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陇右石窟---- 炳灵寺(二)

         炳灵寺最早称“唐述窟”,在羌语里是“鬼窟”的意思。唐称“龙兴寺”,宋称“灵岩寺”,明永乐后改称“炳灵寺”。“炳灵”,藏语里有“十万佛”之意。

 


       炳灵寺石窟始凿于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历代皆有续凿重修。“建弘元年……三月二十四日造”的墨书题记涂于第169窟,是1963年才发现的,或许这也是为什么1961年公布的“国1”将其断为“北魏至明”,而未上溯至“十六国”的唯一合理解释。

      炳灵寺分为上寺、下寺,而石窟则开凿在下寺旁大寺沟长约200米、高约60米的崖壁上,现存窟龛190余个,造像700余尊,壁画千余平方米。

 


     “13龛  唐代  尖拱顶浅龛内石雕一立佛。佛右手下垂作与愿印,左手举于胸前握袈裟一角,其造型特征与敦煌唐代洞窟中大量出现的番禾瑞像如出一辙,是河西瑞像信仰在炳灵寺传播渗透的实例。”

 

  13龛    

      第17至37龛密集开凿在一块相对集中的崖壁上,“共有佛像24身,菩萨46身,弟子16身,天王4身,夜叉4身,均完成于唐高宗——武则天时期(650-705年),造型简洁生动,形态各异,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中原佛教进一步社会化、世俗化的集中表现”。

 


 










      这组造像的确饶有趣味,但因多系浅龛,为予保护,多加装了橱窗,偏又平衡不好,窗扇摇来摆去,观看很是不便。

 










 


 



23龛   






 

24龛   

 


 

27龛   

 

28龛  












 



 

高宗与武周时期,弥勒造像大行其道,而且围绕其面相,更是衍生出诸多与武则天相关的话题,这也是盛唐造像中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








30龛  



“…蔡如仙为白(伯)父母敬造弥勒一龛”   




 

(13092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川最“佛”城,原来宜旅又适合访古!02
巩縣石窟造像題記四十三品之一
云冈石窟
灵隐寺石窟访记(上)
济南两处佛峪法相庄严精美不输大同
朱衣西行记之关陇篇图文纲要(海量图慎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