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的八座神庙——东岳庙(续)

    除了前述的东岳庙里的主要建筑外,东岳庙里还有许多独特的和带有传说色彩的东西值得一看,下面从前往后一一道来。

 

1·《东岳大帝宝训》

   惩恶扬善是东岳信仰的核心内容。最为著名的就是悬挂在瞻岱门上的《东岳大帝宝训》,蓝匾金字,词曰:“天地无私,神明鉴察,不为享祭而降福,不为失礼而降祸。凡人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贫穷不可欺尽。比三者乃天运循环,周而复始,故一日行善,福虽未至,祸自远矣;一日行恶,祸虽未至,福自远矣。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性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损人利己,切宜戒之,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人莫做。衣食随缘,自然快乐。算什么命,问什么卜。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网恢恢,报应自速。谛听吾言,神人监服。”

   看看,神都不计较,不必烧香磕头,好自为之便可。

 


1·《东岳大帝宝训》 

 

2·大算盘

   瞻岱门两侧过道的墙壁上,各悬一个大算盘。算盘左右两侧悬挂“乘除分明”、“毫厘不爽”木联。大算盘为何时之物不详。据说此为含冤信人所献,求东岳大帝主持公道。

 


2·大算盘
  

3·七十六司

   东岳诸神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行使东岳大帝职能的地府判官——七十六司。宋元之际,七十六司判官的设置已经形成。

   现东岳庙自瞻岱门一直到岱岳殿东西两厢回廊对称分布有七十六司;各司皆有神主。(原为七十二司,后来又增加了四司)。七十六司殿堂前都挂有白底黑字的楹联,内容既是对各殿司神职能的诠释,也是传统善恶报应思想的集中体现。它们或言简意赅,发人深省;或深入浅出,雅俗共知;或意蕴深长,寓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每司里均有神像,据说现在的泥塑是1995年重建时由“泥人张”的传人重塑的。七十六司的设置,是以人世政治加诸鬼神,宣扬的是仁民爱物、忠君孝亲的传统伦理。

 


3·七十六司(东侧)


4·七十六司(西侧)
 

 

4·东西碑亭和碑亭前的玉马和铜特

   东岳庙的正院里东西各有一座碑亭。东碑亭里立的是康熙四十三年的《东岳庙碑记》,记述康熙三十七年,东岳庙失火后皇家出帑银重修的经过。西碑亭里立的是乾隆二十六年的《东岳庙重修碑记》,记述乾隆二十六年皇家出帑银重修的事项。

 


5·东碑亭


              


6·东碑亭·康熙四十三年《东岳庙碑记》碑

 


7·西碑亭


             


8·西碑亭·乾隆二十六年《东岳庙重修碑记》碑

 

    特别之处在于西碑亭前的玉马和东碑亭前的铜特,是别处没有的。

   玉马相传是文昌帝君的坐骑。原由白瓷烧制光洁如玉,人称“玉马”。传说抚摸它能保平安出入。现在的玉马为石雕的。

 


9·玉马
 

    铜特相传也是文昌帝君的坐骑,是一种叫“特”的神兽,马头、骡身、驴尾、牛蹄。民间传说抚摸它可愈人治病,所以有“东岳庙摸铜骡子”的民俗。不过我看摆在那里的铜特的蹄子并非是牛蹄子样,莫非重铸时忽略了。

 


10·铜特
  

5·东西碑林和道教碑

   东岳庙还有一大特色是碑刻数量众多,为京城各庙之冠。在历史上有资料记载的碑刻就有163通。在正院内神路两侧分列东西碑林。

 

11·西碑林

 

12·东碑林

 

13·东西碑林都有一座燎炉·此为东燎炉

 

   最早的碑刻是元天历二年(1329年)的《大元敕赐开府仪同三司上卿玄教大宗师张公碑》,俗称道教碑,为镇庙之宝。现用玻璃罩保护着。

   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喜好道教,与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吴全节(北京东岳庙始创者)交往甚密,曾奉旨为二人画像,悬挂在大都崇真宫中。至治二年,张留孙羽化,赵孟頫悲痛不已,不顾年老体衰,奉诏撰写《张公碑》。洋洋两千余字,详细记述了张留孙生平事迹,赞美之意,溢于言表。数月后,赵孟頫也辞世而去。2001年经专家鉴定,该碑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4·镇庙之宝·《张公碑》
  

6·机灵鬼儿,透亮碑儿,小精豆子不吃亏儿。

   机灵鬼儿透亮碑儿小精豆子不吃亏儿。这是老北京形容东岳庙里的三样东西。

   机灵鬼儿:东岳庙东碑林里有一通清顺治年间的《重建东岳庙金灯碑记》碑,碑座两侧各刻有一个提着灯笼的小道童。传说由于小道童雕工精湛,不论从哪个方向看去,都像他们用眼睛看着人笑,被人们称为“机灵鬼儿”。但遗憾的是现在的两个小道童的脸部都毁掉了。也有传说,因年久通灵,这两个小道童常在晚上提着灯笼出庙玩耍,因到庙门外小摊上佘糖果吃,摊主到处打听,却没人认识这两个小童,后在夜里偷偷尾随身后,见二人进了庙门,但不见踪影。第二天到庙里来找,发现了碑坐上的两个小家伙。于是,将左童的灯笼用纸糊上,右童的一只脚用线捆住,从此以后再也没见到打着灯笼的小道童出庙玩耍。此乃戏说也。

 

             


15·《重建东岳庙金灯碑记》碑



16·碑座西侧雕的提灯小道童(头已被毁)



17·碑座东侧雕的提灯小道童(头也被毁)
 

    透亮碑儿:是块刻于清顺治七年的《白纸圣会碑记》石碑。碑头的蟠龙造型打破了传统,镂空出六孔,阳光可透射,被人们称之为“透亮碑儿”。

 

             


18·透亮碑



19·透亮碑·蟠龙碑首可见透光
 

   小精豆子:岱岳殿西侧外廊的地上有块青白石条,上面露出大小如豆的自然铜,闪光如小金豆儿,人们称为“小金豆子”,后来被人们顺口说成“小精豆子”。如今这块方条石被盖上了玻璃罩加以保护。传说从此石上跨过可来年发财,不少游人在此跨石祈福。

 


20·小金豆子条石·闪亮处为水珠
 

 

7·寿槐和状元槐

   寿槐:在瞻岱门里西侧有一棵槐树,大树主干粗,枝桠较细,据说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被人们称为寿槐,常有人对此树朝拜祈寿延年。

             


21·寿槐
 

    状元槐:在后罩楼的东北角有一颗槐树,称状元槐。按这个位置看,原来可能是文昌阁外。传说每逢大考之年,文昌帝君都会在此树下甄品士人,决定他们在桂籍簿上的名次和仕途。所以常有科考举子来此拜谒。

              


22·状元槐
  

8·庙会

   东岳庙建成后,便受到朝廷的重视,每年都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因东岳庙位于齐化门(朝阳门)外,是大都通往漕运门户通州的要道,因此商贾云集,更是促进了香火的兴旺。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东岳大帝诞辰,明代时有盛大的东岳仁圣大帝巡游,清代时还派遣官员降香。民国以后东岳庙仍循旧例,照常举办庙会。据说那会儿庙内有卖小吃的、杂货的、花鸟鱼虫的;还有杂耍的、套圈儿的游戏,引得游人围个水泄不通。庙外有卖木材的、家具的、食品的、铁器的及日用百货。还有说书的,不过在东岳庙说书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不能说《岳飞传》,因为庙里供着岳飞。1937年日军进驻北京,时世动乱,民不聊生,东岳庙也逐渐衰败。抗战结束后,庙会虽已恢复,但已是元气大伤。1949年庙会自行中断。恢复东岳庙后,自2002年起庙会于每年春节举行。我于2010年春节还逛过一次东岳庙庙会,还见到吴桥艺人表演的几近失传的老玩意儿“乌丢丢”。

 

 23·东岳庙春节庙会(2010年)



24·东岳庙庙会·杂耍儿



25·东岳庙庙会·扁担戏·也称乌丢丢·去年有专文介绍过
 

 

(本文有关资料源于百度和东岳庙网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岳庙闭馆两年重开!来寻四样秘宝!
北京龙头庙东岳庙貔貅历史
弊绝风清,教化使然——记上党西火嘉庆禁赌碑
京城: 东岳庙2
北京东岳庙 比故宫还要早
走访古代大型综合娱乐中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