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需要的是爱,不是父爱或母爱


孩子需要的是爱,不是母爱或者父爱。任何单亲家庭,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带孩子,都不用担心,只要给他爱就行了。而且孩子内在也有爱,整个存在爱他,你只是他爱的来源的一部分,你只要尽到自己的本分,其它根本不需要考虑。

 

一提到父母,社会赋予的意义就特别沉重。“叫一声爹娘两行泪”,“你爹你妈把你拉扯大很不容易”,这些声音都是非常大的主流。但这些都是人为赋予的,生命本身不是这样的。对小孩子来讲,爸爸妈妈只是一个称呼而已,是我们成年人太自恋了,追求那种特殊性,才赋予了很多的意义。其实,本质上亲子关系就是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的关系。

 

前阵子我带了小玉两周,就发现她见到一个哥哥也叫“爸爸”,见到警察也叫“爸爸”,她把她妈妈的前夫也叫“爸爸”。所以,非常明显的,这个“爸爸”的意义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真相总是单纯的,生命是自然又单纯的,是社会做了很多的区分,赋予了太多的意义,背负了太多的不必要的责任,才变成了负担。社会的思维,责任就是道德,一个人最怕不负责任。然而,责任其实就意味着不相信爱,有爱就不需要责任。只有不相信爱的时候,才需要道德,才需要责任,才需要法律。责任就是一个软法律,是一个道德性的法律,是一个伦理性的法律。所以,我们可以活得单纯一些,不要听信和投射孩子没有父爱或母爱会怎样的情境,只需要尽自己的一点本分就好了。作为一个人去爱孩子,而不是作为一个妈妈或爸爸去爱他。当你作为一个爸爸或妈妈去爱孩子的时候,你无形当中是居高临下的,变成了一个照顾者、负责者。但你又是有限的,你的修为有限,你不可能不发脾气,你的能力有限,你对生命的了解也有限。当接触到这些有限的时候,你就很怕对不起孩子。其实,你无须如此。因为整个存在都是护佑孩子的,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你给不了孩子的,别人可以给,存在可以给,孩子自己可以给。所以,你不用担心,你很轻松地爱他,很轻松地善待他,力所能及就好。

 

从另一个角度,也能看出缺父爱缺母爱是一个谎言。在双亲家庭,也有可能父亲或母亲不懂得爱。即便父母在人群当中,人性化指数很高,他们的修为,他们的状态都很好,他们仍然是有限的,依然有他们顾及不到、支持不到孩子的地方,有他们不能够接纳孩子的地方。所以,你只要作为一个责任者,作为一个爸爸妈妈去爱孩子,你就很难避免因为这些欠缺而产生的内疚。

 

而作为一个人去善待另一个人,力所能及地去善待,做不到时,他可以怪我,但我接纳我自己。我也相信,他总有一天会懂得,世间任何都是有限的,外在的爱是一个支持,内在的爱才是自己的家,自性的爱才是我们完美的归属,而不是我们在世间的关系。当你这样理解的时候,你就不会有担心了,就不会有过度了。

 

担心就是投射,“他缺乏这个怎么办?他将来怎么办?”这些想法都是投射。过度就是补偿,而补偿就是匮乏。你认为他不够才会补偿,你认为自己给的不够才会补偿。常见的就是溺爱,不懂得说“不”,也不接纳自己的有限。把自己全身心都放到孩子身上,充满责任、牺牲、意义、害怕不足,而不是自然地相处、轻松平等地对待和给予孩子。结果就产生很大的黏着。你认为自己是责任者,那么孩子也会认为你是责任者。他只要不满足,就会找你、指责你,甚至来控制你。这不是一个健康的亲子关系,也不是一个健康的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了孩子: 父母要离婚,父爱母爱分离了还有春天吗?
伟大的父爱
【2018-05-20】一生一世“我爱你”
从小缺爱的孩子,长大后容易自卑、懦弱,父爱和母爱一样重要
好爸爸有多重要?
家庭教育父亲不能缺失(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