提到的人物外,还见到清代史学开山之祖黄宗羲、绘画大师陈洪绶、思想家陈确、文学家张履祥等,确实培养了一大批经世致用的杰出人才。

随拍——







        



-

西边小院内北侧复建“刘子祠”。




内供刘宗周先生神主,三十五位弟子及子刘汋配享于两侧。



-

以上文字,部分来自这块相当破旧、较难辨认的木牌。——有些文字,它处很难找到。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的有关文章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圣故里
慎独与诚意:清白做人,坦荡做事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176:蕺山书院与明代最后大儒刘宗周
绍兴百景:蕺山书院
绍兴书圣故里登高执文笔
绍兴一条小巷里的刘宗周故居上了央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